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并不是性生活開始後的女性所專享的疾病哦!

陰道炎是陰道粘膜及粘膜下結締組織的炎症,大概八成以上的女性都有過感染的困擾,且容易復發,很難徹底治愈,屬於婦科炎症中最常見的疾病。
女性的陰道内有很多微生物存在,在正常情況下,陰道與這些微生物之間處於平衡狀態,而且陰道中的雌激素、乳酸桿菌以及陰道酸堿度(pH處於3.8~4.4之間)構成了一道對外部病原體的防禦體系。
如果這一套生態平衡被打破,病原體就很容易入侵陰道,誘發陰道炎

陰道炎并不是性生活開始後的女性所專享的疾病哦!

根據不同的病因及病原體,陰道炎可以分成十幾種:
病毒性陰道炎
黴菌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
滴蟲性陰道炎
結核性陰道炎
非特異性陰道炎
嬰幼兒陰道炎
萎縮性陰道炎
氣體性陰道炎
阿米巴性陰道炎
淋球菌性陰道炎
陰道潰瘍
過敏性陰道炎
……

挑幾種常見的陰道炎類型做介紹:
(1)滴蟲性陰道炎(Trichomoniasis)
病原體為陰道毛滴蟲,屬於性傳播疾病,是最常見的陰道炎,會通過性交、公共浴池、公用器物等進行傳播。
滴蟲易在酸堿度為5.2~6.6的環境下生長,不僅可以在陰道中寄生,還可能侵入尿道、膀胱、包皮褶皺、前列腺中。
【症狀】外陰瘙癢,合并尿道感染時,會出現尿頻、尿痛、血尿的情況;
【白帶特點】泡沫狀白帶增多,有腥臭味,且白帶多為灰黃色或黃綠色,嚴重時會混血;
【後果】陰道毛滴蟲會吞噬精子,導致不孕;也容易引發宮頸糜爛。

(2)黴菌性陰道炎(VVC)
又叫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是由於假絲酵母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屬於真菌性陰道炎。多發于長期使用激素或者抗生素、患有糖尿病、常口服避孕藥的女性群體中,主要通過性交,公用浴池等傳播。
陰道内會有少數假絲酵母菌寄生,一般不會引起症狀,只會在全身及陰道局部細胞免疫力下降的時候,菌群才會大量繁殖誘發疾病。
【症狀】性交痛,伴有尿痛,外陰瘙癢,灼熱感明顯,外陰局部充血、腫脹,小陰唇有白色膜狀物;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奇癢難耐、坐立不安的情況。
【白帶特點】呈豆腐渣狀或凝乳狀。
【後果】容易復發,會發展為子宮頸炎。

(3)細菌性陰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
陰道内正常菌群失調導致的混合型感染。
由於陰道内的乳酸桿菌減少,厭氧菌開始大量繁殖,陰道内的酸堿度高於4.5。
【症狀】輕度的外陰瘙癢或外陰灼熱感。
【白帶】呈灰白色稀薄狀分泌物的白帶增多,帶有魚腥味。
【後果】性生活后症狀會加重;會引起骨盆腔炎;容易導致孕婦的羊水感染,胎膜早破早產。

(4)萎縮性陰道炎(Atrophic Vaginitis)
又稱老年性陰道炎,是一種非特異性陰道炎,常見於絕經後的老年婦女群體中,約有三成的絕經婦女會患有這一疾病。
由於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陰道出現了陰道壁萎縮、皺襞消失等變化,外加上皮細胞糖原含量減少,導致陰道内的酸堿度提高,乳酸桿菌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體容易入侵陰道並誘發炎症。
【症狀】外陰瘙癢或灼熱不適感明顯,下腹墜脹,伴有尿頻、尿急、尿痛。
【白帶】色黃帶血的粘稠狀白帶增多,嚴重時會呈膿狀帶惡臭的黏液。
【後果】可能引發陰道壁潰瘍。

導致陰道炎的原因大致有這麽幾點:
1、過度清潔:以爲用陰部清洗液可以將陰道洗乾净,對身體好,殊不知卻破壞了陰道内的酸堿平衡,容易感染念球菌,誘發念球菌性陰道炎;
2、長期穿緊身褲導致陰道不透氣:緊身的内褲和(化纖)緊身褲、裙等,不夠透氣,容易讓陰道長期處於溫暖濕潤的環境,為細菌生長提供了環境;
3、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不注意私處清潔,不經常更換内褲,為細菌感染創造了機會;
4、生理期衛生習慣不好:不勤換衛生巾,導致衛生巾上的細菌大量滋生,感染陰道;
5、長期使用激素或者抗生素藥物:會抑制乳酸桿菌的正常生長繁殖,陰道内生態容易被打破,病原體會趁機入侵;

一旦發現下體異樣,建議第一時間去醫院就醫,雖然陰道炎的確很難根治,但至少可以及時控制病情,緩解不適。

但也有很多陰道炎患者按醫生囑咐用藥,但症狀並未好轉,以爲是病情加重了,很是困擾。
實際上,這類情況大多發生在個人不注意生活衛生習慣導致的。
所以,建議做到:
① 保持外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洗外陰即可,洗完后記得擦乾!
② 内褲應該選擇透氣性好的材質,以棉質爲主!
③ 不建議使用護墊,因爲護墊的透氣性很差!
④ 每日更換内褲,并將喜好的内褲放在陽光下晾曬,讓紫外綫來殺菌;如果陽光不充足,可以用高溫熱水燙。
⑤ 注意性生活的衛生:控制性生活頻率,使用避孕套,提醒性伴侶每日清洗生殖器上容易滋生細菌的褶皺処。
⑥ 避免熬夜
⑦ 多運動,增强身體抵抗力
⑧ 減少久坐
⑨ 少吃甜食,因爲糖原是黴菌滋生的溫床!
⑩ 平時關注白帶情況

補充:陰道炎只會在性生活之後才會開始感染嗎?
不是的!兒童也會患陰道炎。
只要陰道内的平衡被打破,病原體就會入侵陰道,造成炎症。

-------------------------------------------------------------------------------

参考资料出處:
[1]《陰道炎並非成人專屬,女童私處有異需警惕》.中國婦女報.2020-09-09
[2]《陰道炎會導致宮頸癌?做好這兩點很重要》.人民網-科普中國.2021-10-29
[3]《陰道炎三大誤區 小心別陷入》.健康報網.2019-08-06
[4]《感染陰道炎的4個原因,最後一個你肯定想不到》.丁香醫生.2021-11-07

本文获得【39健康网 39health.com.tw】授权,禁止轉載
原文:《陰道發炎有四類!女性需要注意7件事來預防陰道炎,避免子宮頸癌》
讓天下人更健康
老子說: 我有一個大患, 就是這個身體。
只要有身體, 就會有疾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