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些東西沒買,比如說大電流保護器,跟雷擊保護器等..
這些安全設備以後再看看囉!

stish wrote:
還有些東西沒買,比如...(恕刪)


好期待 完成的樣子

S大 記得多拍一些照片,讓偶認識一下 太陽能
看到您這麼用心,真是值得鼓勵

我之前花很多精神研究太陽能,結論是要自己施工真的不容易,請人做的話沒成就感不說,工錢跟材料加起來要回收真的很難

之前研究風力,買了三個風速計,還有一個小型氣象站做紀錄,發現北市的平均風宿根本很難超過5M/s

放棄風力後想玩太陽能,全台日照最好應該是在台南,北市日照比南部少,所以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可以專案補助1/3, 加上原來的能源局補助1/3, 就2/3 了

但是這樣會超過政府採購法補助超過二分之一,需要招標,所以總補助額要低於二分之一
前年我辦公室大樓樓頂剛好可以符合法規,向南無遮陰, 我也申請到補助,但是大樓區分所有權人沒通過, 要不然 9.6KW 的系統約兩百萬,政府補助一半約一百萬,九年回本...
文學 葡萄酒 電影
我不知道您9.6KW當時的時間是哪個時間,以現在來說9.6kw材料成本包含併網機(有認證的)大約在40萬以內,200萬實在太誇張了
說真的很期待stish大之後的數據及完成品


我位於在台南市.近期家裡在整修.頂摟要搭鐵皮屋約有20初坪.沒有陰影處.座南朝北


有想要嘗試太陽能並聯市電.以台南的太陽實在過於適合不過.但還是需要多加療解才敢去自己嘗試

有在南市和緯路[近花園夜市那]看到有一棟別墅採太陽能屋頂建築滿不錯的..


持續追中

座南朝北不太好,最好是仰角要朝南方 25度仰角
今天介紹一個新工具,便宜又好用

照度計



這個照度計超便宜,拍賣上幾百塊就買回家,今天測試一下,在早上10點左右台北晴天無雲,照度大約接近9萬LUX

我們知道太陽的照度跟所發的電力有絕對關係,但是到底我的系統有沒有正常?
檢測系統發電狀況是否正常,靠儀器來測量最客觀

一般太陽能的測試規範是以1000w/m2的照度來做標準,但是這個照度計的單位是LUX

到底LUX跟太陽能所說的w/m2有什麼關西?

為了了解這個問題,我google了許多網站,得到以下說明
LUX是照度單位,他的定義是每一流明照在每一平方米的照度
流明大家常聽,流明是亮度單位,亮度/面積 就是照度

但是流明又怎麼換算為瓦特?
流明的定義跟人的眼睛所感受的光線有關,比如說一樣是一流明的亮度,藍光跟紅光的對於人眼的亮度就不一樣,人眼對紅光比較敏感,所以紅光可以用比較弱的光就可以達到一流明的亮度,相反的藍光就需要比較強的光,人眼才能有一樣的感受

所以,一樣是照度單位,一般來說LUX跟w/m2是不能直接換算的,因為LUX裡面有考量到光線的波長因素...

但是若以太陽光來看,太陽光裡面有各種波長的光,在太陽光的環境下,可以透過一個係數的轉換將LUX 轉換成w/m2
這個係數是0.0079
以今天的測試來算9萬LUX照度差不多等於710w/m2,因此每1kw的板子正常的輸出為710w,注意這是指太陽能板的輸出,若從交流端來看因為併網機有功率損失,通常便宜的併網機效率只有85%左右,因此每1kw的太陽能板在今天9萬LUX的照度下會有600W的輸出...

http://tw.myblog.yahoo.com/stish-sun/

stish wrote:
座南朝北不太好,最好...(恕刪)


我的房屋剛好是座北朝南.有點偏東.

stish 兄真...那麼大的面積都是自己diy
天氣那麼熱...在鐵皮屋上.流汗速度驚人...小心汗流完變成流人油..剛好順便減肥

颱風過後.天氣放晴.難得歹到大晴天.這幾天正午發電終於到7成輸出.1122w.掃除對未認證板的陰霾
時間只有20分左右.之後輸出就開始往下掉.

預計還要再加上1k板.順便把5.5線改成交流電.併網機將移至頂樓.
然後做一個防水入侵不鏽鋼電箱..放入併網機.電箱挖2個洞裝抽風馬達

昨天10點測得的照度9萬,我估計中午台北照度有10萬,昨天氣象局的資料顯示台北的紫外線強度最強為8級,屏東為10級,所以我估計屏東中午的照度應該有11萬LUX
相當於每千瓦740W的交流電輸出,您的1.6KW正常情況會有1180w的輸出,跟您所觀察的相距不遠了

台北最近每天都會有午後雷陣雨,我都是下午4點半以後才會上去施工,這時比較涼爽,太陽也不強..

我家的屋頂一面朝東南,一面朝西北,朝北方就不太好,所以我都把板子放在南面那一邊,放不下才放到北面屋頂

併網機會發熱,除了抽風外,我建議你弄個風扇黏在併網機上,直接吹,散熱效果比較好,不然一旦過熱就停機了
看了stish的努力, 對太陽能的熱情又有點燃燒起來了, 雖然我已經用了六年的太陽能發電(240W), 譬如本文的耗電就來自太陽能發電. 但是就這樣日復一日, 好像沒感覺了. 以前還想過要升到500W or 1000呢!

小弟到如今一直沒有換過電池, 電池老化是早晚的事, 所以才會有併網的念頭, 理念和您很像. 可是您之前推荐的那台美國機器簡直貴爆了.

換成併網, 怕延伸一堆麻煩的問題, 加上天性懶惰, 所以在電池堪用之下(再撐三年吧!), 就先做做功課, 持續追蹤這篇.

如果有一天真的換成併網型, 考量家中固定用電, 如冰箱熱水瓶, 再來決定要不要增加瓦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