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外部沒先處理好,那內部只能維持1~2年,看當地下雨頻率。
1樓半以下外牆,站梯子用塑立康把磁磚和窗框的縫抹一次即可。1.5~2.5樓可用長柄刷防水漆。
但看樓主的樓高好似是4樓。那上述兩種方法都沒辦法自己動手。所以建議請人裝雨遮(個人覺得這是最佳方法)。

另外,窗突接合部分要強化。譬如加貼個丁基膠防水膠帶(10~20cm寬)。
jordon0808
感謝建議, 因外觀考量, 社區無法裝雨遮, 只能加强外牆防水! 這次只在外牆刷兩道防水膠, 如果將來還是滲水, 打算買矽酸質塗佈型防水材WP-800來試試看.
這面牆壁是在主臥室觀景窗旁,位於大樓的4樓, 由於外面沒有雨遮,每一樓層住戶都有同樣滲水的困境!上次自行處理之後, 至今已經超過兩年, 雖然滲水問題有改善, 但並沒有解決, 也因為不是太嚴重, 就一直對它視而不見。去年0403大地震之後, 滲水問題惡化, 只要大雨一來, 牆面就直接滴水給你看; 之後7至11月的4個颱風, 積水更是讓木地板都彎折變形, 窗台木頭腐朽, 已經到了不得不處理的地步, 這次我想直接找出漏水點來處理 !



首先把腐朽的木頭窗台拆掉, 並把漆面受損的部份刮除直到露出水泥, 對照上圖的水痕, 第一個滲水點是在中間上方, 是嚴重的牆面龜裂所造成, 第二組滲水點在右側, 是三個窗台釘孔造成的, 釘孔附近也同樣是牆面龜裂, 如下圖標示。



由於天氣預報剛好有大雨, 我先將裂痕用膠水修補, 保留滲水點裸露以便觀察, 並用壁癌殺手處理牆面其他部份。當天晚上大雨降臨, 滲水點如預期慢慢滴水, 但是壁癌殺手處理後的牆面(黃色部份)也有4個點受潮變色。



檢視上圖中每個點的受潮原因, 下方的點位於牆壁轉折處, 將其刮開後確實有細微裂縫; 至於上方3個點都是位在牆面與鋁框接合處, 將其表面水泥挖開後, 發現其內中空, 甚至可以掏出一些膠膜紙片等雜物, 我認為這是當初工人在安裝鋁框時拆封不完全, 鋁框包材殘留, 造成水泥抺漿與鋁框無法密合, 以致滲水。

接下來開始針對裂縫及滲水點修補牆面, 第一步用液態膠水滲透填縫, 並針對8個滲水點重覆加強; 第二步我用強力AB膠擴大面積覆蓋縫隙阻漏, AB膠也有抗裂的功能, 這招我用在浴室防漏是有效的! 接下來我是用Sika 防水砂漿做更大面積覆蓋, 並經過數次水養生濕潤處理。



之後就是一般的牆面粉刷流程: 補土、研磨、上底漆及兩道面漆, 這是目前完工的模樣。



天氣預報明天早上有一波大雨正好可以驗證這次施工成果, 如果沒問題, 牆面與鋁框接縫處還要再補Silicon, 並復原窗台。

4/26 復原窗台
預報的大雨並不如預期,全天雨量只有10mm,所以還無法斷言滲水問題是否結案,先把窗台復原,暫告一個段落。

復原的關鍵始於拆除,木製窗台是多塊木頭組合而成,拆除的時候不要太暴力,盡量保持每塊木頭形狀的完整,這樣就可以依樣畫葫蘆來製作新的組件,不必做精準的量測。

由於手上沒有木料,我是用6mm厚的矽酸鈣板代替,把3片貼合成18mm,跟原本木塊的厚度相當,且矽酸鈣板更容易切割,迷你手鋸就夠用了。

木皮取自原本的木塊,由於潮濕泡水,大部份木皮都已經自動脫落,簡單處理後用布基雙面膠貼在矽酸鈣板上,並上膠固定。

為了避免破壞牆面,組裝時全部用強力布基雙面膠及快乾膠固定在牆壁上,最後再上桐油保護,這是完工的樣子。


5/7 修補木地板
這兩天的大雨牆壁沒再發生滲水的現象,開始來處理木地板,其中2片因為之前泡水變形,拆除後以矽酸鈣板替換,表面再黏貼1mm厚度的PVC木紋地板貼,不過顏色、質感當然會有差異。



其實整個木地板已經老舊,考慮全部加上地板貼,但要等夏天過後再來進行,這段時間就用來觀察地板貼的品質是否禁得起考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