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太陽能板~~~生病了

一般相機是拍不到電池問題的,建議請廠商拍攝EL
根據小弟之前在太陽能電池產業工作的經驗,確實有可能是因為電池片破裂造成異常升溫,cell的發電效率跟溫度是成反比,可能是這樣造成你的發電效率驟降,但電池片破裂的原因就難說了。

根據樓主的文章,似乎也沒看到關於清潔的部分,好奇請問樓主,106~107年這期間皆無執行清潔的工作嗎?不是清潔人員是否站在模組上的問題,因為看照片,似乎也不太可能,而是,若模組長期沒做清潔,確實可能造成模組因為贓汙而造成發電效率下降。
會問到清潔部分是因為發電效率應該也有合約,幾年內,發電效率要維持在70%以上之類的,為了要維持這樣的效率,一般會定期有清潔的動作,有些是用戶自行安排,有些則是業者安排,就看當初合約怎麼簽。
不過清潔部分,其實真的是太陽能電池的痛處,主要是執行不易,傳統清潔方式,除了沒有容易清潔乾淨的材料與工具外,有些環境連水都不見得容易取得,所以整體清潔不是很容易執行,再來因為現在整體太陽能電池利潤並不好,模組廠商在出貨前也不見得願意塗佈上一些易潔難髒,甚至降溫,讓模組能長時間維持高發電效率的塗層,但這其實對使用者蠻重要的,不過現實就是如此,這是我們在開發塗料時所了解到的情況,所以想跟樓主分享一下,除了找出模組燒穿跟異常發熱的原因之外,清潔部分也別忽略了,畢竟模組發電狀況每提升1%,一年下來就差很多了,都是錢阿。
我們公司就是做第三方檢測的,報告也有被法院採納過
小弟分享一下對這個案子的看法
樓主的問題有點難解,因為當初沒有留下各階段的檢測紀錄,現在很難證明是誰的問題
根據樓主提供的資訊,個人判斷模組內電池片隱裂的可能性很高,隱裂如果形成壞死區域(電流無法通過的區域)就會導致電池片局部高溫
現在的問題是,電池片隱裂的原因是什麼?
可能來自模組廠出貨就有問題,或運輸過程造成,或者安裝過程(例如踩踏),或清洗維護時踩踏等,都有可能造成電池片隱裂
特別是早期太陽能安裝人員都不知道不可以踩踏,導致大規模的模組損傷(請參考此連結太陽能板可不可以踩
如果要有充分證據證明是哪個階段出問題,最好是安裝前、安裝後都做EL檢測,這樣可以把責任釐清
像樓主的案子在事後要求償,得想辦法釐清是誰的問題
至於舉證責任在誰,那得請教法律專家了

fireking2323 wrote:
根據小弟之前在太陽能...(恕刪)



最近聽說太陽能板有新的生產技術

http://pv.energytrend.com.tw/knowledge/20141204-10030.html

鈍化發射極觸點(PERC)技術,即鈍化發射極背面接觸,利用SiNx或Al2O3在電池背面形成鈍化層,作為背反射器,增加長波光的吸收,同時將P-N極間的電勢差最大化,降低電子複合,從而提升電池轉化效率。

一個亞洲客戶向瑞士設備商Meyer Burger採購了高達2.5GW的PERC太陽能電池製程設備MAiA


如果用這種技術的太陽能板
效率可達20%
而且也比較沒有清潔方面的問題

有看到snail trial看來是隱裂沒錯,裝設清洗時要很小心啊!
建議可以找工研院來協助判斷,另外建議不要再隨便找那種水電等級的廠商就安裝系統,一般來說他們也沒有什麼能力來負擔後續保固問題,而且施工品質好壞,這部分是一般人無法判斷的。
去年颳風過後,有人屋頂的太陽能板,被吹到剩2-3片,公司說天災不在保固範圍,以上。 想回本還要看運氣。慘。
13樓的傑博出現了...可以委託傑博用專業工具判斷,
戶外EL看看裂的樣子就可以大概判斷出是怎麼裂的了~
laurent5680 wrote:
最近聽說太陽能板有新...(恕刪)


PERC確實可以把效率做的比較高,單晶的PERC差不多可以做到22%以上了,不過,這也稍微離題了,因為不管什麼製程做出來的太陽能電池跟模組,應該還是都會有樓主遇到的問題。

所以可能還是得先找出破裂的問題。

fireking2323 wrote:
根據樓主的文章,似乎也沒看到關於清潔的部分,好奇請問樓主,106~107年這期間皆無執行清潔的工作嗎?不是清潔人員是否站在模組上的問題,因為看照片,似乎也不太可能,而是,若模組長期沒做清潔,確實可能造成模組因為贓汙而造成發電效率下降。




有定期用清水沖洗太陽能板面

偏山區 落塵 比較少一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