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法令過時六十年~~~~~~導致台灣河川大危機

台灣藥物的污染比外國嚴重很多倍,
環保署竟然還天天只在那檢測”生物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這種簡單的指標真能監控河水裡上千種的污染物嗎?
台灣人吃的魚,沒問題嗎?
===============================================================

K他命河川衝擊生物!醫院流出? 魚胎萎縮
2017/05/09


長期吸食K他命,對腦部跟泌尿系統會造成永久傷害!不過我們身邊的水,台灣從北到南的河川,竟然也驗出K他命殘質!尤其在醫院附近流域最為嚴重,河邊摘菜、釣魚都受到影響,雖然微量,但台大團隊發現魚胚胎在K水藥水中,發育萎縮心臟不健全!TVBS從今天起連續4天推出「藥命的水」系列調查報導,深入追蹤這波無形的毒!

我們每天都需要水,但你知道你身邊的水暗藏危機嗎?

中山大學海洋環工系教授李宗霖:「心血管用藥啊,K他命也測得到,幾乎所有河流我們都測得到藥。」

台灣大學環工所教授林郁真:「河川生物長期曝露在這些K他命下,你生態一定會受影響。」

中山大學海洋所師生集水採樣,一場跨越台灣南北的河川檢驗大調查,
發現從愛河到基隆河,每條河通通逃不過「藥命衝擊」,
台灣大學環工所在河川,驗出殘留嗎啡化療用藥抗生素、甚至K他命等管制藥代謝物。

TVBS資深記者林上筠:「生活中的廢水怎麼會含有K他命呢?除了吸毒者自然代謝之外,醫院麻醉用藥會不會是來源之一?」

台大教授林郁真論文調查,發現大台北地區醫療院所越是密集,藥命河水濃度越是高。

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像嗎啡、可待因,另外有些是管制藥品像K他命,它可以當作麻醉藥或止痛藥。」

K他命藥水中,魚胚胎呈現不正常發育,胚胎萎縮甚至眼睛變小,生態圈已經受到衝擊,新興污染物是否成為現今「水污法」的潛藏漏洞?台大團隊走訪各醫院污水處理口採樣,
發現新北市某家A醫院排放口,曾驗出每公升廢水中含有一萬奈克的K他命,另家醫院B1700奈克K他命,但河流採樣則是200奈克,台灣大學多本論文結論指出,醫療廢水具有高度風險,醫院正是河川K他命的最大排放來源。

台灣大學環工所教授林郁真:「醫院他們目前所知道所被告知,所能用的處理廢水方式,對這些複合物都沒有效。

國際研究原本慣性靠魚缸游的小魚,在K他命濃度水中,動作變得遲緩、不斷原地打轉。

台灣大學環工所教授林郁真:「你想像你長時間,你這一生3、40年時間,你都接觸這些抗癌藥品的話,你覺得真的不會有問題嗎?這一點沒有人可以保證。」

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民眾也不用看到報告後,自己嚇自己過度恐慌,到底有沒有進入食物練也不知道,將來希望主管機關一定要做偵測。」

西班牙、荷蘭也曾在河川中發現k他命,但濃度卻沒比台灣高,如果我們身邊的水,每天都含有上百種藥物殘留,你安心嗎?




藥物污染嚴重 台灣河川慘遭「毒」害

環境荷爾蒙污染也不容忽視

〔記者魏怡嘉、劉力仁/台北報導〕中國自來水傳出含有避孕藥成分雌激素,台灣學者及官方則認為台灣自來水原則上沒問題。但國內河川因為下水道接管率低,壬基酚及雙酚A等環境荷爾蒙污染嚴重,另民眾習慣把吃剩的藥物丟水槽或馬桶,藥物污染河川情形也常見,又以消炎止痛藥最普遍。

中國《環境科學學報》二月份刊出「對於雌激素干擾中國水源污染問題的評估」的調查,發現中國六個主要水系的採樣,都測出高含量的環境雌激素。另有數據顯示,全中國自來水合格率只有五成。台大環境衛生研究所教授陳家揚分析,若水源污染嚴重,加上取水口較下游,有可能發生此一情事。


陳家揚說,台灣的飲用水水源多採地表水源而非河川,加上國內對水庫周圍管制嚴格,民眾不用擔心。

但是,陳家揚近一年針對淡水河系污染進行調查,卻發現壬基酚及雙酚A污染嚴重,導致雌魚跟雄魚的比例為二.二比一,而非正常狀態下的一:一。

不解決 中國雌激素問題也會在台發生

家用清潔製品、塑膠產品中都可見到壬基酚及雙酚A,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環境荷爾蒙一旦進入食物鏈,污染了食物,人類罹患乳癌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會增加。
陳家揚另指出,
國人廢棄藥品很多是隨手丟棄,或倒入水槽、馬桶,可能滲入地下水或是河川,
他就曾親眼看見水肥業者自化糞池抽取水肥後,直接將水肥倒進河川裡。


陳家揚對國內北部淡水河流域及中部共七條河川進行採檢分析,九成以上均發現有咖啡因、普拿疼的乙醯胺酚及阿斯匹靈,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Ibuprofen也有八成的檢出率,抗生素像是紅黴素在部分河川也有檢出,這些藥物污染的慢性累積對人體所可能產生的危害,須做進一步觀察。


環保署曾委託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副教授林郁真進行「水中醫藥類及其代謝之殘留化學物質之檢測技術建立研究」,結論為台灣設置許多製藥廠和醫療機構,其放流水排放標準仍以COD、BOD、SS等傳統污染物為規範標準,尚未將藥物和個人保健用品等物質納入放流水排放標準,鄰近製藥廠及大型醫院的河川,檢驗出的比率較高。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則指出,中國學者踢爆的雌激素問題,台灣也會發生,因為民眾用的洗面乳等生活用品,為了強調抑菌作用,添加三氯沙、三氯卡苯,另外如消炎藥品、心血管藥品、塑化劑等,進入水體後,都有可能產生雌激素效應,這些污水很可能進入水源區,污染飲用水源,官方要重視。

環保署毒物管理處長袁紹英表示,目前飲用水標準並未加入雌激素或環境荷爾蒙檢驗,但都在飲水用污染物觀察名單之中,這份清單是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或美國環保署污染物候選清單(CCL)建置,如果WHO及CCL提示需要列入檢驗及管制,環保署也會跟進。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表示,目前台灣河川水體及水庫水源區環境荷爾蒙背景資料不足,應先建立背景值,才有助於下一步研究是否列入飲用水管制項目之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