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鑽問題(鑽白鐵)(已解決)(已補充解決方法)


Eugene532 wrote:
可以分享最後如何解的...(恕刪)


已經補充囉~
挖過以後心情超好,還在旁邊廢白鐵亂挖洞練習手感><
鑽頭跟鑽的時間有很大的關係!
MING510 wrote:
沒有鑽不過去的孔.....(恕刪)
鑽白鐵有專用的鑽頭, 切削金屬要上切削油, 硬碰硬鑽頭壽命會很短, 沙拉油, 廢機油都可以利用,
靠!
這個我內行
幾月前接一個案子,在白鐵門上鑽約200個洞。
第一
鑽頭到五金行買說鑽白鐵的合金鑽頭
第二
用專用的電鑽
鐵殼的
這種電鑽低轉速高扭力鑽鐵的才鑽的下去

一般電鑽轉速都太快,白鐵都過熱硬化,鑽頭立刻報銷
轉速要慢一般電鑽轉速慢扭力就不夠,在白鐵上只是抓養。

重點是電鑽
轉速慢如牛速,不過力道大
鑽頭一扭轉,孔就過了。

不要在浪費時間跟金錢,我沒騙你。
鑽白鐵,用含鈷鑽頭就對了

用過後就回不去了,鑽普通鋼材也是很好用
抱歉把這篇挖出來!
我也是最近碰上白鐵的3 mm厚防盜門換鎖,所以要鑽約3 mm的洞
我是買了一個44 Nm的震動電鑽,以鑽洞模式
搭配新鎖附上的白鐵的自攻螺絲,
嘗試高轉速跟低轉速的方式都鑽不過去
後來買了白鐵用的HSS鑽尾以及含鈷的HSS鑽尾
價格為100/支,也是鑽了半天鑽不過
後來爬文,疑似為鑽尾不夠利,所以用了磨刻機打磨到覺得鋒利
總算花了約一個小時鑽了一個洞,高轉速的時候,
兩種鑽頭都有冒煙,所以又再磨了一次鑽尾,
後來嘗試用剩下的機油當切削液,沾在鑽尾跟要鑽的地方做嘗試
因為高轉速的時候鑽尾冒煙,所以後來都用低轉速測試
沒想到加了切削液之後,大量的磨屑就順著切削液流出來
鑽洞的速度從1小時變成約20分鐘一個洞
1 mm厚的地方,不到10分鐘就完成
這是最近遇到鑽白鐵的小分享,手機排版傷眼還請見諒
popori wrote:
最近碰上白鐵的3 mm厚防盜門換鎖,所以要鑽約3 mm的洞
我是買了一個44 Nm的震動電鑽,以鑽洞模式
搭配新鎖附上的白鐵的自攻螺絲,
嘗試高轉速跟低轉速的方式都鑽不過去
後來買了白鐵用的HSS鑽尾以及含鈷的HSS鑽尾
價格為100/支,也是鑽了半天鑽不過
後來爬文,疑似為鑽尾不夠利,所以用了磨刻機打磨到覺得鋒利
總算花了約一個小時鑽了一個洞,高轉速的時候,
兩種鑽頭都有冒煙,所以又再磨了一次鑽尾,
後來嘗試用剩下的機油當切削液,沾在鑽尾跟要鑽的地方做嘗試
因為高轉速的時候鑽尾冒煙,所以後來都用低轉速測試
沒想到加了切削液之後,大量的磨屑就順著切削液流出來
鑽洞的速度從1小時變成約20分鐘一個洞
1 mm厚的地方,不到10分鐘就完成


我用的是BOSCH GSB 12V電鑽
最近換鎖要鑽白鐵,要鑽6mm四個洞,用了中心沖打了一個點,6mm鑽尾直接上,
沒想到鑽到手痠才出現一個非常小的凹洞,後來想說先用小的鑽頭應該比較好鑽,
就拿了2.8mm跟3.2mm來鑽,鑽的時候都感覺刀刃沒有切削在白鐵上,所以會出點力壓進去,
結果就是斷鑽尾,不出力感覺都滑開出力又容易斷鑽尾,就陷入兩難,最後只能用6mm的鑽頭來鑽,
鑽一個洞要花很久時間,效率差不說,還會鑽到電池沒電

6mm的洞鑽完了,其他的洞要用自攻螺絲來鎖,但是自攻螺絲很容易滑掉,
後來想說買個跟自攻螺絲差不多直徑的鑽尾先引洞,
就買了4mm的鑽頭來鑽,鑽的時候想說試試別的檔位,就把上面改成2檔,轉速提升了非常多,
結果就是4mm一下就鑽過去了

這幾天下來的心得就是
1.鑽尾要選白鐵用的
2.轉速能多快就用多快
3.要稍微壓一下
4.鑽個幾秒要停一下讓鑽尾降溫
5.最好可以先用4mm引洞
鑽尾(自攻)螺絲 正確的使用方式如下:

1) 轉速選用:
-> 黑鐵:2500 轉 ( 國際規範建議不超過此速度,品質好的可以拉到3500轉 )
-> 白鐵:2000 轉以下
說明:不論黑或白鐵(410)自攻螺絲都經過熱處理,如果啟動時切削第一道屑沒挖起來,很高的比例都是用 刮的( 或是台語 尻的 ),當溫度超過200度以上,熱處理的硬度會慢慢的消失,就會產生俗稱的"燒尾",這是材料的物理現象。

2) 點放:如上述所說,點放可以確保切削效率穩定,以及螺絲溫度不會過高。

3) 注意板厚:鑽尾螺絲可以貫穿的最大板厚,是根據 "直的" 那一段刀刃所決定。如果超出太多,尖端在切削,另一側在攻牙,兩邊進給深度不同( 鑽尾切削厚度是"十幾條左右",遠小於牙距幾十條以上),鑽尾會直接斷掉。( 可以試著用自攻螺絲鑽穿管材類就知道了 )。

4) 力道:自攻螺絲如果作的品質佳,基本上是很省力的,因為是進行切削,不是刮除。閃電鑽尾理論上會比一般的省力。( 切記不要用鑽尾螺絲撞擊的方式衝擊定位點,會破壞尖端切削刀刃 )。

5) 白鐵鑽不過那一點,材質韌性已提高,需換個位置再鎖。
補充:白鐵板須用410白鐵自攻螺絲鎖,304自攻螺絲只能鎖鋁材類的軟金屬。
另外,304白鐵導熱系數極低,在切削效率不好時,產生的高溫會持續很久,冷卻速度較慢。

6) 薄鐵板要用束尾螺絲,割尾螺絲( 木工螺絲尖端有劃一刀凹槽 )是設計給木材切斷纖維用的。
"點放"乍看之下施工速度很慢,但實際上比較快。高轉速容易導致同一個地方要使用2隻以上螺絲才鎖得過,雖然地鑽轉速快,但要重複幾次動作才完成,實際上是慢很多的。另一個優點是,螺絲也是錢買的,正確使用就可以減少浪費的情形。

7) 工具選用:扭力和轉速不是越高越好,使用正常轉速檔位( 攻牙階段可以調高扭力或轉速 ),也可以避免鎖緊力過大,導致螺絲被鎖斷,而且會讓防水墊片破損更嚴重。( 電鑽跳停就表示扭力已達標準,不須刻意多點幾下)。

依照上面的方式使用,市面上90%的鑽尾螺絲都可以過,410白鐵螺絲甚至可以貫穿304白鐵板5mm兩次( 本人測試過 )。

最後是個人的抱怨:市面上墊片材質( PVC )和尺寸是錯誤的,沒有防水效果、耐溫低、容易老化,所以才必須使用矽利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