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
編輪組編得頭昏昏的,
換換打字來疏解一下。

週六北海岸回程剛好遇到鳶飛的團練,
其中我認識很久的好朋友Joe很擔心的問我怕沒法完成,
在這裏寫一些自已的經驗,
加強一下大家的信心。

200K依去年的簡章,0500出發,1830關門,13hr30min,平均時速14.8K/Hr,
中間有三個休息站,
我的攻略會是這樣:
平均時速提高到17k/hr,11hr45min騎乘時間,每個休息站15min,共12hr30min可完成。
所以光從時間上來考量,
有兩個方法:
1.提高自已的平均時速,17km/hr對公路車或登山車來講都不是一個很難達到的數字。
2.減少休息次數或每次休息時間,一次多休息10分鐘,三次加起來就多了三十分鐘了。

再來就是騎乘方面,
若真沒有長程騎乘經驗,
我會建議賽前至少要有一次120-150k的騎乘,
讓身體習慣一下長程騎乘,
200k絕對是苦差事,但對鳶飛的各位來講絕不會是件困難的事,
200k把它當成體力的消耗戰,
記得不管渴不渴,15-20分鐘一定喝一次水,
不管餓不餓,40-60分鐘一定要吃東西,
停下來休息時要記得再多吃一點。

喝的水,我習慣一罐開水,一罐會運動飲料+可樂+水,比例上1:1:1 ,
白開水有時熱的時候可以拿來澆頭或背部,甚至快抽筋時可澆四頭肌,
特調那罐可補充一點熱量;
吃的,隨身會帶香蕉、羊羹、麵包,
不要那種太陽一曬就軟掉的東西(像是巧克力),
最好練習可在車上邊騎邊吃,
另外,停下來時最好找一些鹹的東西來吃,
我是會在7-11買熱狗,茶葉蛋,或排骨飯,
相信我,騎了100k,吃的喝的都是甜的,休息時你不會再想碰一些甜食。
200k就是把自已的身體當做焚化爐,
儘量吃喝,身體會幫你燒掉的……

在路上前進時,
若能找到實力差不多,或比你強一點的一起騎,那是最好不過了,
不過記得要相互輪車,
速度不高時,擋風不要超過1min,速度高時,算腳單邊踩20下就要退下來了,
輪車的重點是不要等到你覺得喘了、累了、不行了才退下來,
這樣接著你退到後面一恢復不過來就掉隊了,
那就得不償失,
若真是輪到快不行時,
當你頂風時,做個手勢告訴別人你不行了,就別撐了,直接退下來休息,
反正大不了等恢復時多輪一點時間,
若你很有力,記得前面的原則,別在前面撐過頭了。
有時看到前面有車時,
衡量一下自已的實力,看要不要拼一口氣,追上去就輕鬆了;
若對方距你500m遠,時速只有25km/hr,你要用30km/hr追上他也要花個6分鐘,
所以練習時,這個也可納入練習的項目。

先這樣吧,純粹個人經驗分享,給大家參考一下,
有問題請發問,
我繼續編輪去……
去年小弟友參加""迴瀾200KM""

路上除了在""縱谷""那段路程比較沒有補給點可以補充飲水和糧食外..

只要過了""第一補給點""...

從""折返點""往花蓮方向走台九線一路上都有""7-11""可以補充.....

其實只要照著自己步調騎..(當然..有人一起比較不會孤單).

不用求快....

保持均速在20KM左右...

慢慢騎..累了就稍稍緩和一下(但別讓身體冷掉了)..

OK的啦..

在那邊騎車真的很舒服唷...

謝謝 米奇當天的指導,獲益良多, 更加有信心去挑戰200K了.

會繼續練習,有不懂得地方再去請教你了. 謝謝啦

CEFIROLEE wrote:
去年小弟友參加""迴...(恕刪)


""縱谷""那段大概是出發後幾公里?
嘿嘿... ORBEA ORCA 讚的啦~~~可是買不起!哈哈!!
charliei wrote:
""縱谷""那段大概...(恕刪)


大大..

小弟印象中過了一座橋(忘記名稱..因為經過時天還是灰矇矇的..)後就往""縱谷""那段路走了...

實際里程數沒有很精確數據...

只記得原來的""第一補給點""從原來的""五十幾KM""一下變成往後推到""八十幾KM""..

不過經過""第一補給點""沒多久就出縱谷了...

那段路程粗估大概有""五十到六十KM""吧....(只是小弟自己估計的)...

建議一定要有充足的飲水..和能量補充品(建議帶兩罐水比較保險)..

下面是我們去年""中壢精食團""的資料...

希望對您有幫助..

中壢精食團.....洄瀾200KM之旅

大屯山 北橫 宇老 太平山 觀霧 阿里山 大雪山 大禹嶺 塔塔加 武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