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黴菌對健康的影響很多,如呼吸道過敏,當吸入黴菌孢子可能導致流鼻水、咳嗽等過敏症狀,甚至嚴重引發肺部炎症或肺炎;耳朵感染也是常見的,因為長時間「密閉+潮濕」容易造成耳道黴菌感染,出現癢、流膿、聽力下降等症狀;嚴重時可能需住院治療。
耳朵感染預防關鍵,要讓耳朵通風、耳機表面清潔;每1~2小時取下耳機,讓耳道通風透氣。定期使用酒精濕紙巾定期擦拭耳機接觸皮膚部分。且避免頻繁掏耳朵:每月清潔一次,用棉棒在外耳道輕輕畫2~3圈即可,避免深入。
根據「柊耳鼻喉科診所」內藤醫師,耳道黴菌要清洗、治療才行,通常得花約1個月,嚴重者甚至要住院。
另外一點是大家常忽略的,家中常見的空氣淨化器多採「捕捉黴菌孢子」的濾網方式,濾網會累積微生物,久了也要除霉。梅雨季節,為了對抗黴菌,我們可以借鑑兩個層面思維:
1. 器材表面乾淨+通風
就像耳朵需要通風、擦拭,家中淨化器外殼或出風口也需保持乾淨、不潮濕,並定期通風。
2. 「分解」型淨化器
這也是久病成良醫,我因為菸味困擾而開始研究,傳統濾網淨化器靠攔截,但「分解型淨化器」透過如光觸媒、淨化因子、甚至紫外線等技術直接破壞黴菌細胞,將它們轉化為水、二氧化碳等無害物質,減少殘留與二次污染風險。這概念與我們保持耳道乾燥、防止黴菌孳生的思維相似:從源頭「消滅」,而不是只將它「擋住」。
所以耳朵悶住、家裡潮濕,黴菌都有機可乘。除了基本通風、清潔,換用「分解」型淨化器,也是不錯的升級防線。記得:手機耳機戴久了也要讓耳朵透氣,家中空氣也要「分解」黴菌,而不要只是「過濾」它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