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幾天拍了牙齒的電腦斷層 想問的是 電腦斷層是固定從頭拍到腳.還是像我目的是牙齒 所以只會拍到牙齒? 當時拍的時候好像有移動到腰的樣子.如果有拍到脊椎想順便看一下骨科 2.驗血驗尿是一次會驗全部.還是只驗基本東西? 例如想知道自己有沒糖尿病 腎病之類是需要另外聲請才驗得出來? 一禮拜回診後會問醫生 所以想大概有個底 謝謝回答
sona25 wrote:1.前幾天拍了牙齒的...(恕刪) 台大用的:1.大大想太多,台灣一般大醫院如台大,長庚最多也只是三D,X光掃描,不是外科那種CT掃描( 隧道式用躺的 )牙科按規定要穿鉛衣,由醫師或有執照的技師護理人員執行。小診所常忽略這步驟。你不是週週看牙醫你受到的幅射量不多所以也不用擔心。2一般抽血檢查只會檢查 一般常參考的項目而已。要進一步的檢查,你可以掛腎臟科,醫師會勾選他要看的項目(開抽血單),你再做去抽血檢查。有些醫院當天就可以看到報告,有些醫院要等你下一次掛號看醫生才能看到報告。----------------------------------------------------------------------------------------------台灣腎臟醫學會也喊出「三三篩檢制」,提醒有糖尿病、高血壓、蛋白尿、有腎臟病家族史、65歲以上老人及長期服用藥物等高危險群民眾,每三個月記得檢查尿液、血壓、血肌酸酐等三項檢測。到底該做哪些檢查,一層一層把關,揪出腎臟病?第一道防線就是尿液常規檢查,再者抽血評估腎功能,後續以放射線及超音波等透視你的腎,有必要再以腎臟切片檢查確診。第一道篩檢:尿液常規檢查腎臟是身體產生尿液的器官,尿液檢查提供許多線索。◆方式:採中段尿,也就是略掉開始排尿的初段與尾段,取中段尿送檢查。女性病患應避開生理期做檢查。標本應該在收集後半小時內完成檢查。◆如何判讀:從尿液檢查中,能解讀四項指標:1.蛋白質:正常人的尿液裡,每天約排出100~150mg/dl的蛋白,若超過,則檢查報告會尿蛋白(+)記號,此時可能腎臟已有問題,建議到腎臟科門診追蹤。2.糖分:若呈現尿糖為陽性反應(+),可能是腎小管機能異常,無法吸收尿中糖分,或是有糖尿病。3.紅血球:若尿中檢驗出紅血球,也就是血尿,可能是尿道感染、結石、腫瘤、或者腎臟發炎等。4.白血球:若是尿中有白血球,可能是尿路感染,若合併高燒、畏寒或劇烈腰痛時,則可能是急性腎盂腎炎。第二道檢查,腎功能知多少若尿液常規檢查懷疑腎臟功能有異,需進一步抽血及驗尿,評估腎功能。◆抽血:測出兩項血液腎功能指標——尿素氮(BUN)、肌酸酐(Creatinine),兩者數值皆有異,才能較明確判斷腎臟功能。1.尿素氮:是蛋白質代謝而生成的產物。在肝臟形成後循環至腎臟排泄由尿液排出體外,尿素氮的血中濃度,會隨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和營養狀況而異,正常值為10~20mg/dl。2.肌酸酐:身體肌肉活動代謝生成的產物。血液中肌酸酐的濃度過高,表示腎功能愈低。正常值上限男性1.4mg/dl,女性1.3mg/dl。◆驗尿:方式:收集24小時尿液加上抽血後,驗出血清肌酸酐,算出腎小球過濾率(GFR,民眾能自己計算)或肌酸酐清除率(CreatinineClearance,簡稱ccr,是臨床醫生用來推估腎小球過濾率的計算方式)。如何解讀:腎功能減弱分成五階段,腎小球過濾率能判斷腎臟機能減弱的程度。1.一定要知道的DIY保命公式GFR:能得知自己的腎臟功能有多少。GFR=(140-年齡)×體重(公斤)/72×肌酸酐(mg/dl,抽血可得知),所得到的數字就是男性的腎功能。如果是女性,必須把結果再乘以0.85。GFR比臨床醫生使用的肌酸酐清除率更為簡便(不需收集24小時尿液),更早揪出腎臟病,「這是得知腎功能最簡單方便的方法,及早知道,幫你保命,」美國腎臟基金會(NKF)提醒。2.肌酸酐清除率,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腎機能評估方法。醫師告訴病人,他的腎功能還剩下百分之幾,根據的就是肌酸酐清除率每分鐘幾㏄。正常人的肌酸酐清除平均為每分鐘100㏄,若少於70㏄,表示腎臟有輕度受損;30㏄以下,進入腎衰竭階段,尿毒的症狀會逐一出現,等到小於10㏄,就需要洗腎。一般來說,如果抽血、驗尿兩項結果是正常,那麼約90%都沒有腎臟問題,若有異常,則會進一步安排放射線檢查、腎臟超音波、或腎臟切片。第三道檢查,腎影像學:放射線與超音波檢查1.放射線檢查:◆一般X光檢查:一張普通的「腎臟、輸尿管、膀胱」X光片,可粗略看出腎臟大小、形狀、相關位置和搜尋尿路結石所在。◆靜脈注射腎盂攝影術(IVP):從靜脈注射顯影劑,經腎臟排泄到尿中,顯現出腎盂、輸尿管和膀胱構造,好確認尿路通暢性,也可以偵測尿路阻塞、腫瘤、結石的大小與位置;以及評估腎乳頭壞死、尿路逆流和慢性腎盂腎炎情形。要注意的是,當已懷疑腎臟功能不全時,因為顯影效果變差,且顯影劑有腎毒性,應儘量避免。且有些人對顯影劑過敏,進而導致蕁麻疹或休克,建議先了解自己有無過敏體質。◆電腦斷層攝影(CT):能清楚描繪、協助區別臟器與血管,對腎腫瘤和腎囊腫的診斷較有幫助。2.腎臟超音波:對腎臟的大小、形狀及腎實質變化,是否有腎水腫、慢性腎炎、腫瘤或水泡有很好的診斷,檢查時間約需10~20分鐘,是目前安全方便的工具,但因無法看清楚輸尿管,所以不能完全取代X光片檢查。第四道,病理學檢查──腎臟切片檢查腎臟切片又稱腎穿刺,是許多慢性腎臟病早期診斷的重要診斷方法。1.誰該做腎切片:◆不明原因的急性腎衰竭病人、病理性蛋白尿、血尿患者。◆紅斑性狼瘡併發腎炎確立與追蹤。◆追蹤腎臟移植後是否排斥現象。2.誰不該做腎切片:易出血、腎腫瘤、腎積水、腎臟細菌感染等人。至於慢性腎炎已出現腎萎縮,表示腎臟已經不可逆變化,所以大部份情況不用做。自我測驗:你有腎臟病嗎?請觀察你是否有以下症狀,1.身體是否持續水腫且伴隨泡沫尿兩天以上?2.每日排尿量<500cc,或>3000cc。3.觀察尿液顏色,是否有潛血、渾濁或泡沫(蛋白尿)?4.是否有高血壓或貧血?5.常感到疲倦、噁心?6.持續不明原因的感冒、發燒?7.非發炎或肌肉拉傷引起的腰痠?解答:以上症狀都可能是腎臟病的警訊,如果你有其中一個症狀,請馬上就醫檢查。資料來源:美國腎臟基金會(NKF)
sona25 wrote:1.前幾天拍了牙齒的...(恕刪) 你是要健檢嗎?建議你跟醫生說明清楚,醫生才會建議你做哪些項目。那些項目都是分開計價,有些弄成套餐價,但你還是得先大致選擇,要驗哪些項目不然一套VIP等級的健檢,可以超過7~8萬基本等級的血檢,1500就有了所以你自己要先跟醫生討論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