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了萬金買鄰 卻真的有萬金的品質嗎?

蘇嘉全的大農舍 就沒有壞鄰居了
參考一下

nVidia_X wrote:
凌亂的地下室 骯髒的牆面 萬年公告 家具搬動聲 恐龍腳步聲 噁心的鞋子幾乎堆到電梯口 推者各類私人物品的梯間 狗尿狗便..........


這表示,你買的不夠高級
要不要說說您買的地段在那?台北市?新北市?屋齡新舊?每坪單價?全新or都更改建?鄰居職業型態?自住or投資客多?

icethco wrote:
我住的是無中庭透天也...(恕刪)


買地蓋農舍萬一隔壁鄰居是全村全區的廣播站,然後又會到處告狀,還會到處找麻煩,廢水往你的地上流,沒事幫你消費自來水,加上又你又不是本地人,找村里長處理又要你息事寧人,找多了又覺得你找麻煩,這時候你就會很懷念在都市裡大樓面對面不相識的情形!!
隔壁如果有養羊,或者是在施肥,甚至於灑農藥,你也不能說怎樣,畢竟隔壁是務農,人家是靠這維生,他今天沒養羊,也不見得改天不會養!!
以上是真實事件!!!!不要認為躲到農村就沒事了!!!!
我想 各位不需要酸別人買的不夠高級 只會怪政府之類的

許多人遇到各種前述的居住品質問題時 最終多半只能忍氣吞聲 或選擇逃離
選擇對抗的人 遇到的是不周全的法律 嫌麻煩不願管的管委會/警察/公務員 最後落入以暴制暴的原始作為

我可沒說這都是政府的錯 因為本質上還是在於國民素質沒有明顯進步(過去幾年)

但政府可以做的是 在重視經濟提升的同時 也重視國民素質的提升

"居住正義"應該不是只是讓人民住得起買得起而已 了解為什麼人民只能選擇萬金買鄰的無奈 進而推動真正的"居住正義" --- 落實社區公德心 降低影響他人居住品質的舉動 搭配持續便捷的交通建設 讓處處皆有精華區的居住品質 不然你蓋再多的捷運/合宜住宅 終究無法改變人民對所謂"精華區"的嚮往(與可能的失望)

我知道這個講得有點太大同世界 不過 政府的施政目標不是就該朝此方向邁進嗎

nVidia_X wrote:
是不是在國小的生活教育課程裡該加入這種集合住宅居住禮儀? 然後政府也該編點預算 多多宣導居住禮儀的重要性 別再花錢去搞甚麼ECFA宣傳 100年宣傳 國慶日放煙火之類的沒用的東西 國家的素質 是建立於每一個人的知識教育禮儀水準 為什麼主政者總是不願意花點精神在這上面呢? ...(恕刪)


居住環境是靠每個人去維護的, 若只會出張嘴的人, 也沒有高級到哪邊去, 早期我們社區也是蠻雜亂的, 有時候地下停車場的紙屑, 常常會留個3,4天還沒有人處理, 但自從搬來一個退休的老先生, 只看他早,晚都會拿個掃帚這邊掃掃, 那邊清一清, 他說反正也是要作運動, 就來掃地算了,社區住戶現在看到紙屑也都會主動撿起來, 不像以前只會反應給保全或清潔人員請他們打掃乾淨, 若你只會責備大家亂丟垃圾, 住戶素質太低, 我是覺得是否應該從檢討自己作起, 自己是否有主動服務大家, 主動維護社區環境
人多白爛就多,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所以花了很多錢去買很漂亮,住戶3、5百戶的高級社區,遇到的白爛人數當然會比只有10戶的雙併舊公寓多數十倍。

再者,有種現象叫做破窗效應,只要社區裡有少數幾個白爛住戶搞爛事沒好好處理,很快類似的爛事就會越來越多,整個社區很快就爛掉了。
劣幣驅除良幣,若你的社區夠力開始正向循環,

那有些原住戶有機會被新住戶取代,雖然其素質仍比不上住隔壁豪宅,

但還是會比「原住戶」好很多,久而久之,整體仍有機會品質向上.

前提是,要有一些人先接受此一價格及行情。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你當初的買價應該是買貴了
表示目前你的鄰居們 其實當初買進的房價低了非常多
表示你的水準 其實應該適合另外一個社區或大樓
只是你選錯地方 或應該說 你買的價格買貴了
不過也沒辦法 只要是這幾年買房的人
多少都會碰到這個情況
因為是你在房價高的時候買
問題是這些原社區低價買進的人的水準
當然也不會因為這樣就隨房價上漲而提升
不過這個要怪 可以怪很多人
怪自己買的太高 怪政府政策錯誤導致房價大漲
唯一不能怪的 我想只有你的鄰居吧
他們就是很單純 當初低價買到這些房子
對她門來說 他們就是維持原本自己生活的樣子
何況大部分這些鄰居們多少也有類似的生活水準與想法
我想這是沒辦法怪的地方
其實 這也是這幾年買房子最大的隱形成本
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罷了

jokenet wrote:
大部分都是有錢的鄰居才是真正難搞的!

沒錯,很多越是有錢的越難搞,因為有錢是大爺,平常他說了算慣了
當然也是有好的,只是有錢跟有水準有公德心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