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弟聽人講的作法,想請教各位哪種算是比較標準的施工流程SOD(誤)是SOP..

PS.小弟新家是沏磚
作法1.磚牆疊好,直接請做鋁窗的師傅馬上裝窗框((牆面未貼"麻糬"),
裝完才貼"麻糬"在開始抹牆面粗胚。
作法2.磚牆疊好,先貼"麻糬"抹牆面粗胚(預留窗戶邊邊大概10CM或多少左右)
,再請鋁窗師傅來施工,然後在把沒打粗胚的地方補上。
小弟比較偏向2的作法,但家母比較偏向1的作法,家母說粗胚就是要一氣呵成一次抹完,
不要分兩次說是會造成新舊土的差別(家母說他聽人講這樣可能會漏水之類的),但小弟
認為因該沒有關聯吧...會漏水應該是跟塞土的土水師父有關係吧!!!
Q1.小弟對1的作法有些疑慮,所以在此請教各位,若未貼麻糬磚牆凹凸不平,
做鋁窗的人有辦法抓出牆面基準嗎?是否會因不知道粗胚抹多厚,造成框邊有的2CM有的4CM,
當然小弟只是舉例
Q2.那如果使用以下這種作法,是否會更加保險呢?
先貼"麻糬">裝窗框>抹牆面粗胚
Q3.作法1,作法2哪種算是比較標準的作法呢?
還是各位前輩可以提供更好的作法或自身經驗呢?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