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推動健保新制「住院診斷關聯群(Tw-DRGs)」,引發醫界質疑,今天立委也提出要求暫緩實行。對此,健保署表示,一切依照法定程序協商並公告,將視立法院如何決議,再討論處理方式。當年實施第一階段DRGs的楊志良表示,歐美、日韓等國均已實施,只要優點大於缺點,只要改善缺點即可,且他認為立法院應尊重行政權,但實施後,立法院應予以監督。
 
對於立法院要求暫緩實施,健保署醫管組組長龐一鳴表示,DRGs是在民國99年實施第一階段,當初就決定分五年實施,理論上103年早應全面實施,因此,這次也經過總額協商、支付標準等協商,最主要是實施的日期,醫界希望今年7月1日,但總額是從每年1月開始起算,最後衛福部折衷為3月1日實施;再加上總額已經為了實施DRGs撥了11億多元經費,因為結算是按每季,若延緩實施,必須要退回大約5-6億元。
 
龐一鳴說,所有決策均依照法定程序,今早也已跟立委、醫界等一起溝通,大家其實仍支持此政策,至於實施時間點是否暫緩或延緩、立委希望衛福部有善意回應,但最後仍由衛福部長蔣丙煌決定。
 
不過,截至截稿前,衛福部仍表示,將盡力和各界說明、溝通,蔣丙煌則未對此說明。
 
亞洲大學教授楊志良表示,歐美、日韓、加拿大、澳洲等國均已實施,當年他任署長時實施第一階段,當初醫界也沒說有何缺點,當然每個政策都有優缺點,如果優點大於缺點,其實透過討論、修正即可。
 
楊志良也認為,立法院不能做鄉民的事情,也不要隨便干涉行政權,DRGs主要目的是提升醫療品質、節省費用是附帶的優點,立法院不能凌駕行政權,應予以尊重




衛福部公告指出,3月份起將全面實施「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Tw-DRGs)」,醫界憂心將有更多醫療人球。

衛福部宣布國內醫院全面實施「住院診斷關聯群(Tw-DRGs)」,將1262個醫療服務項目納入DRG的支付範圍,總費用預計將佔所有住院費用的58%。

而在DRG下,不管醫院為DRG病例執行的醫療項目多寡,每一個病例的健保支付總額都會在固定範圍,但對DRG項目手術案例少的醫院來說,因為手術量少,所以單位成本高,如果採取DRG項目平均值給付,醫院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因為還要考慮高科技儀器引進、醫療糾紛、健保申覆成本等因素。

而小型醫院如果沒有透過DRG項目,特殊醫院加成給付措施,可能會因為病患轉向手術量高的醫院,造成民眾就醫的不便。因此個案數沒有達到適當數量之DRG案例,可以依服務項目給付申報。


楊志良說的有沒有道理?
文章關鍵字
gn00448694 wrote:
衛福部推動健保新制...(恕刪)


[DRGs主要目的是提升醫療品質、節省費用是附帶的優點]

總感覺這句話有很大矛盾!

應該改成是 [DRGs主要目的是節省費用][節省費用的缺點是,無法提升醫療品質!]

clwu5724 wrote:
[DRGs主要目的...(恕刪)


[使用地溝油主要目的是提升食用油品質、節省費用是附帶的優點]

你會相信嗎?
台灣DRG的問題不在制度本身而在給付太少⋯ 其實醫美就是某種DRG,例如你去隆乳價格就是20萬,不管你先天條件多差,醫師還是很開心的幫你做⋯ 今天同一個疾病在不同條件的人身上醫師所花的心力、住院天數、用藥強度、手術難度都不一樣,如果套入一個公式而此公式價格偏低,吃虧的只是醫師,而逼醫師在提供治療時思考必須放入除了醫療以外的考量⋯
asiandidi wrote:
台灣DRG的問題不在...(恕刪)


DRG制度沒有問題, 只是給付太少, 那麼醫生不是應用他們的專業, 將病況與醫治的複雜度作有效的分類, 以爭取合理的給付?
只想拒絕DRG的實施, 卻不願面對庸醫治不好病人、拖愈久卻得到更高報酬的不合理情況, 豈不弔詭?

Tw-DRGs是好是壞?這麼說好了,幫健保署省錢是最大的功能,

附加效果是使醫療處置標準化。至於提升醫療品質嘛,呵呵,用膝蓋想

也知道不可能,不過話說回來,提升醫療品質從來就不是衛福部關心的

重點啊。

楊前部長的話基本上可以無視了,這傢伙曾經大力抨擊一堆醫院搞軍備競賽

買達文西機械手臂,結果他自己要開刀就選擇達文西。標準的說一套做一套。

這制度最後只是把各公立醫學中心塞到完全爆而已 這會提高醫療品質? 用菊花想也知道不可能
這個隆乳的比喻真是好

"給付太少" 才是重點

賺少醫界可以接受

擺明必定虧損 怎麼做?

DRG 就是要降低費用

如何降

1. 不要醫治
2. 截肢取代重建
3. 不要進步 (手機 繼續用 Nokia 3310 也是可以打電話)
4. 血汗醫院
56789...........




gn00448694 wrote:
歐美、日韓、加拿大、澳洲等國均已實施...(恕刪)


扯到歐美就扯遠了,
歐美的醫療給付是遠高於台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