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er NA 用車二年6個月心得,給考慮買 Forester 的朋友

這一兩個月有再看速霸陸休旅車,看來又得重新評估,還是在多看幾家好了,畢竟車是拿來開的,要不然休旅車真的會變成修理車!!!

CarCritic wrote:
已經行駛58000KM...(恕刪)


我想車主也真無奈
坦白說
安全配備和妥善率品質何者才是真正王道
其實不需要再辯駁
躲在螢幕後吹噓亂捧
還不如到家門口看看街上哪牌子買的人多就很清楚
難道買的人多,這些人都比鍵盤手連車都買不起只會看配備清單的人白癡嗎?
每次在其他版看到狂罵t牌的鍵盤手
真的覺得笑死人了~~
好家在,還沒有入手...
CarCritic wrote:
已經行駛58000KM...(恕刪)

CarCritic wrote:
已經行駛58000KM,以下是心得
1. 在i模式,低速20,30,40KM的時候市區地速行駛,有時踩油門會有踩下去空的,動力銜接不到的現象。
2. 異音:曾經在B柱有,經原廠處理OK,目前都沒異音。
3. 冷氣壓縮機:壞過,出保過。但目前換過的這顆壓縮機,其電磁耦合器在耦合時,還是蠻大聲的。
4. 高速路:i模式巡航時,若放掉油門再踩加速,會有轉速先掉下去,再上升,有時間差銜接不上的感覺,油門踩踏下去,引擎動力沒辦法隨傳隨到。
5. 方向機:路感模糊,甚至左右輕微游移時,感覺有點間隙,指向不准。
6. 內裝塑膠:組裝設計不佳,駕駛座的左邊大小腿關節間有一塊塑膠,下車常勾到腳踝,幾次下來,一不小心就已與椅子脫鉤了。
7. 服務:眾所皆知,不再贅訴。

結論:原以為日本車品質會比歐系車好些,因當時在市場上沒有這麼好的安全配備,價格合乎我購車需求,看在空間大的關係,試車是短暫時間,就迷迷糊糊買了。
NA是一台動力銜接性極差的車輛。油門踩下去想加速,常有踩空的感覺。這種感覺跟馬力大小沒關係,可能是ECU程式設定的關係。
跟歐系一些vw, skoda, benz, 甚至Toyota來比的油門靈敏度的話,相差十萬八千里,沒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

要再買subaru嗎?不太可能。
這兩年半的心得,讓我感覺Subaru水平對臥,AWD沒有想像中的神,也許要遇到冰天雪地才會有感覺。
可能為了節能,卻做出路感模糊,油門不靈敏的機制。

學習了
請問樓主知道na車,最大扭力要出來,你油門轉速要踩到4200轉這件事嗎?
如果不知道的話,那你應該先了解此顆引擎的馬力扭力轉速區域在哪囉!
如果知道的話,那你只能換歐系大馬力渦輪車勒。
每車都有優缺點,也許是森林人新世代的轉變,為了省油,CVT變速箱與引擎的匹配設計,犧牲了許多動力。
事實這二年來,記錄所有加油的次數,數量及計算油耗,森林人在SUV中的確很省油,原場保養費用也不會很貴,基本主被動安全配備足夠,這是其的優點。
john090501 wrote:
我想車主也真無奈坦...(恕刪)


我想嘲笑t牌應該大部分原因是針對台灣toyota偷安全配備

而感到不屑。

可憐的台灣汽車產業大環境,消費者也只能買到巴辣版的toyota

要安全配備請買最頂級 或是直上lexus。






CarCritic wrote:
1. 在i模式,低速20,30,40KM的時候市區地速行駛,有時踩油門會有踩下去空的,動力銜接不到的現象。
2. 異音:曾經在B柱有,經原廠處理OK,目前都沒異音。
3. 冷氣壓縮機:壞過,出保過。但目前換過的這顆壓縮機,其電磁耦合器在耦合時,還是蠻大聲的。
4. 高速路:i模式巡航時,若放掉油門再踩加速,會有轉速先掉下去,再上升,有時間差銜接不上的感覺,油門踩踏下去,引擎動力沒辦法隨傳隨到。
5. 方向機:路感模糊,甚至左右輕微游移時,感覺有點間隙,指向不准。
6. 內裝塑膠:組裝設計不佳,駕駛座的左邊大小腿關節間有一塊塑膠,下車常勾到腳踝,幾次下來,一不小心就已與椅子脫鉤了。
7. 服務:眾所皆知,不再贅訴。
結論:原以為日本車品質會比歐系車好些,因當時在市場上沒有這麼好的安全配備,價格合乎我購車需求,看在空間大的關係,試車是短暫時間,就迷迷糊糊買了。
NA是一台動力銜接性極差的車輛。油門踩下去想加速,常有踩空的感覺。這種感覺跟馬力大小沒關係,可能是ECU程式設定的關係。
跟歐系一些vw, skoda, benz, 甚至Toyota來比的油門靈敏度的話,相差十萬八千里,沒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
要再買subaru嗎?不太可能。
這兩年半的心得,讓我感覺Subaru水平對臥,AWD沒有想像中的神,也許要遇到冰天雪地才會有感覺。
可能為了節能,卻做出路感模糊,油門不靈敏的機制。


小弟的是軟皮鯊, 有點類似又有點不類似....

1. 油門踩大一點, 超過兩千轉才會有推進感(因為我的是FB16)
2. 沒有異音
3. 也沒問題
4. 放油門再加速? 看轉速啦....另外L檔動力隨傳隨到過頭了
5. 沒這種問題, 比較輕手是真的
6. 沒這種問題
7. 中和廠沒問題(至少到現在沒問題)

油門踩下去想加速又沒有動力湧現, 大致上有兩種可能性
1. 動力過大導致變速箱離合器跳脫
2. 變速箱以為你要的是上坡扭力

前者是表示踩不要太大
後者則是你踩油門後要稍微退一點, 變速箱才知道你打算加速....
另外開車開這麼久還以為是ECU? 實際上就是TCM設定問題而已, i mode是開省油的, 想要達到你的目標就是打S mode (impreza就是L檔)

CarCritic wrote:
已經行駛58000KM...(恕刪)


真沒想到昨天才寫說,,沒看過 N/A 版的問題
馬上一大早就看到了...
可是根據你以前對森林人的讚揚...到現在的貶低 真難想像是同一個人
是發生了什麼事嗎??

我很感謝有人能在這時PO出N/A版的問題,,因為一直以來都沒什麼看過 N/A車主的抱怨
購車選項裡 百萬以內 安全配備 2.0以內 所能選出的也就只有 CX-5 KUGA FORESTER
這三款...很想捧 嚴董的場..但老婆不同意!!要不然就多一台可選了
三台也都試乘過 以我的開車習慣
KUGA最好開 接著是 FORESTER 最後是CX-5
開FORESTER時,也沒有感受到你所描述的情形...是久了才會如此嗎???
反而是 CX-5 才有給我腳踩油門,,但力道沒有馬上跟著上來的感覺
或許是那天民族路的試乘車狀況不太好吧!! 純屬個人感覺.....CX-5車主不要太計較

回到正題 我現在開的是 舊款的5門TIIDA

自從有了小孩的我看過 TIIDA變兩門車的 悲劇後.然後又馬上體驗小孩在後座,但車後面有大貨車死命逼車之後

我就是以 百萬以內 最起碼的6安配備 2.0以內的休旅 這三種為選車條件

妥善率..我自己對這個詞分成兩種 一個是原廠本質 一個是車子本身

如果再把這兩種加到選項裡 哈....找的到車嗎??

在台灣..你只能選擇自己能接納的缺點的車子 沒有任何一種選項是絕對的

放棄原廠本質...是我能接受的地方!! 所以一定要選一台外面保養廠也有把握的車

普通一點,,不要什麼尖端科技引擎,,不要什麼高端的電子科技,,
我要的是盡可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能多給家人一點安全感!!

寫這些跟 N/A 有問題這標題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純粹是感嘆而已!!也想過放棄那6安的堅持....畢竟TIIDA的恐怖並不只是少那安全氣囊而已

不過還是沒辦法...!!

看過意美這陣子搞的風波....又看到了不少車主提供的資訊後

也試著思考....但答案並不是把 FORESTER給去掉...而是把之前踢出名單的車種再一次放在一起比較

兩個都是賭車子最好都不要出什麼問題...也賭自己的人品

有人說 以他的能力能選的也只有.. 確實..我也覺得
有人說 安全配備跟妥善率 我很希望有人能在這一點說服我,,
但別跟我說 日產的後勤 我保養2次後,就去外面保養廠了...然後太太也說絕對不再看日產的車
一個後座皮椅聲...看清業代賣車前跟賣車後的處理態度差異...丟了一塊去跟人分來的隔音綿(?)給我
叫我自己塞!! 相對比 SUBARU有幫車主處理 異音 這點 對我來講就有所感受了

如果還有更多關於 N/A 版的問題...也請多多分享.

其實 我個人覺得馬廠的做法跟意美 差異是有...但不大
一個是過保前就已經明顯感覺到...有買到水貨車的感覺

一個是過保後,,車主的頭就會一個頭兩個大

不過 CX-5自救會..都有在更新車子新的異常問題
讓許多有意願的人..能有更多的防範!!
但FORESTER 卻少了這樣的存在
我不敢說,多了一個自救會...意美會神經繃緊
但應該能讓車主有一種 有共同的戰友,自己不是孤單一人 這樣的感覺
又或者說
多了一份踏實感 吧


個人開Impreza 2.0CVT時 是覺得在需要加速的時候 動力會延遲 還有風切噪音是有的
但優點是覺得handling還不錯 (相較前一台V6中型轎車) 也算省油
要買車的還是要多去試駕

我後來是把Impreza換XT 雖然也是CVT但是 動力銜接上感覺比Impreza 2.0NA好很多 而且現階段蠻符合家庭需求
(從此以後很討厭CVT+NA 除非有Turbo暫時還能接受 下一台應該不會再選CVT的車 預算高一點也不一定要開Subaru)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