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中古屋 要看到喜歡的還蠻困難的.. 而且價錢都很敢開 @@
看到房子的狀況..連出價的想法都沒有 @@
而且大部份的物件好像都是把車位連同 總建坪一同計算 .. 這樣我會覺得 車位好貴 @@
如果一個 車位 算 100萬..
而用租的話 ~~ 一個月 2500元~~ 可以租 33年....
好像投資報酬率不是很好的感覺.. 抱歉 因為小第是 完全不懂房地產.. 所以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有錯請網兄指正

另外.. 還是卡在 頭期的問題.. 感覺 跟 房仲 說我的頭期 only 50萬.. 都被嫌太少.. 最少也要來個一百吧 @@
唉~~ 可不可以別再討論 頭款的問題了~~ 小第當然有信心~~ 後續的coco 能持續付的出來~~
勸你真的不要在此時急買房
我了解你想要有一個家的心情
但房價還會跌
跌
跌
一位房仲業和一位銀行鑑價員朋友私下都
不約而同跟我們說
明年第二季 價錢還會慘跌
內行的都等著看明年中以後的斷頭
你說 現在 中古屋不肯降
現在賣方最還很硬 談不下來 再等幾個月 情況會更明顯
明年三月後就會漸漸有變化 肯定降啦
老公今天看一份資料
美國預估房市明年跌25% 後年還會再跌15%
你可以在家添些不太貴的小東西
讓你對現在的家有新的愉悅滿足感
或來計畫一個踏青 戶外活動
然後 忍一下就過去吧
等著甜美的低價再進場吧
尤其你說你的房仲還跟你大開價 太荒謬
何況台中空屋率也是很高的吧
明年 之後 你的產業情況更清楚 更穩當吧
留下保命錢
小孩學費 cost down
保險 若不是繳很多年 也可以退或降到最低
別急著把錢給銀行賺
只怕你沒錢 只要你有穩定工作 不怕你買不到喜歡的房子
我們常被鎖定在一個小點 就有被困住的感覺
卻看不到更寬的視野 (像之前想換屋 怎麼看就在舊家附近 範圍很小 愈看愈貴)
這是跟你一樣是上班族 已住過第四個房子且愈住愈好更省錢的夫妻的建議
ps. 現在買屋起碼直接針對價格先砍三成 七折談起 現在若真要買 不這樣殺 明年就是你後悔的時候
(因為後來的人都買比你便宜 )
lululee
我以我本身滴狀況分析給樓主聽
收支出部份:
1. 住滴部份是無法變動,所以這部份無法調整
2. 行滴部份, 這部份個人覺得樓主買車買太早了但已經買了就沒辦法後悔滴
3. 保險滴部份則建議樓主刪減重複部份.期望能降到8萬左右甚至更少就足夠了. 不要聽信保險業務
的話術說要保多少才有保障.曾經我一家三口保單8張. 一年付出保險費比你多.有一天我跟我家女王
仔細審視我們滴保單發現重覆好多.我倆開始後悔.因為這些保單都是親朋好友拉滴.每個人
只想從你這撈好處那管你已經超過負擔了沒.所以我倆把仔細算過後每人只留一張保單其餘刪除.
一年省下不少錢.雖很多人說已經保了多年為啥要退.我只對那些那些人說多保有多保障嗎??
沒...醫療險保再多但收據只有一張所以只能申請一家理賠,其他家滴等於多保浪費了.
另外儲蓄險?? 呵...砍了罷...有誰因為儲蓄險賺到錢?? 騙錢居多罷.
所以樓主再這部份可以再斟酌不要被保險業務唬了罷.
3. 孝親部份可以跟老人家商量相信老人家會體諒.我買房子時也是跟我媽商量月俸將縮減.我媽也說可以體諒.
紅包太多了罷.我家過年一律公定價父母5000, 小孩不論多大一律600.婚喪喜慶滴除非結婚有包不然
理都不理當然有例外不過也是付最低金額 1200~1600.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啦.為買房子一切從簡.
看房買屋部份:
當初我買房子時房子465萬含機械下層車位,貸款360萬.代書接水接電一堆費用25萬.
裝潢40萬(不要懷疑!! 只做天花板跟一些櫃子而已. 要奢華?? 等偶賺大錢再說罷). 傢俱25萬. 電器20萬
1. 我建議樓主如果只有50萬滴話還是忍一忍多存一點本金再買房子.因為買房子不只有自備款要付而已.
a.裝潢 b.傢俱 c.電器 這些都是大筆支出光這三項我就支出100多萬而且這些都是要玩現金滴.很多人買房
都忽略後續有多少要買要付.結果都是被信貸搾乾,生活品質一落千丈.
2. 買房子不要急. 真的要慢慢看. 我之前有說過好房子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不要跟人家追高.畢竟衡量自己負擔.
為了買一個理想中滴房子讓自己未來10幾20年因為被錢追著跑而生活品質低落, 這樣值得嗎??我跟我家女王
從結婚後就開始看房子且我們倆存款跟你們差不多.我倆到處看房子到處逛順便激勵自己要多存錢.我現在滴房子
從第一次看到買下總共看了談了6次間隔超過6個月.反正屋主沒賣掉價格又不到理想價格就持續關心但就是沒出
手. 直到有一天屋主問我說這個價格買不買?? 二話不說馬上買.台中現在供給大於需求,空屋率很高,只是之前被炒
太高了.所以樓主可以慢慢看慢慢談切勿心急.
最後還是建議樓主多存一點錢罷,很多錢可以談可以省滴就談談看罷. 除了買房子外還要記得留一點周轉金以備不時之需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