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家自行建造太陽能發電系統,併網市電降低電費級距,並解決頂樓房間過熱問題,有兩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1.由於我跟親戚住同一棟透天,為了避免電費爭吵問題,有加裝瓦時計(分電錶),所以想請問如果將逆變器輸出的電併網,然後瓦時計也會用到太陽能的電(已協商用電費方式攤提設備費),是不是要將輸出線路併到整棟樓的總開關就可以了?
2.屋頂是水泥地面,想用支架做個傾斜角度,因成本考量,打算玻璃纖維或鍍鋅角鐵,不知道哪個比較好?
接上整棟樓的總開關,感覺上你是送電給台電,不會減少你的用電。
傳統電錶的話

如果你把太陽能輸出直接接到併網型逆變器

當用電大於發電時,由市電補足

但用電小於發電時,發電會回灌到台電的電網,重點是電表會一樣會正轉

變成你發電送台電,但台電還要跟你收錢

如果你家的屋頂條件有達到要求的話,直接跟台電打合約,發電賣給台電,自己的用電跟台電買

屋頂日照條件良好的話,7~10年左右回本,附帶優點是頂樓不會熱烘烘,至少冷氣費可以省一些下來。
由於是房子是共同持有,有一些親戚找不到人或是不願意簽同意書,所以之前也有找過廠商來評估,後來還是失敗收場。
目前考慮用自行建置降低成本,所以規模也不會太大,就當做要把付給臺電的電費,變成買太陽能板的設備費。
但是電錶倒轉這真的是很糟糕的事情,要怎麼看是不是傳統電錶?

a54547480 wrote:
要怎麼看是不是傳統電錶?



a54547480 wrote:
..目前考慮用自行建置降低成本,所以規模也不會太大,
就當做要把付給臺電的電費,變成買太陽能板的設備費。.(恕刪)


實際上. 太陽能成本遠高於市電. 所以此項投資應該會虧損...請三思
但是樓主如果想為環保盡力. 不計成本. 當然不在此限.
.......................JustWantToFly........................

turion111 wrote:
...(恕刪)


另外要記得,就算是數位電表,送電給台電,電表也只是不動,不會逆轉

所以變成用電大於發電,市電補足

發電大於用電,免費送台電

但是你要記得,以太陽能的建置費用,就算每一滴電你都用好用滿

以台電的電費來估算的話,回本都是遙遙無期的,即使你把頂樓隔熱造成冷氣費用下降也算進去

依然是回收無望啊

賣台電可以10年內回本,是因為台電跟你買電,一度電是8~ 10 塊在買,賣你電是一度2~3塊在賣。

從這兩者的價差你就看得出來,如果回售台電要十年回本,那發電自用三十年都未必能回本,而太陽能板壽命只有20年

更何況當你發電沒用掉的時候還免費送台電

這更註定你這系統沒有回本機會了

愛地球也要顧荷包

要不要考慮改做太陽能熱水器,價格便宜(比太陽能電池便宜),可以省洗澡的燃料費用,也有頂樓隔熱的功能

yagami7215 wrote:
另外要記得,就算是...(恕刪)

感謝您的意見,目前已經有太陽能熱水器了,或許可以考慮多增加幾個集熱板,擴大覆蓋面積。

a54547480 wrote:
感謝您的意見,目前...(恕刪)


我的想法是

發電自用是很崇高的理想,但是成本評估一定要先做好,不要一股熱就衝

防災(停電備援)跟隔熱都是附帶優點,不要把附帶條件當成主要訴求

譬如防災需求,可以用數千,頂多萬把塊建置UPS或發電機來達到。 隔熱可以用隔熱漆、磚等方式達到

用太陽能板可以隔熱,但不要為了隔熱去搭太陽能板

有附加優點很好,但永遠只是附帶的。 雖然對我來說,設計自發電系統,這些附加優點還是要盡可能抓下來

因為成本回收期很長(看得到回收但要好些年),所以要有些附加優勢

譬如防災功能,使用併網型就沒有防災能力了,所以雖然併網型相對簡單便宜,但就不會是我的考慮之一

我也一直在評估自宅發電的設計,真的要說,能投入實作真的要很有想法跟理想

如果全部找人來評估施工,那費用上又離現實更遠了

我剛利用連假把自發電的電力迴路先佈建好了, 其他相關設備也正在等寄送

年底前應該可以上線試運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