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醫生荒最好的辦法-開放總量管制,讓醫生像電機一樣,大家搶飯碗.-歡迎醫生來指教.

這麼想當醫生??真以為醫生這麼好當??
我以後還想奉勸我的兒女如果想當醫生千萬要三思
光是處理千奇百怪的病人主述就令人頭大了
這種苦差事交給更有能力的人就好了,但很抱歉,一定是要菁英
因為3C設計爛沒關係可以重新設計,可是生命無價不能重來
樓主似乎一直強調醫師薪水高,但事實上是這樣嗎?
住院醫師的時薪只有150左右,任何人只要願意做2-3份工作,每個月願意工作400-450小時,薪水要比住院醫師高真的不難。
辛苦升上了主治醫師也只不過得到看一個病人70-100元的權利,何來高薪之有?
如果你的想當只是需要靠政府或別人的施捨,
而不是自己努力在這樣的條件下爭取而成為醫生,
我不知道你的想當會是多想當!

想當?拿出你的本是出來讓大家知道你想當,
而不是只是在這邊嘴炮嘴炮我想當醫生,大家都不給我機會。
我想當有錢人啊~全臺灣每個人給我2塊錢,我就有四千多萬了~


messahsino wrote:
我的目的是開放多一點醫生名額給想當的人~ 跟我本人要不要當 沒有絕對的關係~ 我只是以我這樣的人當例子~...(恕刪)
messahsino wrote:
我的目的是開放多一點醫生名額給想當的人~ 跟我本人要不要當 沒有絕對的關係~ 我只是以我這樣的人當例子~...(恕刪))


所以答案揭曉=> 本篇是純戰文...

一開始塑造自己想當小兒科醫師只是強化正當性, 後來卻自己露底
立場偏頗, 當然不可能有建設性, 當然也不會包容多方的意見囉~
我不是再說夢話 , 我同學是僑生 , 回馬來西亞的薪水是台灣young VS的1.5倍 , 重點是安全 , 醫病關係良好 , 台灣有待過大醫院的專科醫師去東南亞幾乎沒問題 , 去美國做護理師藥師都比台灣好 , 我認識很多優秀的學長同學幾乎去美國進修完都待在那裡 , 因為台灣環境太差了 , 只想出香蕉請訓練有素的人 , 如果只出的起香蕉, 請猴子吧.
justinzhang wrote:
講個題外話:為什麼樓主會用[叛逃]形容不再繼續執業的醫師呢?
醫學系畢業生從事與大學所學相關工作的比例,相較於大部份科系,應該算高的。
樓主會認為地質系,社會系,或者您本身就讀的電機系,
畢業後從事與本科不相干的工作,就算[叛逃]嗎?...(恕刪)


呵呵~ 睡醒看到這麼多留言還真不錯~

解釋一下比較相關問題核心的~
1.叛逃:
有人問說~電機念一念是不是叛逃?
或許吧~ 但電機是一個沒有總量管制的科系~ 目前工程師也多到要實施無薪假~或裁員~
你叛逃~ 對整個產業不是更好嗎? 少個人搶飯碗~ 醫生是相同的狀況嗎?
醫生叛逃就是對全體人民的不道德~ 轉嫁風險給人民~

2.時薪~

醫生時薪怎麼換算都比電機RD高吧~ 即使從醫生R1開始~ 我們起薪也是從三萬開始喊阿(某些人)~

3. 我說了~ 我是想用我的例子來顯示醫生有多麼不耐操~ 又製造社會不安~ 至於我考不考的上~
我考上醫生荒的問題就解決了嗎~ 繼續嗆我這個真的沒什麼用~ 但是台灣是需要醫匠的~
我的訴求是開放多一點名額來抵制醫生這種不道德的行為~

健保~ 就是一個醫匠的制度~ 要活在現代的醫生裡~ 醫生這些天之驕子要適應他~ 而不是改變他~
簡單說~ 你改變他~而不會造成全體人民的成本增加~付更多的健保費~就算了~
是的話~ 這種叛逃的抗議的確是製造社會問題的方式~ 可恥!

4. 說真的~ RD 還真是奴性堅強~ 我引以為傲~ 我們是社會的安定份子~ 幫台灣賺外國人的錢~
做好社會中螺絲釘的角色~ 一起做醫匠吧~ 台灣健保公認是全世界對人民最好的制度~
不要再鬧了~ 乖乖工作!


老烱 wrote:
我不是再說夢話 , 我同學是僑生 , 回馬來西亞的薪水是台灣young VS的1.5倍 , 重點是安全 , 醫病關係良好 , 台灣有待過大醫院的專科醫師去東南亞幾乎沒問題 , 去美國做護理師藥師都比台灣好 , 我認識很多優秀的學長同學幾乎去美國進修完都待在那裡 , 因為台灣環境太差了 , 只想出香蕉請訓練有素的人 , 如果只出的起香蕉, 請猴子吧. ...(恕刪)


這個敘述~ 本身很多問題~

新加坡的RD比台灣薪水多1.5倍~ 美國的薪水比台灣多2~3倍~ 環境也更好~ 然後呢?
解決台灣醫生荒的問題了嗎?

台灣還是讓醫生是全台灣最好的職業吧~ 這個社會階級有變嗎?

沒變~ 請認真想解決台灣的問題~ 而且不會增加社會成本的方法~

messahsino wrote:
...(恕刪)


花了我10分鐘看完,結論是:半瓶水響叮噹

什麼SOP, 什麼同意書的,

抱歉,您想的到的東西,你以為全台成績前0.2%的都沒想到?

只告訴你兩句話:醫療是充滿不確定性的,

法官也是

要準備去查房了懶的多做解釋


雖然成績並不等於腦袋好,但是還是有正相關

老實說你只看到錢錢錢,其他大家再說的東西根本沒看到

醫師現在的薪水也只能算到前50%,你該鬥爭的對象是更前面的財團跟財團政府才對

1.要馬你就乖乖唸書去考後中後西,唸出來就知道醫生們的甘苦在談什麼

2.要馬你就去對岸唸書從業,對岸可是沒管制
這跟開放讓大家都能唸大學一樣~~
大學錄取率愈高,學生素質愈不齊

而且這跟開不開放醫師員額無關~~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健保局和整個政府的態度

現在的政府都只想著要用最低廉的費用來使用人力
想想要養成一個醫師或其他醫事人員要投入多少成本

以自然產為例醫師半夜被叫醒去幫一位產婦接生一個小孩

結果醫院只能拿到約3,6000元的健保給付,這些錢還包括
產婦住院3天的費用、護理人員費用等等等...醫院扣除一些
必要的成本後還能有多少錢給醫師,這還只是理想的狀況下

某些地區的點值如果只有0.9,那醫院實際拿到的錢就是三萬六再乘0.9

換我是醫師我早就去做自費醫療了,成本多少要賺多少利潤只接加上去
收的是現金或刷卡,不必管健保點值、核刪、放大回推,所以開放醫師
員額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護理系每年訓練這麼多學生,結果目前台灣
大概只有二分之一具有執照的護理師或護士真正在執業,您還認為是員額的問題嗎??

astrike123 wrote:
這跟開放讓大家都能唸...(恕刪)


護理系的例子很好阿~ 六成的畢業生就業~ 那就再開放更多人進來阿~ 直到六成的人可以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

結論: 你們乖乖工作~ 對大家都好~ 那就實施總量管制~ 讓每個醫生都可以幹到退休~
不用像我們會被新人取代的風險~ 這已經是最好的就職保證~CP值超高~
如果要鬧到像現在醫生荒~ 就開放更多名額~ 讓我們想當的人當~ 就這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