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真的燒材的壁爐跟插電的壁爐..情調上真的也差很多...真的...不騙你...情境劇...挖..火燒起來好有味道喔..頭就靠在你肩膀..好熱喔衣服就一件件...插電的...喔..插電的喔..作得好像喔...然後就去摸別的東西了.....
nwskier wrote:台灣的冬天沒冷到需要...(恕刪) 大大有所不知很多住在山區的房子到了雨季室內的溼氣可是很重的很多住在新店 安坑的大房子家裡都會有這個東西要DIY我以為20公斤的瓦斯桶最便宜加個煙囪就能用了~
dgg wrote:買電熱器,較好的品牌、葉片式的.(恕刪) 電熱器、葉片式的效率太差,我用一次就把它束之高閣,當天馬上買了一台煤油爐,上頭可放水壺燒水那款。我們是如上頭老兄說的那種新店安坑之類的半山透天,大家都對電熱器很感冒!那只適合擺房間,但我們就寢時都用䁔被機烘個二十分,䁔好被窩就夠。葉片式的,在我山下大樓屋型房子還算可用,但也没法弄到䁔烘烘的感覺。火,才是最直接有效的熱源。我這邊現住透天社區,後山一堆柴可撿,打算捨棄煤油䁔爐,改燒柴去,20升的煤油去年就要價八百多,燒不了幾次寒流。估計冬天至少要燒掉四桶以上。透天還有個重點就是往上樓梯要設隔絕門,不然熱氣都會往上流出到頂樓,效率變差。今年冬天過完就打算整修,會弄個燒柴的,但不是很想用壁爐,傾向日式的䁔坑,在客廳旁的泡茶區。先前某次冬天傍晚,到我家後方更山上的㘣山草堂挖寶時,他們是在樓下用一個近一米的原木主幹,挖洞,內層是用鐵作成盆狀,盆內再用個有腳的鐵爐,上面放柴、碳在燒火取䁔。這就有點像看歷史劇中的康熙帝國,在場景中出現過的大火爐一樣。有些是直接用一米五大陶盆,有些是整個大鐵爐。下面是我在台東東河包子旁的技訓所展售門市買的"悶燒桶"這款和市面常見的最大不同是:兩截式分離。上半截就是一般悶燒區,下半截可拿來當上頭說的火爐、烤肉爐。還有層鐵盤放在柵網上,可作鐵板燒肉。打算拿這個爐來暫時頂著過今年冬天。煙,就在以後裝修時,預留個排煙孔,弄個活動式集煙罩,夏季不用時可拿掉。
Ozio wrote:前兩年都用原子碳小烤爐,木碳燒完就沒了,看了這張照片後,我想今年可以試試用桶仔雞的器具.(恕刪) 台東監獄泰源技訓所這款較好用!六仟五。(無分離的是四仟二)再補個較清的圖。要用在室內的人,自已要注意安全呀!我家是有半室外空間,一邊廚房外是玻璃屋,客廳處也有外推區大窗可通風。升火,最好是另外用個鐵網作個像油炸撈網,再用缶裝瓦斯噴火器在外頭把碳柴燒著,再拿進室內倒入,別在室內起火,剛起火煙很大的。下半層燒柴區下方是有洞的,得自已拿個盆子接灰燼。我是打算找圓山草堂幫忙弄個大陶盆,自已再弄個滾輪底盤推,簡易,也可以利用陶盆弄得有質感,呵呵。照片右邊的小爐子,是燒碳柴、燒酒精膏兩用的"小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