現金交易找零,是否是疫情破口?

ericlsii wrote:
在全球疫情暴發至今,(恕刪)


大家都有LINE,用LINE Pay很適合。
幾年前剛推出時只能用7-11和全家,現在全台灣大概一半以上的店都可以用了。
LINE錢包除了也可以轉錢,再搭配信用卡和和悠遊卡使用,幾乎全台灣八成的店都可以。
1.盡量在家網購
2.一定要外出買的,有多人居住的,或認識鄰居的,一起團購減少多人外出聚集
3.老人家不會用支付,請政府配套或設置支援專線協助
4.一定要現金的,請自身及店家配好酒精等消毒品,交易完現場直接擦拭或消毒
5.很多老人喜歡搭公車,因此有優遊卡老人很多都有辦,找老人使用度高的卡先全面電子化交易,之後大部陸續改良
6.自身有老人親屬的,請時時關懷家裡老人採買外出動作,盡量協助網購採買,或是自身買好送去給老人家
7.其他......
要用現金就準備一個塑膠袋,請老闆把找的錢丟到裡面,然後回家統一消毒.
smash15 wrote:
你有用過電子支付?手(恕刪)


其實就是不習慣,還要把手機畫面給店員看。直接給店員信用卡結帳速度也不慢也沒找零。

除非路邊小店全部交易都可用電子支付才可將付款方便性一制化。

如果使用電子支付,信用卡,店家要多付的成本是多少?使用現金店家成本目前算是0。
單車小王子 wrote:
唐鳳有幾個分身? 複製人合法了嗎
如果台灣有技術可以複製唐鳳這種智商170以上的天才,台灣肯定可以成為世界最大強國

題外話
唐鳳沒有很偉大
只是他很入世而已
在他之前還有劉燈等人
人家去國外生活了

教育部有個朝陽計畫
每年都找出幾十個唐鳳等級的人
A博 wrote:
你才是錯誤認知造成防疫破口,手會去碰觸眼耳口鼻這種事需要懷疑?有人不用手拿毛巾或用手洗臉的?
有人知道自己身帶病毒?我想除非確診者否則沒人會認為自己帶毒,完整的防疫衛教是以人人都帶病毒避免傳給別人為標準算全套,認為自己沒毒是別人才有毒的人會做半套,這就是差別
醫療人員全套防護在一定時間內不脫下防護,脫下後必定完整消毒自身,然後還要注意避免有傳染他人的可能

就是因為手會去碰觸眼耳口鼻
所以你不用去管你用手摸的是什麼地方有沒有病毒
只要你的手碰觸眼耳口鼻之前有消毒即可
就可以阻絕病毒從你的手進入你的體內
我不知道所謂"完整的"防疫衛教是為何
這是我待醫療器材產業在生物操作台工作的經驗得來的邏輯概念
醫療人員必須全套防護是因為他們必須長時間處在空氣中可能有病毒的範圍區域裡面
因為口罩的防禦率並不是100%, 這個早就有做過研究

A博 wrote:
所以安全的作法是,隨手消毒自己觸碰過的東西避免將毒傳給別人
而不是觸碰過東西後消毒自己的手而已
一個是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一個是只保護自己

病毒從眼耳口鼻進入, 也就從眼耳口鼻出來
傳染媒介主要是病人所呼出來帶有飛沫的空氣, 而不是病人觸摸過的東西
這就是前面有人"諷刺牽手就會生小孩?"的原因
碰到病人觸摸過的物品而被病毒附著, 主要因為是上述帶病毒飛沫沉降到了物品上
所以病人周圍的物品就成了病毒附著的高風險
前述醫療人員必須長時間處在空氣中可能有病毒飛沫沉降的範圍區域裡面
一直在接觸可能病毒附著的高風險環境, 但又不可能一直噴酒精或消毒水
所以才要穿全套防護衣
基於以上概念
帶口罩除了保護自己, 一方面也是保護他人
但前面說過口罩防禦不是百分之百, 所以才要人與人少接觸
人與人少接觸, 自然就會少接觸彼此呼出來的空氣, 這就是社交距離1.5M的由來
就算是防疫
也是要好好地了解其原理原則, 才不會多做, 少做, 或著是做錯

譬如, 前兩天一直在討論開車要不要戴口罩?
大家就是因為不了解防疫的原理原則, 才在那邊猜來猜去還要指揮中心來規定
jungle911 wrote:
大陸支付如此方便,主要也是假鈔太多加上共產黨要追蹤人民所有的消費跟店家稅金才大力推廣使用,每個國家都各有使用上的習慣跟需求,有利各有弊,沒有所謂100%是好的!!

閣下前面突破盲點了似乎自己不知道.....?
大陸電子支付能搞得這麼火
假鈔太多是其一
但主要原因就是支付平台收的手續費很低, 甚至是免費
換句話說, 小額電子支付銀行要收的手續費大都是支付平台自己吸收掉了
小營業額的攤商與店家當然樂於使用, 起碼繳政府的營業增值稅後不用再被扒一次皮
而大陸的營業增值稅, 對於小營業額的攤商與店家收的比台灣的5%還低
以上才是人家願意使用電子支付的真正主要原因
老共雖然推廣但並沒有強制
只要小攤商樂於使用電子支付, 政府當然也就不必用強制手段逼迫
這些是世界其它包括台灣的資本主義國家很難學起來的
也所以大陸的電子支付看起來很火, 卻只有兩三家大的, 小的幾乎活不太下去
然後台灣平台一大堆卻很難推廣
為啥店家不喜歡申請電子支付?
還不就是錢的問題?
外送也是一樣, 台灣的外送平台抽成那麼高.....
會做生意不是呆子, 他們會評估成本利益得失
何患無 wrote:
直接給店員信用卡結帳速度也不慢也沒找零。

這也是行動支付的一種,也是可避免直接碰觸現金的方式!
只是支援"信用卡"的店家,規模需在某層級以上,才負擔的起感應機租用與手續支出的費用。
普遍性比電子支付低!

店家向顧客的手機掃碼是電子支付的一種方式,
還有另一種是:
支援電子支付的店家,將印好收款碼的QR-CODE貼在顯眼處讓消費者掃碼結帳!

另外,全聯的儲值支付,結帳時,掃碼,跟店員說一聲"直接扣"...過程都很短!
我曾看過,白髮蒼蒼的老一輩也用PXPAY!...

不想做某事時,通常自己就會幻想出很多藉口與理由來否決這件事!

事實上,有那麼複雜嗎?

疫情期間,少碰觸現金是比較好一點!
何患無 wrote:
使用現金店家成本目前算是0。

若收到假鈔時的成本是等於需倒貼!
疫情期間,鈔票的病毒風險比正常期高不知多少倍?... 這些成本有算進去嗎?
smash15 wrote:
若收到假鈔時的成本是(恕刪)


沒有算假鈔的成本。但在台灣收到假鈔算是大新聞政府會盡量努力偵辦。現在台灣假鈔大宗是50元硬幣有很小的機率是假幣,拿到50元硬幣能花掉就先花掉。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假鈔問題,也加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電子支付發展。

假鈔問題主要是美元跟人民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