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color wrote:請問 這樣 我是否可以理解成廣角型led燈泡裡的顆粒 是經過二次光學的顆粒 是可以發射出廣角270°~330°的光線和傳統沒有廣角型的燈泡裡的顆粒是不同的嗎?還是這270°光線是必須由整組燈罩顆粒才可以營造出來呢@@? 不要執著於顆粒,光線的發散可以靠反射或折射
deepcolor wrote:市售的led燈泡早期看到的都是一般傳統照明角度的都是後來漸漸的一堆燈泡推出了高廣角照明的燈泡主打照明角度可達270°~330°的都有 別被騙了,市面上99%標榜廣角的LED燈泡都是玩文字遊戲,你看包裝上絕對都是寫「非指向型半周光」,絕大部分的光線都集中在燈泡正前方,側邊與後方的光線其實只有一點點,單靠霧面燈罩反射是做不出廣角燈泡的。
faxio wrote:這種的就不需要導光...(恕刪) 這是一種新的LED製作技術,稱為COB(Chip On Board,更仔細一點的話,COB是一種晶片製造技術,已發展多年,而COB技術用在LED上則比較新,但也很多年了)可以讓led直接長在基板上,製造出面光源的LED,跟傳統點光源的LED相比,發光面積大,光源輝度就會下降,照明特性也不同而燈絲型的LED是COB的一種應用,讓LED長在線狀基板上,就可以製造出像燈絲造型的LED,360度發光但是這種LED其實限制很多因為LED很吃散熱,而燈絲狀的COB設計,LED沒有機會透過傳導方式散熱,大部份的熱能必須從LED表面排除,部份利用電導線來散熱但因為LED附著的基板面積很小,對外連接也只有很細的兩根電極,加上一整圈LED將基板(線)包覆,所以整個散熱條件其實非常不理想也因此這種設計嚴重的限制了單根LED"燈絲"的功率,譬如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這種燈絲型LED(另個名字叫愛迪生燈泡)單根燈絲的功率是1W,所以數裡面的燈絲數量就知道這顆LED燈泡的功率有多大,常見就4W,6W跟8W因為散熱主要靠LED表面將熱能傳到外部,所以單一顆燈泡內能塞的燈絲數量也有限制,因為燈泡內的空氣加熱後,主要散熱途徑還是透過燈泡表面跟外部做熱交換。如果燈絲數量太多,內部氣體溫度會大幅上升,LED就容易燒總之這種LED燈泡目前主要還是裝飾性質 > 照明效果作一些小區域局部照明或裝飾燈還不錯,要用來當主要照明還差太遠可是這種燈絲設計就是要它良好的光源擴散性,用來作區域照明(強調集中光源)又相衝突所以大概就是拿來當夜燈,或是裝飾品(可以看到一根一根的發光體),目前尚沒有能跟現有點光源+二次光學設計的LED燈泡相匹敵的能力
deepcolor wrote:所以一次光學範圍是到led封裝成顆粒完成這個階段?之後 組裝到燈泡上後續的所有設計才是屬於二次光學嗎?包含燈罩材質 造型 顏色 折射率 穿透率 …? 光學設計是一個技術;光源製成是一個技術;燈具組裝是一個技術。可去賣場買顆開角大的燈泡拆開來研究研究,Youtube上也有別人幫你拆LED燈泡的分解影片
sanawu wrote:材質,折射角度,透光...LED光源經過二次光學設計,光通量會下降一點(恕刪) 請問光通亮會下降″一點″這個一點是大概多少比例嗎?另市面上很少看到使用透明燈罩的led燈泡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透明燈罩光通的效果不是會比較好嗎?@@
deepcolor wrote:謝謝 可以再說明清...(恕刪) 不須使用二次光學,即可輕易具有300度以上的大發光角度https://www.itri.org.tw/chi/Content/MSGPic01/contents.aspx?&SiteID=1&MmmID=620605426121603064&CatID=620613202077043443&MSID=620613221606744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