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分享一下目前居家隔離確診者的實際經驗。

我目前住在淡水,我太太5月8日快篩陽性,但因為當天已找不到有空的地方可以做PCR,所以只好在5月9日一大早去淡水馬偕社區篩檢站排隊,然後結果終於在傍晚出來,確定是確診。

5月10日,醫院撥來關懷電話,我們趕緊詢問隔離時間算法,得知PCR結果出來的當天算第0天,確診者本身隔離七天後解隔,所以5月17日可以回去上班;同住家人要居家隔離3+4,所以5月13日起快篩陰性可以外出。

不過,我5月11日晚上開始發燒,5月12日一早快篩陽性。我心想要趕快確定我的確診身分,否則會影響到太太和小孩回去上班上學的時間,所以開始搜尋當天開辦的快篩陽視訊診療。我依照新聞報導下載了「健康益友」APP,發現根本無法登入。撥了新北市的服務電話之後,獲得告知還可以到「健保快益通」裡面搜尋看診的醫療院所,結果發現淡水有好幾家加入視訊診療的診所。我一一打電話詢問,得到的答覆卻都是他們沒有提供這樣的服務,最後好不容易有一位醫生接了我的電話,他說他可以視訊幫我看診,但我要確診身分的問題屬於行政作業,這部分他就不曉得怎麼處理,也不知道該把資料上傳到哪裡去。

我發現淡水除了診所以外,就只有淡水馬偕也提供視訊診療,於是打電話詢問。總機給了我一支掛號專線,我撥過去之後,對方卻告訴我要透過「健康益友」APP掛號。我說那個APP根本無法登入,她說沒錯,現在大當機。我問那沒有別的管道可以掛號嗎?她說沒有,就是只能透過那個APP。

我後來終於找到台北的陽明醫院可以掛號,於是掛了下午的視訊診療。等到可以看診的時候,對方要求我提供快篩篩檢片和健保卡的照片,還有居家隔離通知書。我說我太太從5月9日確診到現在我們都沒有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對方回覆沒有居隔書就不能看診。

於是我又趕緊撥新北市的服務電話,好不容易有人接聽之後,他說目前行政作業量太龐大,所以各種證明通知可能都會比較晚發出。我說可是我現在急著要看診,是不是有可能先用簡訊或電子郵件寄給我。對方說像這樣的情形通常他們會請民眾到區公所去補列印,我說我現在身為居家隔離人員不是不能外出嗎?他說沒錯,但是這個問題可能也只能問區公所。

我只好打電話到區公所,一位先生接了我的電話,聽完我的陳述之後,說他沒辦法馬上提供我居隔通知書,但可以給我淡水區幾家診所的電話,他們都有提供視訊診療服務,而且不會要求居隔通知書。我說我已經問過好幾家診所都被打了回票,他說這幾家是確定有的,而且他可以提供我電話和聯絡窗口。最後,我依照他提供的電話打了第三家診所之後,終於得到肯定的答案,也在傍晚完成了視訊看診。

不過,我到目前還沒收到確診通知,也沒有辦法上網填寫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所以只好繼續撥著永遠撥不通的各級政府服務電話,設法確認我的確診身分是否已經受到通報……

我覺得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政府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力服務這麼多確診和隔離的人,但是偏偏又要對這些人施加嚴格管制。其實我很認同陳時中的說法,大家都是成年人,生病了可以自主處理,問題是目前的制度要求快篩陽性的人不能隱匿不報,通報了之後又必須經過PCR或視訊診療才能確定確診身分,確定身分之後才能開始算隔離時間。這樣的規定等於是逼著確診者必須趕快和政府機關聯絡,否則家人就得沒完沒了的隔離下去,於是所有服務電話就因為這樣被打爆。就算好不容易撥通了,對方也可能只是客服人員,沒有辦法直接解決你的問題,結果造成撥電話和接電話的人都滿腔無奈。

這樣的經驗發在這裡也不曉得會不會被相關人士看到,不過總之是抒發一下,也給大家做個參考。當然,最大的希望是可以讓政府有關人員看到,看看能否調整改進目前的做法。
文章太長
不容易被注意
謝謝你的分享,五分奉上。
政府不是不能罵,做不好做錯的本來就可以批評,只要是有理的就沒有問題。
這時候沒得病的請禮讓得病的,得病的請體諒醫療機構,需要的是大家相互幫忙,最不需要的就是相互對罵。
peiwendad wrote:
最後,我依照他提供的電話打了第三家診所之後,終於得到肯定的答案,也在傍晚完成了視訊看診。

不過,我到目前還沒收到確診通知,也沒有辦法上網填寫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所以只好繼續撥著永遠撥不通的各級政府服務電話,設法確認我的確診身分是否已經受到通報……


醫生打了醫令, 上傳到健保局, 健保局會通報到法定傳染病系統
但除非醫生問開發看診軟體的電腦公司, 醫生不會知道該怎麼打"醫令"
台灣政府花了很多時間跟民眾溝通, 但很少跟醫生溝通,
最後結果, 剛開始有卡關的現象, 漸漸醫生知道怎麼打"醫令"就會改善了


由於醫生上傳到健保局不是即時的, 有可能是一天末了上傳,
健保局上傳到法定傳染病系統也不是即時的, 也是一整批上傳, 所以時間有延遲,
但你的確診時間就是醫生判定的時間, 不會變, 不會影響你居家隔離的時間,
想一想, 台灣政府其實很會跟醫生溝通, 他們都是用"錢"溝通,
視訊看診, 打確診醫令, 500元, 滿好賺的
想賺錢的醫生, 自動的就會去"學習"怎麼操作,

剛開始還是有很多醫生不會, 各家的軟體操作方式不一樣, 所以會卡卡的,
漸漸的就會改善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