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Z10月份發表.請問售價差異...


Jaku wrote:
86 頂起來,上面寫一堆 SUBARU PARTS 是怎麼回事?

前後懸吊設計跟新 STI 幾乎是一樣 是怎麼回事?

後防頃桿可以直上 STI 套件 是怎麼一回事?

剎車卡鉗可以直上 STI 的 Brembo 是怎麼一回事?

剎車皮可以流用是怎麼一回事?

變速箱開起來像 STI 是怎麼一回事?

真是太巧了,比巧虎還要巧。



這一切都是誤會
嚇不倒我的


PS:我也很愛看可愛巧虎島,比我女兒還要愛看

Jaku wrote:
變速箱開起來像 STI 是怎麼一回事? ..(恕刪)

變速箱是T大廠的
但問誰弄它,開起來像 STI小弟就不知了

小弟比較想看kho967的文章由來
Jaku wrote:
86 頂起來,上面寫一堆 SUBARU PARTS 是怎麼回事?

前後懸吊設計跟新 STI 幾乎是一樣 是怎麼回事?

後防頃桿可以直上 STI 套件 是怎麼一回事?

剎車卡鉗可以直上 STI 的 Brembo 是怎麼一回事?

剎車皮可以流用是怎麼一回事?

變速箱開起來像 STI 是怎麼一回事?

真是太巧了,比巧虎還要巧。
真好笑,你該不會因為iPhone用了韓國Samsung的核心、由台商Foxconn在中國製造,就說iPhone不是美國Apple的產品吧?

Subaru在整個86的企劃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代工的執行者,86其餘的各種動態表現與特性則完完全全是Toyota的靈魂。86的靈魂來自同樣是採用水平對臥引擎的Toyota Sports 800,主導人多田哲哉在接受豐田章男任命開發全新跑車後想要新跑車擁有Sports 800的輕量化低重心的特性,又想要擁有AE86的實用性與平易近人的價格,所以才找了現成的剛被納入旗下的Subaru來做水平對臥引擎(多田哲哉說如果不是因為86,Subaru原本只想到能與Toyota合作開發SUV的,還好因為86概念的出現而終止了SUV的開發)。Subaru高層原本堅決不願意,說後驅不是Subaru的菜,於是多田哲哉就找了幾個人硬是把一輛Impreza在短時間內改為後驅,讓Subaru的人員試駕,Subaru才大為驚艷,願意接受企劃,但之後又發現Impreza的底盤過重、配重過前,才會幾乎全部改掉,與熟悉後驅底盤的Toyota人員共同開發出全新的輕量化後驅底盤。引擎方面更是如此,Subaru高層原本不能接受定位在性能的車款不採用Subaru引以為慠的渦輪增壓,卻在多田哲哉對自然進氣概念的堅持下重新開發全新引擎,採用較大的缸徑較短的衝程,達到了從來沒在Subaru車上出現過的極快速油門反應。

總而言之,86零件是來自哪裡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個概念與最終的成品是擁有道道地地Toyota靈魂與特性的車款,就像沒有人會懐疑iPhone擁有道道地地的Apple使用者體驗一樣。

當然,86上的D-4S直噴技術、IS-F的自排(縮減為6速)、IS250的手排與電子輔助轉向系統等,是直接移植自Toyota的技術與部件,但重要的還是整體的調校與設定是由Toyota所主導完成。

以下是Top Gear專訪多田哲哉的原文,有興趣的人可以讀讀。
http://www.ft86club.com/forums/showthread.php?t=15515
怎麼變成S vs T大戰來

其實如果可以
我希望我的車可以掛toyota馬克
賣T牌價位
去T牌維修

這樣忠誠度......
blhsing wrote:
Subaru在整個86的企劃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代工的執行者,86其餘的各種動態表現與特性則完完全全是Toyota的靈魂。86的靈魂來自同樣是採用水平對臥引擎的Toyota Sports 800,主導人多田哲哉在接受豐田章男任命開發全新跑車後想要新跑車擁有Sports 800的輕量化低重心的特性,又想要擁有AE86的實用性與平易近人的價格,所以才找了現成的剛被納入旗下的Subaru來做水平對臥引擎(多田哲哉說如果不是因為86,Subaru原本只想到能與Toyota合作開發SUV的,還好因為86概念的出現而終止了SUV的開發)。Subaru高層原本堅決不願意,說後驅不是Subaru的菜,於是多田哲哉就找了幾個人硬是把一輛Impreza在短時間內改為後驅,讓Subaru的人員試駕,Subaru才大為驚艷,願意接受企劃,但之後又發現Impreza的底盤過重、配重過前,才會幾乎全部改掉,與熟悉後驅底盤的Toyota人員共同開發出全新的輕量化後驅底盤。引擎方面更是如此,Subaru高層原本不能接受定位在性能的車款不採用Subaru引以為慠的渦輪增壓,卻在多田哲哉對自然進氣概念的堅持下重新開發全新引擎,採用較大的缸徑較短的衝程,達到了從來沒在Subaru車上出現過的極快速油門反應。

總而言之,86零件是來自哪裡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個概念與最終的成品是擁有道道地地Toyota靈魂與特性的車款。

當然,86上的D-4S直噴技術、IS-F的自排(縮減為6速)、IS250的手排等,是直接移植自Toyota的技術與部件,但重要的還是整體的調校與設定是由Toyota所主導完成。

以下是Top Gear專訪多田哲哉的原文,有興趣的人可以讀讀。
http://www.ft86club.com/forums/showthread.php?t=15515


只能說 TOYOTA 得了便宜還賣乖。

如果 TOYOTA 那麼強為什麼不自己開發水平對臥引擎 + 後驅底盤?

大陸那裡的 Toyota Mark X 就是 FR 底盤,零件也氾濫到爆可以拿來湊合著用不是嗎?

當然出錢的是老大, 所以 SUBARU 這個菲傭做了一堆苦工後由當然由主人出來接受歡呼,在菲傭只能閉嘴的情況下你愛這麼講就這麼講,乾脆就說當年 STI 的開發也是 Toyota 給 SUBARU 的啟發好了。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Pachilla wrote:
只能說 TOYOTA 得了便宜還賣乖。

如果 TOYOTA 那麼強為什麼不自己開發水平對臥引擎 + 後驅底盤?

大陸那裡的 Mark X 底盤的零件也氾濫到爆可以拿來湊合著用不是嗎?

當然出錢的是老大, 所以 SUBARU 這個菲傭做了一堆苦工後由當然由主人出來接受歡呼,在菲傭只能閉嘴的情況下你愛這麼講就這麼講,乾脆就說當年 STI 的開發也是 Toyota 給 SUBARU 的啟發好了。
如果所有零件都要從零做起的話你以為最後的售價還能平易近人嗎(LFA就是完全從頭到尾所有零件從零做起的例子)?86的概念Subaru大概連夢都沒夢到過吧?就連Toyota告訴Subaru該怎麼做之後Subaru還不願相信與接受。最後在Toyota的堅持下證明了這樣的概念是完全成功而正確的,Subaru也因此得到了一輛舉世稱讚的好車BRZ,請問到底是誰得了便宜還賣乖?

blhsing wrote:


Subaru在整個86的企劃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代工的執行者,86其餘的各種動態表現與特性則完完全全是Toyota的靈魂。
當然,86上的D-4S直噴技術、IS-F的自排(縮減為6速)、IS250的手排等,是直接移植自Toyota的技術與部件,但重要的還是整體的調校與設定是由Toyota所主導完成。
(恕刪)



反正都是代工,為啥不叫同集團的DAIHATSU就好了,為啥非得找SUBARU?
DAIHATSU也不熟悉後驅啊,二家共同零件也一堆
多田哲哉也參與過bB的開發不是嗎?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aaaomc wrote:
反正都是代工,為啥不叫同集團的DAIHATSU就好了,為啥非得找SUBARU?
DAIHATSU也不熟悉後驅啊,二家共同零件也一堆
多田哲哉也參與過bB的開發不是嗎?
我不知道為什麼你會講到Daihatsu。如前所述,Toyota之所以會找上Subaru是因為86最核心的概念是來自擁有水平對臥引擎低重心的Sports 800,而剛好當時才剛被納入Toyota體系的Subaru擁有這樣條件的引擎以及能與之搭配的底盤,就不用從零做起增加不必要的開發成本了。
共同合作就是一人一半功勞,在那邊邀功一點意義也沒有
不然toyota也不必拿subaru的水平對臥引擎來當賣點,都掛t牌就好了啊
blhsing wrote:
真好笑,你該不會因為iPhone用了韓國Samsung的核心、由台商Foxconn在中國製造,就說iPhone不是美國Apple的產品吧?

Subaru在整個86的企劃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代工的執行者,86其餘的各種動態表現與特性則完完全全是Toyota的靈魂。86的靈魂來自同樣是採用水平對臥引擎的Toyota Sports 800,主導人多田哲哉在接受豐田章男任命開發全新跑車後想要新跑車擁有Sports 800的輕量化低重心的特性,又想要擁有AE86的實用性與平易近人的價格,所以才找了現成的剛被納入旗下的Subaru來做水平對臥引擎(多田哲哉說如果不是因為86,Subaru原本只想到能與Toyota合作開發SUV的,還好因為86概念的出現而終止了SUV的開發)。Subaru高層原本堅決不願意,說後驅不是Subaru的菜,於是多田哲哉就找了幾個人硬是把一輛Impreza在短時間內改為後驅,讓Subaru的人員試駕,Subaru才大為驚艷,願意接受企劃,但之後又發現Impreza的底盤過重、配重過前,才會幾乎全部改掉,與熟悉後驅底盤的Toyota人員共同開發出全新的輕量化後驅底盤。引擎方面更是如此,Subaru高層原本不能接受定位在性能的車款不採用Subaru引以為慠的渦輪增壓,卻在多田哲哉對自然進氣概念的堅持下重新開發全新引擎,採用較大的缸徑較短的衝程,達到了從來沒在Subaru車上出現過的極快速油門反應。

總而言之,86零件是來自哪裡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個概念與最終的成品是擁有道道地地Toyota靈魂與特性的車款,就像沒有人會懐疑iPhone擁有道道地地的Apple使用者體驗一樣。

當然,86上的D-4S直噴技術、IS-F的自排(縮減為6速)、IS250的手排與電子輔助轉向系統等,是直接移植自Toyota的技術與部件,但重要的還是整體的調校與設定是由Toyota所主導完成。

以下是Top Gear專訪多田哲哉的原文,有興趣的人可以讀讀。
http://www.ft86club.com/forums/showthread.php?t=15515)


竟然有這樣的言論 "86零件是來自哪裡其實並不重要.... 最終的成品是擁有道道地地Toyota靈魂"

如果現在有人告訴您 你父親是誰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母親用什麼樣的動機生下你 .....

你怎麼想

一整個無言



經您這麼解釋後

還是選擇道道地地的SUBARU才是上策

toyota的靈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