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atm wrote:
早已改了
自己重新看過吧

引錯別人的話,沒個抱歉也不要->"自己重新看過吧"。
一付是別人的錯的樣子。

pckatm wrote:
至於幾年後也會非精華變精華
那也是你講的

這個比較像是我講的,但你還是沒有忠實引用我的話。
"不要亂改別人的話"這個基本禮貎,有這麼難學嗎?
我的原文是這樣:
sunyearhuang wrote:
另外,發展中的都市,精華區是會擴大和變多(新重劃區)。
幾十年後,原來非精華地段是可能變精華地段,外圍也會變內圍。

重要的紅字都被你刪掉了,前面的可以說是不小心沒複製到,中間的字也可以漏。我可以推論是故意的嗎?
如果你一直故意這樣做,我不知道再討論下去,有何意義?(說過,我不是來吵架的)
"發展中的都市,精華區"應該知道中文的意思吧!那是前題,就是你說的邏輯前題,沒了前題就沒有後面的結論。
"可能"是一種可能性,和"必然"發生是相反的。
兩個重要的用詞都剛好給你漏了,除了說,你電腦很利害外,實在無言!

pckatm wrote:
又不認了?51樓啊
虧我前幾篇回文還特地幫你標紅
拜託一下好嘛
工程師耶

不認什麼?我文都還沒回覆,你又替我加料了?
工程師最恨無的放矢了!
51樓說的,只要沒漏看重要的字,一般人是看得懂的。
我知道你需要特別解才行,但我解釋了啊!你54質問時我立刻在55樓回你了。
對啦,我沒標紅字,是我的錯,抱歉(看吧,認個錯,道個歉沒這麼難,對吧!)
我把55樓的覆文改紅字,重要字加粗體,夠誠意了吧?
sunyearhuang wrote:
所謂外圍變精華地段是因中心精華區的擴大,不是自發性成長起來的。
外圍的成長都是跟繞著精華區壯大的,這跟某些和精華區沒有地緣關係的地區是不一樣的。
不然,怎麼會有"徧遠地區"這名詞?就是離都會區遠,生活上沒有依存關係

以上我說的是一種人口聚集"自然"的發展。當然"外力"介入有時也會改變自然的發展
例如有些發展迅速的重劃區,並不是因為精華區擴大而自然溢出的發展。
而是主事者投下資源創造生活條件,而發展的。
例如新科學園區是從人煙稀少的山坡地開發出來的,但因創造了就業機會。
就業人口產生群聚,就"自然"吸引更多人移入。
但要注意到,要外力創造都會區或精華區,並不是閉著眼睛亂槍打鳥。
那也是要順勢而為才能水到渠成

這樣有看到了解釋文了嗎?
應該夠清楚了。但你要看不清,東漏西漏,自己又亂詮釋。
那我也沒辦法了,畢竟我是工程師不是醫生。


pckatm wrote:
=====
幾十年後,原來非精華地段是可能變精華地段,外圍也會變內圍
=====

又再一次引用錯誤,漏的還是那個重要的前題(但至少"可能"還給我了,小謝了)

sunyearhuang wrote:
我十年前500萬買了一間30坪房,那時45坪房要750萬。
現在我換45坪較大的房房子,漲了兩倍,要1500萬。
但我賣掉原有的房子,有了1000萬(一樣漲兩倍,沒多漲),我只要再付500萬就可以買到。
我買45坪房子付出去的錢是1000萬(原500萬再加再付的500萬)。
如果我沒有十年前買的房子,那麼我總共要付的是1500萬,房子才能到手。
1000萬和1500萬有一樣嗎?...(恕刪)


過去十年是台灣房地產大漲的時段,
用這樣一個時段的房價來做現金買房的方向和案例其實並無法給現在要買房的人多有用的建議

只要是引用過去這十年來台灣房價瘋狂上漲的案例, 不管是在台灣哪邊
台北宜蘭花蓮台中台南高雄
隨便一個地方都是閉著眼睛買就漲

假設未來的10年房價是趨緩的上漲, 又或者是下跌, 又或者是持平
那麼你的例子就完全不同了

怎麼說呢
如這10年假設房價緩緩上漲就好, 每年合理上漲5%左右吧

那也就是說, 假設你等到10年後要換房的時間點再去買房,
這十年間只要你自備款的100萬能夠找到每年投資報酬率高於5%的, 就比買房子來的好.
因為目前的房租行情 跟 銀行貸款利率的2 ~ 2.3% 其實差不了多少
本樓的樓主都已經說他租房子的房租跟去貸款要付的利率差不多了
所以最後就是看那頭期款在10年的回報率

當然, 過去10年, 房屋的投資報酬率高得嚇人, 超過100%的比比皆是!
所以其他甚麼投資跟買房投資比起來都是小巫見大巫
過去十年正確的投資當然就是買房!! (但你我都知這是事後諸葛)

但是未來10年是否如此, 這個我相信不會再有漲100%的這種行情了
至於未來10年內是會緩漲, 還是下跌修正, 還是持平, 這個我就說不準了~

sunyearhuang wrote:
引錯別人的話,沒個...(恕刪)


講了一堆對錯
買房子早晚買錢都一樣啊
認同了吧

發展中的都市算精華區嗎
您真的很矛盾
您都說人會去精華地段了
誰要去發展中的啊
真是有夠矛盾的

您都講可能了
要是機率很低講來做啥
暗示別人就算人越來越少非精華也會變精華嗎

==============
另外,發展中的都市,精華區是會擴大和變多(新重劃區)。
幾十年後,原來非精華地段是可能變精華地段,外圍也會變內圍。
==============
人都越來越少且按照您的吩咐往精華地段了
怎麼會有人去發展中的都市
pckatm wrote:
講了一堆對錯
買房子早晚買錢都一樣啊
認同了吧...(恕刪)


其實話不能這樣說
應該是說買房的時機點很重要
因為時間點會影響到未來自身資產的增加多寡

十年前跟今天相比, 如果十年前他沒買那棟750萬的房子
的確今天更買不起1500萬的房子,
因為這一段時間房價的飛漲速度超過其他投資行情太多
10年前即使把錢拿去買台積電, 用複利去算, 也無法負擔的起今日的房價
因此過去10年買房絕對是正確的投資!
10年前有買房, 所得到的回報是高很多的
但接下來的10年就未必如此之好了,

但是老話一句, 未來房價行情會如何, 大家有想法, 人人沒確定~
因此就要多看多聽, 才能決定自己下手的機會與時間在哪~
amosyu wrote:
其實話不能這樣說應...(恕刪)


非也
可以眼光精準買房賭到漲兩倍
別人就不能眼光精準賭到大立光漲三倍???

所以之前才有說無關投資的話
其實大家都一樣多
pckatm wrote:
非也可以眼光精準買...(恕刪)


當然凡事都有可能, 只是機率不大
更何況房價漲兩倍, 不代表投資報酬率是2倍喔

假設一開始的750萬, 自備款是 150萬好了
等於一開始拿了150萬出來投資房屋
10年後, 房子漲到1500萬, 多出750萬

你可以算一下投資報酬率是幾倍了, 等同每年投資的獲利利率高的驚人

當然啦, 買股票買到高漲股也是有類似的效果
但要把這種極端的例子拿來討論, 那直接討論運氣最實在了
況且十年前買房不見得是眼光精準, 當年SARS過後也沒人預料的到房價能漲到今天這種地步
頂多是覺得房市未來看好, 有投資的機會, 但暴漲這種結果應該都是始料未及.
因此如果要討論這種超高投資報酬率的
實在是不能給現階段要買房的人太多實質的參考價值

畢竟高投報也代表著高風險
而且, 買房不可能"無關投資", 因為買房買資產, 本身就是一種投資了
因為房屋的價值是會變動的, 你的資產價值也會隨之變動, 這就是投資了
就像是把錢放在銀行, 也是投資的一種一樣.
pckatm wrote:
講了一堆對錯
買房子早晚買錢都一樣啊
認同了吧

又來了!我為你已經知道那裡不一樣了!
看一下57樓的解釋,拜託!請仔細仔細的看。
再往下看58到59樓的對話,真的好像是教小孩看術,挺累的。

pckatm wrote:
發展中的都市算精華區嗎
您真的很矛盾
您都說人會去精華地段了
誰要去發展中的啊
真是有夠矛盾的

看53樓,這是我原文的說法:
pckatm wrote:
人是群居動物,會往生活條件好,人多的地方移動。

人的移動傾向,人多不是唯一的,OK?
生活條件,是可以創造也可能毁滅的。
"科學園區"就是創造好生活條件的例子,第一次沒加紅字,第二次加了紅字,還是沒看到嗎?
某個原本有生活條件也發展成人多的城市,萬一發生天災地變,當然也可能一夕消無。
車諾比,福島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創造性的生活圈,就成了新的精華區,原大都市毁滅了,就不再是精華區。
我也從沒說過某個都市,會是永遠的發展下去,永遠是精華區。
人是群居動物,會往生活條件好,人多的地方移動
這句話有什麼問題嗎?有那裡是予盾的?

pckatm wrote:
您都講可能了
要是機率很低講來做啥

我有講"機率很低"嗎?又亂加料了!
還是你學的數學教的是可能就是機率很低

pckatm wrote:
暗示別人就算人越來越少非精華也會變精華嗎

我沒暗示什麼,純就從出生率變成房價必然下跌,是囫囵吞棗的推論。
人口紅利是近年才開始被討論到的議題,其理論很多都沒被驗證。
它最大的陷阱就是忽略了區域發展的不同和人口聚集的習性,從一個總量去分配所有的個體。
就像是把一個國家人民總所得除以總人口,只有幾百美元,然後就得出該國家的人民"都"很窮。
重點就是忽略了"差異化"因素。該國家還是有很有錢的人,當然也有比平均值更窮的人。
所謂老齡化社會(或國家)的統計和擔憂也是近年的熱門的議題,但同樣也可以看到學術研究的遲盾和盲目。
我就還沒看過一篇統計數據是依照WHO最新的年齡劃分去做統計的。這樣統計出來的結果,準確性會是如何?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50528/bknint-20150528154226956-0528_17011_001.html
不要笑WHO,醫學和保養的進步,人類的老化是有變慢的,壽命是在增加的。而生活型態的改變,工作也不在那麼的依靠體力。

pckatm wrote:
人都越來越少且按照您的吩咐往精華地段了
怎麼會有人去發展中的都市

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我只是不把可能性講死,這有什麼問題?
"發展中的都市"是指已經是都市,且還在茁壯中。可能你還是誤解它的意思了。
"一棵還在茁壯長大的大樹"和"已經不再(無法)長大的大樹"。
同樣是大樹,能區分兩棵大樹的不同嗎?
你要說的應該是,原本人口不多的地方,如何吸引人移入而壯大成人口密集的精華區,是吧?
(這是我的解讀,有錯先說聲抱歉)
除了既有人口數外的吸引力外,你一直忽略了吸引人持續移入的其它條件,例如"生活條件"(自然或人為的創造)。

sunyearhuang wrote:
又來了!我為你已經...(恕刪)


拜託!
原來您就是認為只有買房所以可以翻兩倍?
別人的錢不買房就不會翻兩倍的意思?
怎麼這麼有預設立場啊
別人要是也翻兩倍不就一樣了嗎
===============
除了既有人口數外的吸引力外,你一直忽略了吸引人持續移入的其它條件,例如"生活條件"(自然或人為的創造)。
===============
您真的不懂自己的話
假設共有100人
按照您吩咐的都往精華地段移去
所以剩下30人
那30人怎麼把非精華地區拱起來
怎麼拱非精華的還是想移去去精華地段啊
怎麼會可能幾十年後非精華變精華
況且那100人
明年可能只有99人
更少了
總人數不增加
要怎麼同時移往您心中的精華地段
還外加非精華地段
pckatm wrote:
拜託您就是只是認為只有自己買房
所以可以翻兩倍
別人的錢就不會翻兩倍的意思
怎麼這麼有預設立場啊

怎麼你還是沒搞懂?
好吧,我再整理得看清楚,但也是是最後一次了。
再看不懂,我認了,就算你對好了!
十年前張三買了一棟30坪房子,500萬,李四買了45坪的房子750萬(注意到單價相同,我沒徧坦誰)。
但十年前王五沒買房子,用租的。
(看懂了再往下看喔!)

十年後的今天,房價漲了兩倍,張三的房子市價1000萬(漲兩倍),李四的房子市價1500萬,也是漲兩倍。
(看清楚了嗎,都是漲兩倍!!不是只有漲張三的,李四沒漲)

現在張三想換大一點的房子打算向李四買那45坪的房子,王五也想。
張三只要賣掉自有30坪的房子再加上500萬就可以入手那45坪的房子了。
王五則要拿出1500萬,才能買得到
張三十年前花500萬,現在只要再拿出500萬,共1000萬,就可以買市價1500萬的房子
王五則要拿出1500才能買到相同的房子
這樣,會了嗎?
如果還是看成只有我的房子會漲,別人不會漲,唉..................
就照你想的去吧,我真的累了。
sunyearhuang wrote:
怎麼你還是沒搞懂?...(恕刪)


您真的沒搞懂
反正您的理論就是只有買房子資產才會變兩倍
別人沒有買資產的錢就是不會投資別的變兩倍就對了
王五不買房的閒錢就是要變現金放在家!
還房租
您就不用繳利息、繳稅、修繕嗎
此般預設立場怎麼談
您太偏頗啦

不是工程師嗎
怎麼會只有買房才會資產變兩倍??
這世界只有這種可能了嗎
真的昏倒

就算您贏了!好不好!?
唯有投資房子錢才會兩倍
別人不投資房子
就是要呆呆的把錢放著發霉
好嗎
u win!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