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小弟日前剛好弄到一顆沒在使用的TD04渦輪(國產GC-8使用),
還蠻好奇裡面到底是長的什麼樣子,所以花了一點時間來分解.
也請站上各位大大一起來研究一下.
分解的TD04不是此張照片的TD04,
因為忘了拍分解前的外觀照,所以只好拿另一顆TD04來拍外觀.
(以下內文所述是按照我自己的判斷,不一定正確,有錯請指教.謝謝)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光顧著跟渦輪奮鬥,所以沒拍到最早幾張分解渦輪的步驟.
這張照片是渦輪本體跟進氣側外殼分離後,
再將渦輪本體放回去的模樣.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C型環:
C型環將渦輪本體固定在進氣外殼上.
這個GY的C型環是比較麻煩的地方,
如果有很趁手的擴張鉗,很快就可以拿下來.
如果沒有,會弄到想砸掉這顆渦輪.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進氣側外殼的正面,
這個時候還沒送進噴沙機作美容.
渦輪上方有個L型的彎管,
那是用來接Actuato(歐估電).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紅色框框處就是兩者互相對接的地方.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排氣側外殼,拍照時間是噴沙後的一個星期,所以表面又開始生鏽了.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排氣側外殼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排氣側外殼,這個地方接排氣管頭段.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渦輪進油孔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水道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為了方便之後分解渦輪跟拍照,
所以送進噴沙機美容一下(也是因為不想一直弄髒手).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噴完沙的模樣,差不多就跟新的一樣了.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排氣葉片的模樣: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渦輪本體:
其實葉片一點都不難拆,用固定鉗咬住排氣葉片端.
再旋開進氣葉片端的螺絲就OK了.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渦輪進氣葉片外圍反而不是正圓形,
他有三個弧形小缺口,功用不明.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C型環:
這是整個渦輪本體最後一道關卡,
拆下他之後,就可以把整個渦輪本體做細部分解.
左邊的抹布跟右邊的螺絲,是防止內部機油滲出.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渦輪本體大部分解:
將進氣端葉片的螺絲旋開後,整支排氣葉片跟軸心就可以抽出了.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渦輪內部所有零附件一覽,
其實內部零件並不多.
不過大部分的零件不知道該如何稱呼.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這個圓蓋就是放在渦輪本體排氣端上面.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O型環安裝處: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怪東西:
在最後只剩下渦輪本體時,碰到了一些小麻煩.
所以稍微訴諸了一下暴力,
沒想到讓渦輪本體內部的零件一次全部噴出.
還好小時候有玩過樂高,所以大部分還是能依序組回.
但是圖中這個像是墊片,又像是彈簧的鐵圈.
就真的不知道該放在哪個地方,
下面組裝回去時,只好無視他的存在.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不知道名字的東東:
下面的C型環如果沒先拆的話.
或許就不會整個零件噴落一地了.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渦輪組合順序:
以排氣葉片軸心為主體,
按照我上面編寫的號碼給放回去,
就是渦輪本體內部的實際狀況.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排氣葉片跟軸心:
注意一下在排氣葉片後方有一個方形小缺口,
那也是一個C型環.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安裝上銅套軸承的模樣:
雖然銅套軸承在軸心上用手轉起來很緊密,
但實際上,銅質軸承並不是直接跟軸心接觸.
可以看到在軸承上有許多小孔,它可以讓機油流入到軸承內部.
所以軸承跟葉片軸心中間,是隔著薄薄一層油膜,
也等於軸承本身是隔在機油上面.
也因為內部完全充滿機油,所以油封就非常重要.
而為什麼渦輪車在激烈操駕後,會不能立即熄火的原因.
就是渦輪軸心在操駕後正處於高溫狀態,
一但熄火,機油無法流動就會停在軸承內部,
內部的高熱無法由機油帶出,
此處的機油就會獨自承受高溫後,而形成碳化,
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軸心或軸承的損傷.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再依序將下方三個零件套入.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再套上外蓋的樣子,
外蓋的傷痕是分解時留下的,原本表面是平滑無傷.
這時候就是要把那個小C型環給放進小溝槽,就固定住了.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套上葉片,鎖上螺絲(反牙).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這就是實際上渦輪內部的構造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銅套軸承:
裡面一共有六個小孔,可以讓機油流入軸心.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排氣側銅套軸承安裝位置:
軸承在內部時就會對到油孔.
油孔旁還有小溝槽在,可以保證油一定會流到軸承內.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這是渦輪的機油進入口,
左側通往排氣側銅套軸承,
中間通往進氣側銅套軸承,
在最右側還有一個較大的油道,
可以讓機油流入到渦輪本體,剛好被擋到所以沒拍到油孔.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渦輪內部油道一覽:
跟上面照片比對一下,就可以知道機油流動方向.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從進油孔插進一支細銅棒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可以看到剛好是通往進氣側銅套軸承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注意一下紅藍顏色的框框,
渦輪的進氣跟排氣外殼都有一個凸點,
而渦輪本體的進排氣側也都各有一個小圓孔.
安裝時必須要孔對點放下.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照片中的也是TD04渦輪,
沒有按照孔跟點的位置,而將進氣側外殼硬裝回去的下場.
當初是買中古的回來,拿到手之後就是馬上拆開外殼作檢查.
這種狀況當然是馬上退貨.


渦輪分解與內部構造
買中古渦輪,必要的檢查是不可少的.


其他渦輪細部分解照片: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sohc&book=89
sohc wrote:
小弟日前剛好弄到一顆...(恕刪)


很用心的講解,感謝您花這麼多時間與大家分享渦輪構造!
大大~~

真的很用心耶~~

又上了一課!!

給泥鼓鼓掌~~
好難得有渦輪的分解文
那三個缺口小弟猜測是平衡用的,跟輪胎上平衡機貼配重相同道理
真厲害
連蝸牛也可以這樣分享
給大大鼓掌
既然是發表在SUBARA版上
就給你鼓勵一下!!

謝謝分享﹐寫的很仔細
照片也拍的不錯

加油!
嗯~感謝分享!!
不過大大說渦輪車 激烈操做之後不可以直接熄火,會造成碳化..
可是車子一定速度以上才會開啟渦輪,
那激烈操做之後怠速應該不會開啟渦輪,那會造成碳化嗎??
還是開完車之後慢慢開讓渦輪冷卻??
好奇問一下~~
軒轅浩 wrote:
嗯~感謝分享!!不過...(恕刪)


因為當您激烈操駕之後渦輪的軸心會由於轉速變高而導致溫度變高,雖然已經停下車子但高溫尚未完全降低,不要立即熄火的原因是因為當您熄火之後一些散熱的循環(例如機油或是水)就停止了,會導致散熱不良!!
激烈操駕之後,除一段時間的緩慢駕駛之外,我在長途旅程之後.都會將引擎蓋打開,以幫助散熱,不知道這樣的動作是否洽當?會不會對引擎造成反傷害(引擎反而比較不耐高溫?)或者是根本沒有意義?謝謝解答!!!
georgewen77 wrote:
激烈操駕之後,除一段...(恕刪)


可是之前常去參觀SAAB的車

也有問他說停車完可不可以馬上熄火

業務是說可以的!!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