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對溫泉或地質有研究的大大,

小弟的父母親在宜蘭礁溪買了一小塊農地和農舍用來休養身體
( 地點離礁溪車站和湯維溝溫泉直線距離大約有1Km 左右 )

因離市區有一段距離, 自來水公司沒有辦法遷管線,
所以目前都是用地下水來當日常生活的用水.

近日發現打開水龍頭都會發現一股淡淡的溫泉味道,
所以懷疑是否此塊地下面是否可以鑽出溫泉水 .

因小弟老媽膝蓋不太好, 所以很喜歡用溫泉泡腳,
如果是真的溫泉水就可以直接在家裡泡腳 .

所以小弟想請教對溫泉或地質有研究的大大:

1. 因地下水抽出來的水還是冷的, 但確有淡淡的溫泉味 ( 就是像在宜蘭泡溫泉的那種味道, 只是比較淡 )
這種也算是溫泉嗎?

2.是否有簡單的方式可以檢測出地下水是否為溫泉的方法?

3. 以地質角度而言, 是否可以試著在往下鑽洞看是否能取得熱的溫泉地下水? ( 目前深度大約是100M 不到 )

文章關鍵字
1.依溫泉法的定義 水溫要高於30度C 泉質也有另外的定義 前述兩者都符合才算溫泉

2.驗水溫 水質送檢

3.就目前的資訊仍不足以判斷 是否有更多的資訊?(如鑽探資料?或地理位置)

以上,希望有點幫助
補充

走完全合法化會面臨的問題
1.申請水權
這部份需要應用地質技師與水利技師簽證 要提供地質模式 安全水量評估 水量補給模式 水質檢驗..etc(需經地方政府審查)(需備有土地所有權狀(井位),取供水的路徑,排放路徑,管徑,取水泵的大小,井的斷面圖...)完成後權狀上加註溫泉水源

2.水費 以溫泉水計費
樓主家的別墅 距離礁溪溫源露頭不遠 溫泉地下水脈確實有可能於路經樓主的土地

但樓主家的地下水 如果真有溫泉味 (磺味 氨味???)的話 還真有些怪異?
因為礁溪溫泉是屬於中性偏弱鹼性碳酸氫納泉 照理 應該是無色無味的
如 樓主所描述的 礁溪的溫泉現在都有味了??? 這點可能還要請教了

一般住家 私人開鑿的地下水 一般多屬於淺水井
特別在地下水充沛的地區 可能鑿個15~30米 出水量便足以供應家庭的日常用水了
印象中 很少人會在家中鑿個100米深度的深水井 畢竟水沒用到那麼多吧 且沉水幫浦的高壓用電 也是一筆大支出阿
而如果 版主家用的電表 僅為用到一般的家庭用電容量 那應該是淺水井吧

假設樓主家的是淺水井的話
那麼 水質有異味 反該注意的是
是否鄰近週遭污水排水溝或化糞池類已經造成污染 否則地下水有異味 不一定是代表接近溫泉水脈

話說 確實有不少"溫泉業者" 在無溫泉露頭的區域 強制以深鑿井方式 取得地熱水 做起休閒旅遊事業
至於 地熱水是否等同於溫泉 可能又是另一種討論了

但在法規的前提下 無論是溫泉 地熱水 或是一般的水井 在溫泉法 水資源保護法的管理下 都是必須要取得水權的
只不過 目前主管機關管理尚無太多的強制力 對於一般家庭的鑿井用水 多是採非主動通報管理

樓主如果真要試一試 家中是否有溫泉水 或是地下水
最佳的途徑 是去問宜蘭礁溪一帶的鑿井業者 以他們經常鑽探的經驗 是很容易判別小區域水脈的
01 真是高手雲集的地方, 小弟才剛沒發問多久就有人回覆了,

To rainbow88 ,

>>因為礁溪溫泉是屬於中性偏弱鹼性碳酸氫納泉 照理 應該是無色無味的
>>如 樓主所描述的 礁溪的溫泉現在都有味了??? 這點可能還要請教了
小弟所說的溫泉味有點難形容, 其實礁溪的溫泉並不是完全無味, 應該是無臭但不是無味, 如果在比較不通風的地方洗礁溪溫泉, 就可以聞到這種淡淡的溫泉味道, 但又不像硫磺溫泉那麻難聞刺激.

剛開始我也是懷疑是否是管線有生鏽, 或是地下水有污染, 但是管線是新的, 而且都有在流動,
應該不太可能是生鏽,
如果是地下水污染, 小弟是猜測應該有臭味, 但那種味道卻不是刺激的臭味.
老人家也有試著把地下水拿去煮飯, 煮的飯也是正常白白的( @@ 呵呵...附近鄰居教的土方法 )

>>特別在地下水充沛的地區 可能鑿個15~30米 出水量便足以供應家庭的日常用水了
小弟父母親剛剛跟鑽洞的施工人員確認, 只有鑽大約30M 左右. 是小弟父母親記錯了.
的確如大大說的, 家裡的電表還是家庭用的電表.

>>話說 確實有不少"溫泉業者" 在無溫泉露頭的區域 強制以深鑿井方式 取得地熱水 做
>>起休閒旅遊事業,至於 地熱水是否等同於溫泉 可能又是另一種討論了
非常認同大大的說法, 在礁溪呆久了, 發現一個現象,
很多民宿或店家都說他們是溫泉飯店, 但其實都只是抽比較深的"熱"地下水, 並不是真的溫泉.

想請問大大2個小問題:
1. 如果要送測, 根據礁溪的泉質, 應該要檢測哪些項目呢 ?
2. 假設真的是有溫泉的物質, 是否往下鑽就可能有"熱"的溫泉呢?
小弟不過是在數年前 評估過幾個溫泉開發的案件 所以稍稍理解一些常識 但稱不上是專家 如果有誤謬的地方 還希望各位大大的指正

溫泉泉質鑑定 目前多半委託民間的環境工程公司 作水質檢測
檢測的項目包括: 水溫 碳酸氫根離子 硫酸根離子 氯離子 游離二氧化碳 硫化物 硫代硫酸根離子 鐵離子等檢測
全部開下來 費用大概要30K左右吧 這是申請溫泉水權一定要花的費用 並且還需要後期定期檢測
當然 先決條件是 挖到溫泉 或是地熱水

礁溪一帶的溫泉飯店或民宿的湯屋 如果設施地點本身接近溫泉露頭 但在露頭水源不夠分配的情況下
採取鑿井接近溫泉水脈方式 確實是可以取得符合溫泉標準的引水點 所以 應該還算是溫泉啦
但 礁溪實際接近溫泉水脈的鑿井深度是多少 真的沒有概念
所知道的是 在台東知本一帶 鑿井深度約80~150米左右 確實有飯店業者取得溫泉引水

至於 地熱水 一般是在無溫泉露頭的情況下 採取類似於天然氣探勘的機具 強制取得900米以上的地下水作為引水 想想 都打到那麼深了 出來的水 還能不熱嗎
(源頭約為60~70度C左右 經過長達1000米的降溫 等流到地表 大約還有40度C的水溫)
但這種深鑿的方式 絕對是高價的 不含鑽探等地質上的分析 光是報價都是以每米10K/米~20K/米計算 且不敢保證出水量 類似案例 在花蓮的某知名觀光農場 或是台中縣某知名SPA 都是以此方式取得水源

但照顧一只溫泉水井 其實開銷還是頗大的 除了每四年的水權登記 好像每三個月的水質檢測的固定支出外
溫泉水質 多含礦物質 極容易將汲水口阻塞 所以每日必需固定出水 及定期洗井 以避免出水量降低
供水管路必須雙套件及供水系統維修費用較高等等支出

家中是否需要溫泉 這就像是 想喝牛奶 是不是要在家裡養頭牛的問題一般 留給大家另一個構想的空間吧
聽了大大解釋, 原來鑿各溫泉井學問是很大的,
不僅鑿井會有鑿不到溫泉的風險, 維護溫泉井也是不容易.

老人家小時候就是宜蘭人, 從小泡溫泉到大,
所以這次對30M深的小井鑽出來地下水的味道, 很確定就是礁溪的溫泉味.

我們鑽的井其實直徑也只有20CM左右吧, 稱不上是井 . 因為主要是要抽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
看大大的經驗後,
小弟也會請老人家去附近多問問鑿溫泉井的施工廠商,
看看這附近如果有熱的溫泉的話, 大約深度是多少,
作為要不要繼續花錢往下鑽的依據.
( 因附近不遠的地方有奇力丹溫泉,
所以小弟合理猜測這附近可能某些區域也有, 只是不知道深度是多少 )

也謝謝大大的意見.


每天去溫泉會館泡應該還比自有溫泉井划的來
Hi kangkang1115,
如果您是礁溪當地人, 您就會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
很多溫泉旅館或是店家的溫泉都不是純的或是乾淨的~

替樓主查了一下資料
才發現 原來礁溪溫泉的露天溫泉湧出口(露頭) 早就已經趨近乾涸
現在 礁溪溫泉的經營業者 幾乎已全部採取溫泉井汲水的方式在經營

當然 這又是一個天然資源過度使用的悲歌
如果按照 中央地質調查所的資料 礁溪一帶每年耗用的溫泉水量達150萬噸以上
而相對於溫泉水的補助量 可能僅是九牛一毛而已
因為照放射性碳十四及氚定年的資料來看 台灣的溫泉水都是屬於年紀高達二至三萬年以上古老化石水 新生的補助量 怎麼會夠用呢???

也莫怪樓主會質疑 礁溪本地的溫泉是否純正了

加上 國人洗溫泉的習慣 還多要以個人湯屋為主流
每次泡個溫泉的 就要250~500公升用水 湯屋 飯店業者如不採取加大儲水槽 或加溫? 或加水? 的方式
區區一根溫泉引水管線(3吋管? 6吋管? 10吋管?) 如何應付冬季滿載排隊的泡湯迷呢

資料查得越多 還真的是會懷疑 所謂的泡溫泉 究竟是在泡氣氛的 還是泡原味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