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肝病七大迷思 以下7點根本不相「肝」嗎?

這是用西醫的肝來敘述中醫的肝病症狀,兩者有很大的差異,中醫的肝不是只有肝臟而已,所以肝經生病會產生很多症狀,也就是下面說的七個狀況,所以不能相提並論。


肝病,是台灣人的「國病」,但不少民眾對它還是很陌生,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曾做過的網路調查發現,有高達9成的民眾以為熬夜是導致肝病的主要原因,顯見國人對肝病存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迷思,而這些錯誤迷思常讓肝「背黑鍋」。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接受《好心肝》雜誌訪問列出以下7點,被民眾誤解跟肝病有關的症狀,以下一一說明。

一、膚色偏黃 不一定是黃疸

有一部分人膚色偏黃是因為剛好吃了太多胡蘿蔔、南瓜、木瓜、地瓜類的食物或是服用過多葉黃素,造成色素沈澱,雖不容易褪,但不會是健康上的問題。也有人天生膚色偏黃,只要肝功能指數正常,也不用過度擔心。

二、肝斑不是肝出問題

肝斑其實跟「肝病」八竿子打不著,只是它的顏色像煮熟了的肝,呈深棕色,類似肝臟顏色而命名。肝斑的形成其實與荷爾蒙、懷孕或內分泌等因素有關。

三、皮膚癢 大多不是肝不好

對肝病患者而言,除非肝病已經很嚴重了,黃疸指數過高,毒素無法代謝時,皮膚才會變得很容易癢。如果沒有黃疸,皮膚癢通常只是皮膚太過乾燥或是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慢性濕疹或乾癬等疾病,該看的是皮膚科而非肝膽腸胃科。

四、疲倦不等於有肝病

絕大多數的疲倦感,都不是肝病引起的。引起疲倦的原因很多,大多是生活節奏未調整好、缺乏運動等引起。有時則確實有潛在疾病,如慢性腎臟病、甲狀腺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內分泌失調、自律神經失調等。肝不好引起的疲倦會伴隨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五、熬夜不會爆肝

其實並無醫學證據證實熬夜會影響肝功能,或是引起急性肝炎或猛爆性肝炎等。不過,站在保健身體、維持正常免疫功能的立場,建議肝炎帶原者及肝硬化的患者最好還是避免熬夜、太過疲憊,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以維持身體機能良好運作。

六、口臭大都是口腔疾病引起

根據統計,有高達8、9成以上的口臭,來自於口腔疾病,如牙周病、齲齒、口腔潰瘍、黏膜炎等,因口腔裡的食物殘屑腐爛,受細菌感染,因而發出難聞氣味。只有少部分人的口臭,是因腸胃道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肝病或是鼻竇炎所致。肝昏迷的病人口腔是會有一股異味,但跟一般口臭不同。

七、嘴破 與肝無絕對關係

嘴破是因為身體免疫功能變差、抵抗力較弱。嘴破也可能跟消化障礙、緊張勞累、精神壓力、月經失調、維生素缺乏以及病毒感染相關,並非和肝臟有絕對關係。
文章關鍵字
這才是民間所講的肝,其中已包含肝臟,還有其他很多地方,範圍大很多,所以當其中某地方出現問題時,會在經絡中其他地方出現症狀,例如肝經陰虛而火旺時,導致自己抵抗力降低,就可能在嘴巴周圍破皮,就是圖中嘴巴虛線部分,擦藥都很難好。所以要看整體,而不是只看部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