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價的技巧,說穿了就是能了解房子的價值及看誰在賣:房子的價值首重地段 建材及營建規模賣的人有分代銷公司,單幫客,職員及仲介代銷公司只要是產品銷收的初中期 其能給予的議價空間不會太高代銷單幫客及職員是末期餘屋銷售 因趕清倉結案及價格也都調過了 折扣上會比較多仲介...要看屋況至於被問到自己的購屋預算的話 能不回答就輕語帶過1.不一定耶!看房子喜不喜歡,喜歡的話我會去想辦法!要是不喜歡 便宜我也不會買!2.只是賞屋裝有錢,如果真的喜歡想買就裝窮!
Seediq Bale wrote:甚麼是行情價?在房仲...(恕刪) 哈哈~我就是房屋仲介。(我在台北市,外縣市聽說還是挺黑暗的。小的我就不清楚了。)我們房屋仲介業其實主要是在幫屋主服務,所以服務費才會跟屋主收4%而跟買方只收1~2%。(法令規定最高不得收取超過成交總價之6%)買方覺得我們房屋仲介在吸血也是很正常的。畢竟在台灣的習慣來說,服務確實是不太值錢的東西。更何況房屋買賣的服務費一收就是幾萬甚至幾十萬不等。買方難免會有抗拒的心態。至於什麼是行情價?其實行情都是屋主才會關心的事情,跟買方沒什麼關係。我只能說很多的房子都沒有行情價,也有很多房子有行情價。同性質類似的產品過多,市面上充滿可以比較的物件。差不多的東西別人都賣30萬,唯獨這間要賣40萬。這就是偏離行情,而且是高於市場行情。這樣的情況下,產品就失去價錢上的競爭力。所以房仲要盡量說服屋主把價錢開的合理一點,不然買方連看都不想看了,更不可能買。買賣雙方的心態本來就不同,鮮少有房子不用議價就能成交的。我必須承認絕大多數的屋主都把價錢開的很高。一般都是抱著如果可以賣到XX萬,那不是更好。反正買方都會殺價,到時候你收到斡旋再來談吧。價錢是屋主決定的,如果沒辦法利用溝通來調整價錢,說真的我們頂多說"這個價錢我們沒辦法幫你賣"。反正房仲這麼多,一定會遇到一個願意幫屋主用天價賣的人。最後說明一下,直接找屋主買房子的情況。身為房仲,看到屋主自己把房子賣出去的案例當然也不少。畢竟現在大約有8成的屋主都是簽一般約,也就是屋主、仲介以及第三方都可以賣這間房子。簡單的說就是誰賣掉都可以,唯獨仲介賣掉才要付服務費。房屋仲介並沒有壟斷房屋交易,房屋交易如您所說的是代書在辦理事宜。您可能抵制錯人了。不論是誰把房子賣出去,幾乎都是由代書在處理事務。代書費按照慣例都是由買方負擔,一般台北市代書的收費總共大約在1萬5千元(含設定)。屋主自己售出的價錢,通常都高於屋主給我們房屋仲介的最低價。(也就是常說的底價,不過也有很多屋主沒有底價的)換句話說,直接跟屋主買通常都會比跟房仲買還要貴。而且還有交易上的風險。錢付到一半,屋主連同代書一起跑了。看房子過程中也有可能發生意外。(前陣子才一個屋主自己帶看,被假承租方滅口。)p.s.俗話說,見面三分情。您想想,如果您直接面對屋主要怎麼議價呢?當面批評他房子哪裡有問題嗎?還是說哪裡哪裡不好,我最多只能出道XX萬。至少在我見過的買賣雙方見面的場面,絕大多數都是說些好聽的話。
uhero wrote:你說的實在是太好了一...(恕刪) 如果沒有房屋仲介做廣告,您會得知這間房子的出售訊息嗎?如果沒有那個騎小綿羊帶您去開門看屋的房仲,您看的到這房子的現況嗎?房仲絕不是開開門就伸手跟您要十幾萬。如果價錢沒議到您願意支付的金額,根本不會成交。也就不可能跟您收錢。出價議價也不會收您任何一毛錢,就算您支付斡旋金也不是房仲拿走。那不過是您拿出來的籌碼而已。價錢談不攏,還是立刻回到您的口袋。說服屋主接受您的價錢,才是我們房仲收費最大的理由。也只有成交才會跟您收取服務費。絕對沒有開開門就跟您收十幾萬的事情。至少我服務的台北市絕對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
liujacky wrote:仲介收的服務費:賣方...(恕刪) 不好意思,服務費的收取方式應該是:賣方4%買方1~2%一般的情況,買賣雙方之間對價錢存有一定的落差。房仲對於買賣雙方都要議價,如果只要求一方加價或是降價,相信一定沒有人願意永遠只是單方面的付出吧。至於您說"仲介是會努力說服買方加價,還是賣方降價? 很明顯吧..."我就完全不明白您的意思了。不論是買賣雙方哪邊退讓,對我們房仲來說都同樣重要。畢竟沒有成交,就沒有服務費。
說到這我想分享一下最近的心得俗話說買屋都是嫌屋人可是有的時候嫌太多了,仲介根本懶的理你了(不是全部~~但是有遇過)買新成屋的話~從小環境~到大樓的建材~都可以拿來議價看看~只是目前新成屋價格都蠻硬的希望板大可以議到好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