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我的太陽能發電1萬度/2年]


flying899 wrote:
一般的說法是, 太陽...(恕刪)


德國這幾年狂推生質能源,

事實上是有兩種電價可以給消費者選擇的,

你說的沒錯,

在德國要賣太陽能跟風力的電都是有錢人才能申請的,

兩年前我去德國出差待了4個月,那時候德國電價新高

全國也是吵得沸沸揚揚

果不其然現在電費已經舉世最高(或第二)

後來2013年回到台灣

看到一篇外國報導,講的是德國收購太陽能、風力等生質能源的高費用

轉嫁成高電費,是否真的是對生態有幫助? 還是其實又是增加資產分配M型化的幫手?

http://notrickszone.com/2013/10/18/germanys-green-energies-lead-to-skyrocketing-electricity-prices-feed-in-rates-increase-more-than-10-fold/

以上是這篇研究的文章,值得台灣推動贊成生質能源躉購(用如此高價)的人看看,

有歪樓就請樓主見諒了,只是提供一個實際推動綠色電價/能源的先進國家的現況給大家參考。

分享一下太陽光的效益
目前太陽光電系統轉換效率約15%~25%之間
光看數字感覺很差,到底有多差? 以下數字可以參考一下

我們先看擁有10坪面積的土地,能從太陽身上獲得多少能量
10坪的屋頂在南部應該是家家戶戶都有辦法擁有的空間

以樓主提供的數字 日照平均為3.5小時 (1000W/平方公尺 日照強度)
也就是每平方公尺,太陽一天提供了3.5kwh(度)
10坪的屋頂約33平方公尺,換算太陽僅一天就提供了115.5kwh 的能量

要是有轉換效率100%的太陽能板 一天就可以產生115.5kwh的電
當然目前是還沒有

如果是現在已經流通中的轉換效率15%呢? 一天可以轉換出17.325kwh的電力
一個月30天可以轉換出 519.75kwh的電力 大約是一個小家庭的用電量

比起閒置中,還會加熱屋內溫度的屋頂,效益實在不差

如果依照目前市面上廠商的規格反推一下
10坪可以安裝 250W (1.6m x 1m) 模組共20片 = 5000W
※250W模組轉換效率約15.6%
一天的發電量 5kw * 3.5h = 17.5kwh
一個月發電量 525kwh

當設備持續降價或者電力持續上漲 這低低的15%也是有相當的效益
很多人堅持能源單一化 (沒太陽時怎辦?沒風時怎辦?水庫缺水怎辦?沒燃料燒怎辦?)
還好台灣目前不是單一化的環境
再生能源發一度電是不是有真的一度電的效益?
這還是需要專家來為大家解說

以上是目前太陽能的效益分享






spinal wrote:
跟台電好像沒關係電價...(恕刪)
最大的問題應該不是發電成本, 因為它會降, 這也就是為何收購價一直降的理由. 麻煩的是, 一天有24小時, 發電量平均卻只有3.5小時, 3.5/24=1/7. 這也就是說, 如果太陽能發電佔到台灣總發電量1/7, 當晴天正午, 它的發電量瞬間就足供全台使用, 而且還保證收購, 其它的大型發電廠(火力核能)全部要停. 所以太陽能發電所占的比例理論上最高就是1/7, 實際上因為很多電廠不可能說停機就停機, 1/7還要再打個大大折扣, 能否占到1/15, 或是1/20 百分之五, 可能都頗有疑問.
flying899 wrote:
最大的問題應該不是發...(恕刪)


3.5說明的不是說只有在中午太陽最強的時後才發電

而是每年每日平均發電量

每天的發電量到大約11點~1點會到高峰

然後慢慢降下降

這個網路上應該滿多圖就不特別放上來了

太陽能的發電量的確當太陽大的時候會多一點

但也不代表陰天就沒有電

而一般家庭、工廠的用電

也不是白天、夜晚都一樣

夏天的用電高峰也都是在中午太陽最強的時候

(可能是因為剛好最熱,所以需要冷氣)

太陽能發電也剛好可以補足

(如果發電量夠的話...可是這個量大概遠遠不夠吧....)

3.5 就是代表平均的發電量跟尖峰發電量的比是1比7,如此而以,風力的話這個值台灣陸基應該可以到1/4。還有秋天正午發電量不會差多少喲,到了週末正午,工廠停工,那就好玩了,德國今年上半年就出過這種電力網不穩的問題,我去找一下那條新聞。
德國2012年全年數據,發電量最多的月份是5月, 6,7,8 幾乎相同
德國有個好處, 他電太多有地方送. 丹麥的風力發電也常發生賤價賣給瑞典的情形, 瑞典有大量水力發電, 可以立刻停, 接收丹麥的電, 水留著丹麥沒風時再發電送回去, 等於就是水當電池用. 台灣呢? 往大陸送? 這還要大陸也有可以隨開隨關的電廠.
小蟒蛇 wrote:
很抱歉,你提的這個才...(恕刪)


您才很抱歉,首先台電核電說帖裡每度電費所言成本,真是超越世界的詭異便宜的~_~,連中國都比我們貴近3倍。偏偏事實上自己又不產鈾都需靠進口。(合理懷疑數據美化)

德國2.64
瑞士4.34
荷蘭3.36
日本2.45
韓國1.55
中國1.75
台灣0.66

再者,您直接拿台電為自己辯護的官方說帖,卻不提官方其中避重就輕,未記入刻意忽視的一項關鍵費用(不過台電對大眾隻字不提的這部份,反能證實核電是最貴的,真理越辯越明):

『核廢最終處理廠計畫。』

舉國外先進國家例子:

美國,花費1兆1千300億,於內華達州亞卡山中開挖,為核廢料作最後處理。

瑞典,為建最終儲存場安克羅,預支了30年的稅收,在4.8公里的地下核廢料儲存設施,可在古老穩固的岩盤中存10萬年。

日本,青森縣的『核廢村』為核廢料再處理,目前花費6千600億,預算目前看來仍有追加可能。

簡言之,台電只算核廢的『臨時』處置費用,後續的卻不願說。反正這些債留子孫的費用由將來年輕人去承擔吧。蓋電廠是"政府"付錢,核廢料最終處理費由"後人"去承擔,這等於是對將來年輕人預支錢來讓目前自己感覺核電用電很便宜。
租約過期 達悟人要台電搬走核廢料
http://e-info.org.tw/node/66107

連廠址,建廠圖紙計畫都沒有,台電對最終處理廠,輕估個1600億,看看國外先進國家真正建設中的,再回頭看看台電,你信?(土地徵收、補貼、工程標案,發包,後續長期處理)核電廠光拆廠都不只這價了。

美國Shoreham Nuclear Power Plant,於長島全新蓋好卻不商轉的核電廠,也不拆因為拆太貴。多年後近年準備改為天然氣發電(看看它不商轉的理由,你再看看大台北,會驚覺我們對安全的標準只有人家的1/20)

【你不可不知的核電真相】真相五、核電不是便宜能源

美國官方說,核電超貴的
太陽能板裝設的角度很重要,以台南為例,最佳的角度是23度,愈北愈低。若能改成活動式可調整角度的話,以五至七月的角度,以向北10-15度為最佳。

真的不要把再生能源想成基載發電,而是要想,如何降低消耗型能源的使用,讓可用的能源能用得更長久。
只要有市場,有利潤,就會有廠商投入研發,就會有兢爭,難保以後不會出現轉換效率達80%以上且製造成本更低的太陽能板。想想電腦的發展,以前在286的時代,會想說有386、486、586 直到現在的光景。每次都認為達到瓶頸,認為是最好的,卻屢屢突破瓶頸,更上層樓。

enpitsu wrote:
您才很抱歉,首先台電...(恕刪)


Shoreham 是甚麼理由不轉? 不就是徹諾比, 跟我們核四碰到3/11一樣. 地方政府杯葛不簽緊急應變計畫, 電廠反正最後地方同意賠錢, 也就沒再往上要求應變計畫的核准.目前居民還在付這份債.

還有你的連結, 它不拆只是主結構, 基本就是一般廠房, 跟核有關早不見了. 您引的連結最後一段說如果當年運轉了, 現在每年可以減少三百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當年蓋好時我住長島, 離它大概五十公里, 當然民調沒我的事, 我不是美國公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