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推動健保新制「住院診斷關聯群(Tw-DRGs)」,引發醫界質疑,今天立委也提出要求暫緩實行。對此,健保署表示,一切依照法定程序協商並公告,將視立法院如何決議,再討論處理方式。當年實施第一階段DRGs的楊志良表示,歐美、日韓等國均已實施,只要優點大於缺點,只要改善缺點即可,且他認為立法院應尊重行政權,但實施後,立法院應予以監督。
對於立法院要求暫緩實施,健保署醫管組組長龐一鳴表示,DRGs是在民國99年實施第一階段,當初就決定分五年實施,理論上103年早應全面實施,因此,這次也經過總額協商、支付標準等協商,最主要是實施的日期,醫界希望今年7月1日,但總額是從每年1月開始起算,最後衛福部折衷為3月1日實施;再加上總額已經為了實施DRGs撥了11億多元經費,因為結算是按每季,若延緩實施,必須要退回大約5-6億元。
龐一鳴說,所有決策均依照法定程序,今早也已跟立委、醫界等一起溝通,大家其實仍支持此政策,至於實施時間點是否暫緩或延緩、立委希望衛福部有善意回應,但最後仍由衛福部長蔣丙煌決定。
不過,截至截稿前,衛福部仍表示,將盡力和各界說明、溝通,蔣丙煌則未對此說明。
亞洲大學教授楊志良表示,歐美、日韓、加拿大、澳洲等國均已實施,當年他任署長時實施第一階段,當初醫界也沒說有何缺點,當然每個政策都有優缺點,如果優點大於缺點,其實透過討論、修正即可。
楊志良也認為,立法院不能做鄉民的事情,也不要隨便干涉行政權,DRGs主要目的是提升醫療品質、節省費用是附帶的優點,立法院不能凌駕行政權,應予以尊重
衛福部公告指出,3月份起將全面實施「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Tw-DRGs)」,醫界憂心將有更多醫療人球。
衛福部宣布國內醫院全面實施「住院診斷關聯群(Tw-DRGs)」,將1262個醫療服務項目納入DRG的支付範圍,總費用預計將佔所有住院費用的58%。
而在DRG下,不管醫院為DRG病例執行的醫療項目多寡,每一個病例的健保支付總額都會在固定範圍,但對DRG項目手術案例少的醫院來說,因為手術量少,所以單位成本高,如果採取DRG項目平均值給付,醫院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因為還要考慮高科技儀器引進、醫療糾紛、健保申覆成本等因素。
而小型醫院如果沒有透過DRG項目,特殊醫院加成給付措施,可能會因為病患轉向手術量高的醫院,造成民眾就醫的不便。因此個案數沒有達到適當數量之DRG案例,可以依服務項目給付申報。
楊志良說的有沒有道理?
個人積分:124分
文章編號:59105168
個人積分:0分
文章編號:59156816
個人積分:2083分
文章編號:59175787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