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蟻不沾的全家紅豆霜淇淋

蟻種不知道有沒有關係呢?

同樣的純喫茶紅茶

在我家沒喝完or喝完盒子沒收好,就會有螞蟻

在公司,擺了三天,一隻螞蟻都沒有 (公司也有螞蟻出沒,別的東西會長螞蟻)

家裡的螞蟻跟公司的螞蟻 仔細看外型有不一樣..

燕子湖 wrote:
4.如果凡事都要由專家起頭.恐怕大家還在喝餿油吧!.(恕刪)

這年頭,在商業運作下,許多專家早就變成專門騙人家了

請參考美國國衛院訂計畫提升研究再現性

所以我是很贊同你自己做實驗,需要民眾做實驗,大多數人也能得到相同結果時,實驗結果才算可信

而不能少數專家說了算,那已違反"重複實驗可得到相同結果"的科學精神
燕子湖 wrote:
1.重頭到尾我都沒有下結論.只是忠實的紀錄所有過程.無虛言.這是我應該負責的部分!
2.我也沒有說它不能吃.最多就是自己感覺太甜.不愛.
3.我不是專家.自然作不出嚴謹的實驗.但是消費者有疑問提出來不是天經地義嗎?後者由專業人士加以釐清以解眾惑豈不是好.若開頭無人提出.怎會有專家解答呢?
4.如果凡事都要由專家起頭.恐怕大家還在喝餿油吧!
5.廠商應有邏輯概念.估計不至於提告.若真告.何足懼!
6.這是聊天版.不是論文平台.
7.謝謝你為我好.(恕刪)


燕子湖 wrote:
我又繼續觀察.可見少數螞蟻趨近試探.然稍沾即逃.未敢停留!
值此餿油事件颳起漫天風雨之際.
食品危機恐怕面向深廣!

最後一句話就是您的結論
加上您用前面的實驗來引導
傳達給閱讀者的概念就是"螞蟻不吃的東西,可能有問題,會是下一個食品危機"
這是很明確可以從文章裡看見的

而您想表達的意圖,實際上也達到了效果
所以可以發現後續的回文也很多人贊同您的想法
即使您的論點可能有誤

當然我們如果對商品有疑惑可以提出,不過若是以在網路上公開評論的方式
如果做出的結論有誤,對商家也可能會造成傷害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今天我在路邊跟一位阿婆買了一隻十元的叭噗冰淇淋
(即使我們都知道那種冰淇淋的原料是甚麼,大多人還是會不在意的買來吃)
然後做了和您相同的實驗,做了和您相同的結論,並且在網路上公開
結果阿婆從此生意一落千丈,養不起孫子
她能不能向我提告?我有沒有責任?我要不要害怕?

在網路上的聊天與私底下的聊天是不同的
必須要更加謹慎,雖然不致於要用寫論文方式來提出論述
不過也不能想甚麼就說什麼,至少必須清楚自己說的是甚麼
會帶來甚麼後果,這些都是在發言前必須思考清楚的
如果您對我的照片有興趣的話,就請多逛逛我的相簿吧 http://www.flickr.com/photos/8884105@N05/

現在太多假專家想紅當起專家來了,特別是部分醫生,我實在搞不懂,他們連自己的專業都常出錯了,還趁著食安到處亂講非自己專業領域的論點,看了很搖頭......

例如某皮膚科醫生說泡麵有防腐劑,某醫生看到自己抽屜內麵包過期還不會壞就說麵包有問題,"某些"毒物醫生亂解讀食品添加物,在在都顯示出他們對於食品真的很外行,

我覺得發這類文章要很嚴謹,不然只會造成謬傳,真的很要不得


自己做實驗是沒問題啦!!
但你是在做啥實驗?做的實驗有意義嗎?且方法對嗎?這才是重點

那麼容易幹嘛要有專家和相關背景的人.........
Lisa_Hsu wrote:
這年頭,在商業運作下...(恕刪)


其實做實驗哪那麼容易.......連科班出身的我們的都不一定會!!

別那麼天真了!! 不然,餿水油要怎麼檢驗和做實驗,大大您要不要說一下阿!!


大大似乎很讚同這句話---如果凡事都要由專家起頭.恐怕大家還在喝餿油吧!


那請問,你要怎麼起頭呢?起頭了你又要怎麼證明你是對的?

因為餿水油事件是有人檢舉"環境問題"所以剛好發現的,這也不是非專家起頭不起頭做實驗的問題阿!
除了討論螞蟻吃不吃霜淇淋的部分.
我記得TVBS有說商家已公布用料明細.
但搜遍網路.並無相關信息.
除了"霜料嚴選使用屏東萬丹紅豆入料"這句行銷文外.
不知網友可否找到!
燕子湖 wrote:
除了討論螞蟻吃不吃霜...(恕刪)




這個部落格有貼,只是,你知道成分,但你不知道那是什麼,且你也不知道比例....
更何況你去打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是沒意義的......

想知道容許添加量,建議可以直接查食品法規,基本上一支霜淇淋,添加物的量根本佔很微少,
但毒物科醫生只會跟你說吃過多會怎樣,問題是,要吃過多你可能要一天到晚一直吃一直吃,
(霜淇淋的問題是在熱量,根本不在合法添加物上)

這毒物科醫生卻不會跟你說,因為他們從來沒在做食安教育,只是在製造恐慌 ,

食安問題從來都是商人無德,而不是合法食品添加物的合法使用,這點很多人到現在都還是沒搞懂!!
而那些毒物科醫生只是想紅,從來都沒傳達正確的資訊


紅豆霜淇淋




shou5025 wrote:
當然我們如果對商品有疑惑可以提出,不過若是以在網路上公開評論的方式
如果做出的結論有誤,對商家也可能會造成傷害


您說得對.我以後應更加斟酌字句.
實驗也應該多作幾次才好!
不過私下評論與網路上公開的選擇有時候是兩難.
尤其在面對大商家的時候.
私下討論被業者理睬的機會不高.
網路上公開較能受到商家與消費者重視.
但無論如何.網路言論即便是以非專家的立場還是要更加考慮到影響層面才是.
受教了!
daonald wrote:
這個部落格有貼,只是,你知道成分,但你不知道那是什麼,且你也不知道比例....
更何況你去打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是沒意義的......


身為消費者還是希望有個明細出來.
否則熱鬧了半天.連個結果都沒有豈不可悲!
當然有專家願意提供解讀則是更好.


daonald wrote:
食安問題從來都是商人無德,而不是合法食品添加物的合法使用,這點很多人到現在都還是沒搞懂!!
而那些毒物科醫生只是想紅,從來都沒傳達正確的資訊..

另外有個食品添加物專家安部司,他可是你們食品科學的專家

連他都對合法添加物表示懷疑。因為合法添加物,拿老鼠做實驗時,一次只驗一種

但實際上做商品時,都是數十種複合加下去。而藥物複合的交互作用,政府完全不管

合法不等於合理。更別提像阿斯巴甜,這種有廠商在背後遊說,設法促使法律逐步放寬的藥物

我反對阿斯巴甜不是因為醫師說,而是我喝到就會頭痛,所以很相信它的確會傷害腦部,而非食品製造商所說得那麼美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