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K0514 wrote:問題已找到http://www.mavic.com/mtb/tips/pressions.aspx各位同學趕緊去檢查自己車子的胎壓...(恕刪) 這連結是胎壓的建議值,並未提及輪圈的耐壓值之前看過幾個其他品牌鋁圈的耐壓值是120psi或125psiM牌的圈耐壓值應該也是相仿你的案例暇疵品的機率比較高吧~
昨天想了一下!結果大家都落入了盲點!就是胎壓是指外內胎要受的平方壓力!是為單位壓力!不過輪框要受的是!為總壓力!(雖然還是分散為平方壓力!但應看成"公分壓力"也就是線跟平面的差別!)也就是說如果簡化計算(當然沒這麼簡單!)2吋胎會是1吋胎的兩倍框壓!(事實上如果用力細算會發現不只兩倍!)也就是95IN1.5吋=158IN2.5吋的再加上總容量等等!也許框的受力在160以上!所以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其受力是1.5吋95PSI的數倍!因此超過了限力!(別忘了!如果是競賽用品!那麼容許值都會設計在規格有過就好!能輕多少輕一些!都支援UST了.........應該是競賽定位吧!)
billy10 wrote:這連結是胎壓的建議值...(恕刪) 是還有安全系數,不過請考量"製造品質""路面凹凸""氣溫變化""下坡煞車"............等等因素.先進國家的工業設計是環環相扣的,多寬的胎就只要打多少壓力,輪圈廠的設計就依照輪胎廠來設計;專業人士或研究透徹的人,可以在限度內依照實際使用狀況做增減,在性能.路感.安全之間取得妥協!照著原廠規範走是普羅大眾合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