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鏈球菌案例激增!醫籲:50歲以上自費接種疫苗預防
http://www.nownews.com/n/2014/02/18/1122370/2
現在不只五歲以下小朋友可以打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了說!!!
連50歲以上和6~17歲的小朋友都可以打!!!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今(18)天下午起又要變天,醫師提醒,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初,僅15周就有超過四千人死於肺炎及流感,家中有幼兒以及長者要特別注意。
台大醫院近期曾收治一名67歲的女性,高血壓病史,先前因家人有感冒症狀,不久也出現咳嗽等相同症狀。該病患一開始以爲僅是普通感冒,不料持續5天高燒不退後,出現呼吸急促,家人緊急送至台大醫院急診。醫師當下安排快篩,呈現A型流感陽性婦人病情急速惡化,且出現呼吸衰竭情況,醫師立即插管轉送加護病房照護,從病人插管後的X光片觀察看來,其兩側肺葉出現瀰漫性浸潤陰影,,屬流感重症,伴隨肺炎。
在搶救治療過程中,病人持續處於呼吸不順,血氧濃度維持正常相當困難,多次頻臨危殆邊緣,在加護病房住院長達十天!經過醫師的奮力搶救,使用高劑量抗病毒藥及搭配抗生素合併治療,病情逐漸得到控制,目前已康復出院。
春節後氣溫陡降,流感及肺炎疫情升溫!疾管署最新數據顯示,農曆春節連假前後,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案例隨流感升溫,較前一周(第5周)增幅高達2倍1。台大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古世基指出,根據疾管署統計,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初,僅15周就有超過四千人死於肺炎及流感,其中以65歲以上成人佔多數!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2013年5歲以下幼兒肺炎鏈球菌感染案例下降,可歸功於中央及地方防疫單位推行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政策有成,以及家長對於小朋友預防接種觀念提升。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率需達7成3,才能形成有效群體保護,故今年疾管署再度擴大公費施打範圍至全國1~2歲幼兒,此外衛福部也通過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可用於6~17歲青少年的主動免疫接種,尤其針對患有氣喘、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青少年更是重要防疫工具。兩位醫師呼籲,目前流感疫情仍處高點,應當心接下來數週可能出現肺炎鏈球菌感染疫情,建議家中50歲以上成人患有慢性病或65歲以上長者、大於2個月新生兒,以及6~17歲青少年患有氣喘、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者,均應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提升抗體免疫力,對抗流感併發症的嚴重威脅!
流感併發肺炎恐奪命!每4位患者就有一人超過50歲,而65歲以上每週有超過200人死於流感及肺炎;在流感併發症中肺炎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其中併發細菌性肺炎又以肺炎鏈球菌為主要致病菌。疾管署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65歲以上及50歲以上高危族群應優先施打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曾接種過多醣體疫苗者,間隔1年以上,可再接種1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來補強免疫力8。就目前肺炎鏈球菌疫苗選擇而言,古世基醫師建議疫苗接種應考量「有效提升保護力」及「誘發免疫記憶保護時間長」。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能成功誘發免疫記憶,提高抗體親和力,做銜接第二劑的補強接種也可成功強化免疫反應。
黃立民表示,「自疾管署連續2年推動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以來,截至2013年,全國0-5歲幼兒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和血清型19A個案數分別顯著下降近3成9和4成10」,黃立民進一步說明:「由於中央和地方對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的大力推廣,目前已看到一定的預防成效,但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率需達7成3,才能形成有效群體保護。故今年疾管署再度擴大公費施打範圍至1~2歲幼兒,同時衛福部也通過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可用於於6~17歲青少年,來預防13種血清型引起的肺炎鏈球菌侵入性疾病。」
黃立民表示,國外研究發現,若患有氣喘、糖尿病、心臟病之青少年慢性病者是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高危險族群,感染風險高於健康青少年2~40倍之多11。以氣喘爲例,因氣喘病情造成呼吸道長久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呼吸道容易產生小傷口,加上使用吸入性類固醇藥物(ICS)會增加鼻咽腔肺炎鏈球菌帶菌情形,帶菌率越高12,兒童感染肺炎鏈球菌疾病風險便增加。
而最新研究表明,氣喘兒童若病情嚴重程度越高,越容易感染肺炎鏈球菌肺炎及社區型肺炎,最高可達10倍13。因此,2013年,美國ACIP建議大於6歲患有氣喘疾病兒童如使用高劑量口服類固醇應優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14。目前在台灣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氣喘指標醫療預防建議中,亦指出氣喘病預防應接種流感與肺炎鏈球菌疫苗15。黃立民建議,若有慢性病史之青少年應補接種1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以降低鼻咽腔帶菌率及提升體內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