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atm wrote:
您的說明很清楚了
不管幾歲都要再買房
絕對沒有現在買
老了才有地方住這種事情
或者現在買了
以後都不用為了房子再花大錢

是以房換房容易還是單純買房花的錢少?

pckatm wrote:
而以房換房
不用加錢嗎
除非您越住越外圍

加錢不是必然,像我就想老了後賣掉大房子換間小的住,剩下的錢用來遊山玩水。

pckatm wrote:
一般人只剩一塊地但上頭房子沒法住時
那塊地賣掉後能住哪???
除非您越住越外圍

重建或賣掉!
賣掉的錢不一定不夠買好的地點。
要考慮到日後賣地換房,就要考慮買房地點。
所以不是有買房三要:Location,Locatioc and Locatioc
你看台灣都市幾十年房的,讓建商重建,有幾處是要自己再掏錢的?
連蓋房子期間,先在外面租房的錢都建商幫你出的。
這表示好地點的地價通常增值是超越建物本身的折舊的。
不論透天,公寓或大樓。新建時,土地價值約略是和建物價值是相當的。
(大樓的話可能土地價值會小於建物,但大樓的折舊是比較低)
從歷史看,市區的土地其增值是大過建物折舊的。
另外,發展中的都市,精華區是會擴大和變多(新重劃區)。
幾十年後,原來非精華地段是可能變精華地段,外圍也會變內圍。
如果買房選在山區,那就是住爽的,不要期望我說的這些土地增值大於建物折舊的話。
就醬!

sunyearhuang wrote:
是以房換房容易還是...(恕刪)


不管理財
花的錢都會是一樣的
不管是單純貸款買房或是以房換房

越換越小
恐怕還要看您家人同不同意了

==================================================
你看台灣都市幾十年房的,讓建商重建,有幾處是要自己再掏錢的?
連蓋房子期間,先在外面租房的錢都建商幫你出的。
這表示好地點的地價通常增值是超越建物本身的折舊的
==================================================
你想得太美好了
為了來讓建商免費幫你都更
幾個人會願意從單純幾戶變成20~30~40戶
還要繳管理費
一樓金店面本來收租穩定
還要變成建商的!?
這樣成功比例有多少
您對房子的價值會不會太高估了點


==================================================
另外,發展中的都市,精華區是會擴大和變多(新重劃區)。
幾十年後,原來非精華地段是可能變精華地段,外圍也會變內圍。
==================================================
這位大大
出生率已經是世界倒數了
連明年大學生就少3萬人
未來去哪擴大這麼多人來住
pckatm wrote:
不管理財
花的錢都會是一樣的
不管是單純貸款買房或是以房換房

我說的是買第一間房和以房換房所花的錢。這怎麼會一樣?
如果是一樣的話,我以房換房,根本換不了現在的房子。

pckatm wrote:
你想得太美好了
為了來讓建商免費幫你都更
幾個人會願意從單純幾戶變成20~30~40戶
還要繳管理費
一樓金店面本來收租穩定
還要變成建商的!?
您對房子的價值會不會太高估了點
這樣成功比例有多少

這樣的例子很多喔!我以前住的老家也是成功例子。
但例子太多了,就不足掛齒了。
如果如你所言,四五十年老房于,又不堪居住。那成功率是很高的喔。
(有不少四五十年的老房子,生活機能好,住起來還是很舒適的)
會有釘子戶的問題,都是房子還堪住,少部份是屋主獅子大開口,利益喬不攏。
從理財正確的觀念是看和建商合建後分到的房子價值高還是原舊房子高吧!
不願土地被建商括分,那就是花錢自建。還是比向建商買房花錢少很多很多。

pckatm wrote:
這位大大
出生率已經是世界倒數了
連明年大學生就少3萬人
未來去哪擴大這麼多人來住

人口負成長,不是台灣首創。世界先進國家幾乎都走在台灣前面。
你看它們都市精華區的人口是變少還是變多?
人是群居動物,會往生活條件好,人多的地方移動。
台北人變這麼多,不都是台北人生出來的,而是移入的。
台灣在還沒注意到出生率的問題時,就有很多地區人口是負成長的(鄉下居多,都市也有喔),但不會是發展中的都市等生活精華區的。
人往都市精華區集中的限象,在總人口負成長時,會更明顯。
要看事實,就去比較台灣人口出生率和都會區人口的消長,就會知道出生率和都會區的人口消長不是正比率關係。
當然,你要說人口少到除了都會區外,都沒人了。而都會區人口沒了移入人口,出生率又沒提升。
當然都會區人口也會開始負成長。
但這不是你我或你的孩子,孫子看得見的,而且生物為求延續是會自己找出路的。
初期環境生存條件遠大於生物所需時,生物就會積極繁衍,到了飽和時就會反其道減量。
(何謂"飽和"談起來可能篇幅會很大,容我略過)
但當減量到某一程度,就會不會再減,有時還會恢復成長(一種生物危機感的機制)
台灣算是人口負成長的後段班(目前還是正的),但你可以分析其它先進國家的例子,就會知道,人口不會一直負下去的。
(到了飽和點就不會再減,甚至會回升)

講簡單一點,你要買因人口負成長所帶來房地產下跌的房子,不用等了早在十幾年前就有。
如果你是要等如台北,桃園,新竹等地區因人口負成長而出現的低價房子,只能說,你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才行。

再講得更簡單一點:
未來人口會不會負成長,看Location,Location and Location!
不要用台灣出生率來預測都會區的房價。
sunyearhuang wrote:
我說的是買第一間房...(恕刪)


你買了第一間房
老了又換房
於是乎又加了錢
除非您與家人同意越換越小
最終花的錢的是一樣的
難道買了房您實際收入就會增加了???
還是說暗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
是不是最終都一樣

您老家都更成功
老家在鄉下嗎
不代表全台灣都更都很成功
您該多查查都更成功的比例吧
比例了解嗎?

出生率是下降的
越是先進國家越是如此
除非政府幫忙
否則資本主義基本上不適合生小孩的
而按照您的理論
都會區只會更熱鬧
幾十年後,原來非精華地段是可能變精華地段,外圍也會變內圍,幾十年後,原來非精華地段是可能變精華地段,外圍也會變內圍
紅色字您是不是自打臉??
那麼非都會區怎麼會成都會區??
誰願意先移動過去
而演變到最後
只剩都會區有人
其他鄉下是都沒人嗎???
不然人要從哪來跑出來


為何與您對話
有一種與某職業教戰守則對話的感覺
pckatm wrote:
你買了第一間房
老了又換房
於是乎又加了錢
除非您與家人同意越換越小
最終花的錢的是一樣的

就跟你說,我若沒以房換房,我買不了現在的大房子了。
你還是堅持,花的錢一樣,那就隨你吧!

pckatm wrote:
難道買了房您實際收入就會增加了???
還是說暗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

我不鼓吹房子只漲不跌的。
房價是有漲有跌。在台灣幾十年來,漲多跌少。
我之前買的,有漲到。
從頭到腳,我說的都是:
Location, Location and Location!
事實就是這樣。

pckatm wrote:
是不是最終都一樣
您老家都更成功
不代表全台灣都更都很成功
您該多查查都更成功的比例吧
比例了解嗎?

我有說"全台灣都更都很成功"嗎?
我說成功的例子很多,自建重建的也很多。
超超五十年,還是住的很爽的,也是不少。
至於比例,要跟什麼比?我不知道。
那就請你提出比例數據來看吧!

pckatm wrote:
出生率是下降的
越是先進國家越是如此
除非政府幫忙
否則資本主義基本上不適合生小孩的

有事實根據嗎?
我知道的事實,在出生率方面,政府能影響的很有限。
"資本主義基本上不適合生小孩的"<--第一次聽到的理論。
但也很有趣,先不論對錯,我們先從"可能的原因"討論。
現有資本主義國家,生活水平高,居民對生存"品質"的要求也高。
小孩存活率高,教養成本高...這些原因是導致對生育率下降的。
較落後國家,人會覺得小孩是他們未來的希望,教養成本低,生活上又需要較多的人力才能維持...
等等這些原因,導致生育率提升。
我只提出,部份影響因素,並不代表全部,所以"資本主義基本上不適合生小孩的"不一定是對的喔。

pckatm wrote:
而按照您的理論
都會區只會更熱鬧
幾十年後,原來非精華地段是可能變精華地段,外圍也會變內圍,幾十年後,原來非精華地段是可能變精華地段,外圍也會變內圍
紅色字您是不是自打臉??

所謂外圍變精華地段是因中心精華區的擴大,不是自發性成長起來的。
外圍的成長都是跟繞著精華區壯大的,這跟某些和精華區沒有地緣關係的地區是不一樣的。
不然,怎麼會有"徧遠地區"這名詞?就是離都會區遠,生活上沒有依存關係。

以上我說的是一種人口聚集"自然"的發展。當然"外力"介入有時也會改變自然的發展。
例如有些發展迅速的重劃區,並不是因為精華區擴大而自然溢出的發展。
而是主事者投下資源創造生活條件,而發展的。
例如新科學園區是從人煙稀少的山坡地開發出來的,但因創造了就業機會。
就業人口產生群聚,就"自然"吸引更多人移入。
但要注意到,要外力創造都會區或精華區,並不是閉著眼睛亂槍打鳥。
那也是要順勢而為才能水到渠成。


pckatm wrote:
那麼非都會區怎麼會成都會區??

你是要談歷史課還是還是考古?
其實國中課本就應該有教了,從優勢的(生存)環境開始產生聚落。
什麼是優勢環境?早期人類基本上是從水(河流)和土地(肥沃),氣候吸引聚落。
隨著人類科技進步,將來不一定隨著水,土和氣候發展。


pckatm wrote:
誰願意先移動過去
而演變到最後
只剩都會區有人
其他鄉下是都沒人嗎???

台灣有很多徧遠鄉下地區,人口從二三十年前就一直淨流出,這是事實。
至於誰願意先移動過去?歷史的歸歷史去研究吧!
我只能說,我就是從鄉下移到台北,現在移到新竹(枓學園區之故)。
會不會最後鄉下都沒人住了?我無法斷言,但不至於全部空無一人吧。
(但或有一部份生活條件差的徧遠地區會沒人住是可能的)

台北,新竹等地區,人口成長多年來都是和台灣生育率背離的。
這就是事實,有需要研究百年來人口聚落是怎麼移入的嗎?
看台灣樣本數太少,去分析世界各國情形,也都是一樣的。
人口總往都市或都會區集中的,總人口負成長時這趨勢會更明顯。
以日本為例: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15054-20150702.html


pckatm wrote:
為何與您對話
有一種與某職業教戰守則對話的感覺

不用貼標籤,我就是一個單純的工程師。
就事論事,雙方或大家獲益。
貼標籤除了口水亂噴外,有什麼意義嗎?
sunyearhuang wrote:
就跟你說,我若沒以房...(恕刪)


以房換房換大房?
您不是說要免加錢換小房嗎
怎麼又變大房?
還是您認為漲的只有自己
收入免增加就換比自己大的!?
別人的大房都不漲!?
所以不用再花錢買嗎
工程師邏輯應該要清楚吧

成功例子很多
很多是什麼意思?
就是隨便找都有吧!?
隨便拿台北市來說還是很少?
不像您感覺的那樣耶
自建重建也是要花大錢的好嗎
絕非買一次就爽一輩子

不用談考古
只是您說不管出生率低人只是會去都會區
但又說幾十年後非都會也會變都會
矛盾至極
人只是更少
您說的卻像人源源不絕會出來
pckatm wrote:
以房換房換大房?
您不是說要免加錢換小房嗎
怎麼又變大房?

你都是這樣看別人的文章的嗎?
我把我的話重點加紅字,再看不懂,就是故意曲解囉。
sunyearhuang wrote加錢不是必然,像我就想老了後賣掉大房子換間小的住,剩下的錢用來遊山玩水。


pckatm wrote:
還是您認為漲的只有自己
收入免增加就換比自己大的!?
別人的大房都不漲!?
所以不用再花錢買嗎
工程師邏輯應該要清楚吧

我十年前500萬買了一間30坪房,那時45坪房要750萬。
現在我換45坪較大的房房子,漲了兩倍,要1500萬。
但我賣掉原有的房子,有了1000萬(一樣漲兩倍,沒多漲),我只要再付500萬就可以買到。
我買45坪房子付出去的錢是1000萬(原500萬再加再付的500萬)。
如果我沒有十年前買的房子,那麼我總共要付的是1500萬,房子才能到手。
1000萬和1500萬有一樣嗎?
這是簡單的算術不是邏輯

pckatm wrote:
自建重建也是要花大錢的好嗎
絕非買一次就爽一輩子

不用再買地,花的錢不一樣(地是很貴的)。
還是需要再來一次加減算術才能了解?

pckatm wrote:
不用談考古
只是您說不管出生率低人只是會去都會區
但又說幾十年後非都會也會變都會
矛盾至極
人只是更少
您說的卻像人源源不絕會出來

我沒說全部的非都會區都會變成都會區。
我也不是說"人只是會去都會區"
如果不能正確解讀別人的話.就請正確"引言"。
引言會嗎?就是Copy->Past(01也有引言的功能)
台灣現況如此,世界現況如此。
給你日本人的數據了,你要台灣的,我也可以給你。
你要閉著眼睛說,事實(現況)是矛盾,那就矛盾吧。
只相信自己要信的,不顧事實。
也不是要跟你吵架,所以真的也幫不了你了。
就醬子吧!

sunyearhuang wrote:
你都是這樣看別人的...(恕刪)


多付的500萬就是讓您覺得
有房換屋比較便宜嗎????
就說不管理財了
一樣的錢別人就不能漲兩倍嗎
一樣用1500萬買啊

==============
人往都市精華區集中的限象,在總人口負成長時,會更明顯。
==============
這不就是您自己說的嗎
那怎麼讓人更少時
幾十年後非都會區變都會區啊
人都按照您說的更集中到精華區啦
您到底要不要解釋
pckatm wrote:
您的意思就是自己的房子漲兩倍
賺了750萬
別人的大房沒有漲兩倍
所以你只要加500萬就能買吧...(恕刪)

既然解讀中文有困難,請多看幾遍,不要還沒看懂就回文,好嗎?
不想正確引言,只好我幫你引吧!

sunyearhuang wrote:
我十年前500萬買了一間30坪房,那時45坪房要750萬。
現在我換45坪較大的房房子,漲了兩倍,要1500萬。
但我賣掉原有的房子,有了1000萬(一樣漲兩倍,沒多漲),我只要再付500萬就可以買到。

750萬是45坪10年前的房價。
30坪和45坪都是以漲兩倍計算的 OK?

pckatm wrote:
那怎麼讓人更少時
幾十年後非都會區變都會區啊

該解釋的都解釋了,我也沒說"幾十年後非都會區變都會區"
這都是你曲解後的描述!
再提醒一次,請正確引言。不引言採曲解後的話真的感覺很不OK。
有注意到嗎,我回覆你那些話,都是完整引言,不會亂加料。
sunyearhuang wrote:
既然解讀中文有困難,...(恕刪)


早已改了
自己重新看過吧

至於幾年後也會非精華變精華
那也是你講的
又不認了?51樓啊
虧我前幾篇回文還特地幫你標紅
拜託一下好嘛
工程師耶


=====
幾十年後,原來非精華地段是可能變精華地段,外圍也會變內圍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