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 2009左右我買了第一支氣動扳手,一直到 2019陸續買了3支:

2022 時發現電動衝擊扳手的副廠電池已經容易取得,也不貴了, 12V 9.0AH 的,電蕊使用最貴的 SONY VTC6 大約 307 人民幣:



同時我尚未有電動起子機,所以希望電動衝擊扳手能拆輪胎螺絲(120Nm),預鎖 ~80Nm,最低扭力能充當一部分的起子機使用
最後找到Milwaukee M12 FIWF12,它的模式4 可讓鎖緊扭力 0~14Nm, 最低扭力夠低,能應用預鎖的場合會比較多,拆的時候是比較無所謂

測試一下鎖緊扭力能控制在那些範圍,黃色記號分別為 8, 14, 80 Nm,自動模式下,上緊時輕按按鈕扭力明顯低於 8Nm,上緊後打擊模式按兩下大約上緊到 8~14Nm,按4下仍無法到達 80Nm
實際測試用最大出力模式,打擊一次大約可達80Nm, (之後用扭力扳手鎖到 120Nm) ,約略比現有氣動扳手的最低扭力檔位再有力一點
拆卸 120Nm 螺絲約莫按3次可拆下,實用度上沒問題:
但跟 IR2235 比明顯扭力小很多, IR2235 幾乎按不滿1次就拆鬆了:
IR2235 工作壓力 90psi

IR2135 工作壓力 90psi

Hazet 9012TT 工作壓力 90psi

總重 1.5kg, 跟我最輕的氣動扳手差不多:

充當起子機時的轉接頭:


後來利用這樣組合過一次組合家具,如果是5~7 cm 那種長螺絲要鎖到木頭上,自動模式(模式4)力量會不太夠,用到模式 2~3左右會比較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