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大教學醫院跟不同醫生接觸
發現現在的 醫病關係 越來越薄弱 (或許是經過幾年下來 醫院與醫生被告怕了 再加上新聞渲染 那個白色巨塔更形冰冷)
我們必須從醫生那裡獲取資訊,但是醫生卻更教條的像放音機一樣把標準條文背給您聽,避談各種可能性的機率, 他會說機率對醫生研究有用但對病人只有有或沒有 (避免讓家屬誤會或預期 機率與結果是一致的),
避談健保外的可能措施,除非您主動提出 (避免家屬對額外的可能措施期望過高結果卻不同),這樣的結果是我們往往在與醫生對談中找不到重點
而醫生把以前大量的裁決權轉移到病患上, 看起來病人選擇自主性提高, 但是實際我們確是在找不到重點中做決策,當任何抉擇變得權重相同, 當任何抉擇都告訴您很差的狀況, 確只跟您說有可能最糟會這樣
甚至當事情與預期有出入, 可是您回頭想一想, 醫生確有說過, 變成是自己的錯
醫病關係變得很薄弱而生疏
asdfvcxz wrote:
可是您回頭想一想, 醫生確有說過, 變成是自己的錯 ...(恕刪)
對一般人,法律或許是「罪疑惟輕、無罪推定」,對醫生是不適用的
用藥疏失,醫師判賠 ... 連這種看不出醫學上關聯性的都可以判罪了,怕甚麼
大絕開下去:我們又不懂,醫生說了也聽不明白,叫我們簽同意書就簽了
法官本著「罪疑為重、有罪推定」原則,會幫忙找法條修理醫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