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belenwu 2021-06-11 16:10 1樓先說我自己的個性好了,我購買大部分高單價,可能會有售後服務的產品多半是堅持原廠做保養或維修處理的,舉凡交通工具、家電、3C用品、手錶……等這中間除了牽扯到的是保固的問題,還有服務內容、原廠零件調度又或是相關解釋與配套完善畢竟原廠多半是「中央集權」的型態,資源是較為豐富的,對於自家出品的東西,也握有最高的解釋權限,甚至是盡量去保障客人的權益所以我也盡量維持在不改裝、不改機、不越獄等正常的使用狀態,盡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在出任何疑問情況時,也能夠保有跟原廠討論的最合理狀態所以以下的有感而發,可能會引起部分車友不滿(甚至是覺得我盤)若不喜歡,請多多包涵,或是理性討論、關閉本頁都沒關係 ^^”我自己擁有愛車Forester也算是有不少時日了從新車一直以來都是回原廠做保養、維修,大部分情況就是照著SOP走當然,原廠畢竟是要賺錢,會看情況推一些套餐,像是冷氣套餐、空氣清淨……等等的這我在研究新車的時候大概就有發現,各家車廠的原廠都差不多,可以說是必備的內容車主自己有選擇要或不要的權力,同理,耗材的更換也是原廠會基於專業建議,同時也兼顧合理經營的前提之下,進行推廣又或是推銷的動作這在任何商品來說,好像也都有類似的情況不過就讓Subaru原廠服務的這些經驗而言,我倒沒有到有多不舒服的經驗,可能我運氣較好^^”(剛好最近沒多久前回去做2萬保養,大概快$8,000,我覺得尚可以接受)但有時我偶爾逛版上或是社團時,總會看到一些蠻妙的工單詢問或抱怨常見的幾種情況:1. 覺得價格不合理最常見的「嫌貴」,通常落於$4000-$20000之間不等,有大有小的保養又或是更換零件(這我們留著第2點探討)對於費用的認知,我原則上是尊重其他車友們不同的想法只是有時候換個角度想,這台是好像不是國產車,好像本來就會有一定的養車成本在,即使是國產的百萬級車款,看下來似乎保養維修也都未必太便宜我可能沒有花太多時間去把各家的工單對照很細,但在抱怨每張單之前,我覺得多看不同家的情況,也許想法會不一樣,讓自己開心一點2. 原廠建議你更換某些零件這個我知道,最常見的大概就是煞車和碟盤的損耗原廠通常會在安全性前提的考量,建議車主提前做更換想法又會分成兩種派別:-接受:好,像我就是這種的。因為我不知道我如果沒有先換掉,下一次如果開到超過,又或是已經出怪聲了,再來處理可能又太晚,顧及自己後面不想有什麼讓自己不開心的狀況,我就還是換了吧!然後這時候就會有人覺得我死忠鐵粉、盤子吧?沒有,我只是覺得該花就花,晚點花讓自己增加了不開心的成本,我何必?-不接受:我在想這些人是不是平常在消費習慣上,就是屬於比較節儉的一群。這沒有不好,我覺得也OK,就是用到出聲音再來換也不會怎麼樣。但這個後續的發展就是,開始詢問異音、開始懷疑原廠零件設計、詢問有沒有副廠零件……等,其實也都沒關係,都是個人選擇的自由。只是一但決定好了,就要去承擔自己的決定,事後再產生抱怨有時我會覺得比較有失公道一點。我記得我小時候玩摩托車時車行老闆就常對我說:「個人罪業個人擔喔!」因為我小時候比較窮學生一點,例如同樣一支避震器,我會先問副廠的,再來嫌副廠的不耐用,多幾次之後的感想就是……還是乖乖用原廠吧!同理,可能對養汽車我也是這個認知。3. 維修某些東西覺得零件貴這點通常是越重要、關鍵的零件,就會價格較高。只是我在想,這個是不是在買車之前,大概就會多少去打聽「養車成本」這件事?我自己是有先做一點功課,我不知道其他車友怎麼樣?初步比較下來,大概就是絕對比國產車貴,和同級進口車之間是有高有低,動到電子的東西越多,通常越貴,差不多是這個規律整體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差不多價格等級的歐系、日系進口車來說,對應的零件大家好像都是差不多的價格的,但可以理解的是,當錢錢變成不同形狀的同時,心情也會跟著down這我也會啦XDDDDD往往就是,財去人安樂,放輕鬆一點、再用力賺錢不就好了?回過頭來想,當初選擇Subaru的理由是什麼?我不知道其他人跟我有沒有一樣,我是認同「安全」這個部分。不是說其他品牌不安全,而是過往Subaru給我的認同感是很高的,也因此我可能就有心理準備,我會花較多的成本去呼應這個安全,這個成本不一定是金錢,可能是情感層面的。我也經常會和開不同牌子車的朋友或家人交流大家共同的感想都是,除了車子的價格提高,連養車的成本、要了解的東西也都跟著變多因為現在車子的電子零件、電腦元件都蠻多的,在維修保養可能一個小環節沒照顧到,車子問題就來了原廠是很SOP沒錯,但我認為也是因為累積的個案數夠多了,這些SOP化的走法,也是為了避免後面在使用上再延伸出更多的狀況,把車盡量維持在一個OK的狀態也因為各種成本的提高,想省錢自然就成為人之常情就有很多人就會找便宜的外廠,外廠也真的會幫你省錢以「省錢」為前提的人,我也認同就去吧!但這邊要先記得的是,任何決定都是自己的選擇因為省錢當前提的同時,換個角度看,往往伴隨的是某種程度的犧牲兌換可能這是我個人的觀念了「一分錢一分貨,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自己看到的外廠常見的幾個情況,可能不是每個都這樣,但提供參考:-師傅可能很資深、修車技術很好,但資訊更新不夠快速-外廠會努力幫忙省錢,省到有點過頭,有的耗材甚至會讓你用到極致-外廠為了自己生意,會盡量說自己好,偶爾鼓吹洗腦原廠不好(生意上的競爭,可以理解,換個方向亦然)-原廠都要待料的零件,外廠一樣要等-沒修好之後還是要再回原廠-補一點,這個防疫期間適用,我開車補家裡食物會經過一些修配廠時,偶爾還會看到技師沒戴口罩回歸到服務的品質與本質來做個總結好了……一台車買來,會陪伴我們相當多的時間,可能5年甚至10年或更久在有使用的前提下,就會有正常的損耗,所以會有養護與照顧的問題,就跟我們人一樣堅持原廠也許未必是最佳的選擇,但事情本就沒有十全十美,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可能的只是這相較之下是一個合理、減少疑慮、又容易爭取權益的選項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如果未來車要脫手,中古價也會比較好談吧?對應到其他的產品也是,也許是我自己的各種經驗曾經嘗試過「只求便宜」的那種時期,往往伴隨更多的成本產生,幾次下來讓我開始每一項東西幾乎都堅持原廠久而久之,就變成個性和信仰一樣了!也許是一種異類吧?不知道跟我一樣的人多不多?~~~~~~~~~~~~~~~~~~~~~~~~~~~~~~~~~~~~~~~~~~~~~~~~我先幫你標記 免得過保後你不認帳 也可能不到三年 樓主就賣車了
樓主哥比較有錢,就好好享受原廠的服務了。你的這套保養在外面做大概在一半左右的價錢。但你才兩萬公里,還是需要原廠保固,所以還是在原廠做比較保險。重點是你這只是保養,根本還沒到維修,保養通常是學徒執行,維修才是廠內有經驗的技師執行。只是保養就說錢不痛不癢,等你到十幾萬公里進維修期再來說你都在原廠修吧。這樣我就佩服哥,一擲千金。另外當你找到有能力的外廠你就不會寫這些文章了。
belenwu wrote:曾經嘗試過「只求便宜」的那種時期,往往伴隨更多的成本產生 自己不願意去學習車輛有哪些狀況,保養這個的用途是什麼,不要整篇寫得原廠很公道沒想要讓你多掏錢。等你真的遇到故障,原廠說要換好幾萬元整個總成時,你就知道你這篇文章忘記提到服務人員的專業程度是多少。台灣消費者不是不願意回原廠維修和保養,而是那些原廠的專業程度令人無法信任。很多車主是換了好幾次「關鍵零件/總成」問題一直沒解決,最後發現是幾百元或幾千元能解決的,你之前花費的都變成學費。套你講的,那些無辜被換掉的零件當成安全性預防(俗稱的良心建議)。有些私人保養廠保養費與料錢並沒有比較便宜,但是依舊有很多顧客光顧。目前代理速霸陸汽車的企業,給台灣消費者的信賴度只有車輛本質,就是你提到的安全性指數,但是那是僅供參考。除此之外,nothing。有錢可以自我安慰他們是出於善意建議我同意施作非標準保養的項目,我還挺羨慕的。祝福大家,不會花錢找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