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ky527 wrote:
1F是做店面,2F有...(恕刪)
如果頂樓是正常沒加蓋的話,
我會選 2 樓,
因為住過五年頂樓的房子(正常樓層非加蓋),
夏天非常熱,冷氣要開許久才涼,
冬天又特別冷,
打雷或飛機從遙遠的正上方經過都特別身歷其境。
而且屋頂防水層做再好都經不起常年日曬雨淋老化龜裂,
到時天花板漏水得修屋頂,
但屋頂屬公共空間,
維修費用不貲,
住樓下的鄰居,
屋頂好壞影響不到他們,
所以不想分攤,
但自己既是第一受害者,
即使自己願意全額負擔又不能任意對公共空間動工,
到時候在社區裡容易裡外不是人。
但若超過五年的舊房子,
我會猶豫別買 2 樓。
因為台灣的建築特性,
大樓的 2 樓(80%可能性)、 3 樓(20%可能性),
是整棟樓的雜排水管線(含糞管)的轉換層,
就是許多管線的轉彎處,
除了可能發生堵塞爆管,
加上台灣位處地震帶,
常年有小搖晃,
接頭滲漏也是經常有。
住別的樓層的,
頂多就是分攤維修費用而已,
但住 2樓、3樓的,
發生狀況要維修的話,
通常得動到裝潢,
自己家也毀了。
不過近幾年新蓋的住宅大樓,
已經跟隨 日本 新建築方式,
雖然 2樓、3樓仍是管線轉換層,
但所有雜排水管線同瓦斯管線一樣,
都採外露在大樓外牆方式設計,
方便日後維修,
有別於以往埋在大樓內部管道間的設計方式。
買房不易,
一般人一輩子買得起一間房就阿密陀佛了,
所以還是三思而行比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