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花很多精神研究太陽能,結論是要自己施工真的不容易,請人做的話沒成就感不說,工錢跟材料加起來要回收真的很難
之前研究風力,買了三個風速計,還有一個小型氣象站做紀錄,發現北市的平均風宿根本很難超過5M/s
放棄風力後想玩太陽能,全台日照最好應該是在台南,北市日照比南部少,所以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可以專案補助1/3, 加上原來的能源局補助1/3, 就2/3 了
但是這樣會超過政府採購法補助超過二分之一,需要招標,所以總補助額要低於二分之一
前年我辦公室大樓樓頂剛好可以符合法規,向南無遮陰, 我也申請到補助,但是大樓區分所有權人沒通過, 要不然 9.6KW 的系統約兩百萬,政府補助一半約一百萬,九年回本...
文學 葡萄酒 電影
照度計

這個照度計超便宜,拍賣上幾百塊就買回家,今天測試一下,在早上10點左右台北晴天無雲,照度大約接近9萬LUX
我們知道太陽的照度跟所發的電力有絕對關係,但是到底我的系統有沒有正常?
檢測系統發電狀況是否正常,靠儀器來測量最客觀
一般太陽能的測試規範是以1000w/m2的照度來做標準,但是這個照度計的單位是LUX
到底LUX跟太陽能所說的w/m2有什麼關西?
為了了解這個問題,我google了許多網站,得到以下說明
LUX是照度單位,他的定義是每一流明照在每一平方米的照度
流明大家常聽,流明是亮度單位,亮度/面積 就是照度
但是流明又怎麼換算為瓦特?
流明的定義跟人的眼睛所感受的光線有關,比如說一樣是一流明的亮度,藍光跟紅光的對於人眼的亮度就不一樣,人眼對紅光比較敏感,所以紅光可以用比較弱的光就可以達到一流明的亮度,相反的藍光就需要比較強的光,人眼才能有一樣的感受
所以,一樣是照度單位,一般來說LUX跟w/m2是不能直接換算的,因為LUX裡面有考量到光線的波長因素...
但是若以太陽光來看,太陽光裡面有各種波長的光,在太陽光的環境下,可以透過一個係數的轉換將LUX 轉換成w/m2
這個係數是0.0079
以今天的測試來算9萬LUX照度差不多等於710w/m2,因此每1kw的板子正常的輸出為710w,注意這是指太陽能板的輸出,若從交流端來看因為併網機有功率損失,通常便宜的併網機效率只有85%左右,因此每1kw的太陽能板在今天9萬LUX的照度下會有600W的輸出...
http://tw.myblog.yahoo.com/stish-sun/
...那麼大的面積都是自己diy
. 以前還想過要升到500W or 1000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