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行各業都有成功的典範,也都有失敗的案例

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藉口

如此而已!


liu6726910 wrote:
去谷哥一下全世界最會...(恕刪)
最近要購車,到了幾間車商展場看車(不同品牌),但尚未決定前 都不和業代討論車價幾配備,最多只問訂價,車價性能。
後來決定了買某款車輛後,業務問有沒有在其它車商看過同款車子,價錢,配備等,我回答沒有,因為沒有決定前不談,談了就不會來找你(因為你是朋友介紹的)。
之後:
業務:把車子的售價及配備等說了一次,問我有沒有問題,
我:我考慮考慮,我可不可以負擔的起。
業務:你想想,我去抽根煙。
我:OK 請。
業務回來...
業務:剛剛我說的條件,不好意思,有幾件我現在做不到。
我:心裏想...你老師好 我都還沒有表示意見 你還後悔 (這時候一定有人會想這是他的花招) 我也有想拉
我:你看看要修改什麼。
業務:其中三樣例如零利率.... 公司不會同意,但如果你不能接受,請給我一點時間與公司談談。
我:好,你再看看,但希望有合作的機會。
=====時間=======過去了

業務:所有我開的條件 OK
我:我考量一下預算 如果沒問題 這幾天可以簽約


今天把所有條件上網比較 雖然不會是最便宜,但總在90%前了,可接受範圍,不要再比較了。
講這麼多,只是想表達買賣的過程是一總互動,他要養家,要賺,我們要省錢,只要合理,何必算得那麼仔細,只期待交車時沒有問題,有問題他能幫忙向公司溝通 就是了。
我覺得找個好業務,是值得的!
最好不要用錢來衡量所有的業務才是,畢竟每個人的處事態度是不一樣的,
加油!敬業的業務高手們!
mcpo wrote:
今天把所有條件上網比較 雖然不會是最便宜,但總在90%前了,可接受範圍,不要再比較了。
講這麼多,只是想表達買賣的過程是一總互動,他要養家,要賺,我們要省錢,只要合理,何必算得那麼仔細...(恕刪)

只能說您的這種心態, 要對您豎起大姆指!

好的業務絕對有!

但是在討伐消費者心態之前, 請先審視問自己 : 您, 是那個值得消費者尊重的好業務嗎~
買車常上演一些本土劇

(業代把他的獎金表遞給消費者看的技倆,我已坦承都將獎金給你了,單純賺業績)

(我這月缺你這台車了就能出國了,拜託一定要幫忙)

(顏色真的不多了,您先下訂金幫你保留車子慢慢考慮,結果退訂&*^X<>?YR的)

(讚揚自己對以前客戶的服務有多好)

購車前業代有報價的功能外........
不知還有其他服務嗎?? 除了保險到期...


PS 汽車業務似乎特別關心客戶的職業類別,也特別在意當前所擁有的汽車品牌


JACK5899 wrote:
實際上,許多的業代都是沒賺錢的,因為他們『正當』的利潤都被貪得無厭且不知道詳情的消費者給吸取了,因此,為了收回一些他們『應得』的利潤,只能運用騙術來包裝。...(恕刪)


我只看到這段就懶得再看下去

甚麼叫貪得無厭的消費者

車價又不是消費者訂

從源頭訂價的不合理 消費者已經被先巴掉一層皮

不要說謊講甚麼沒賺到錢 不要把自己為了錢騙消費者來找理由

看看和泰股價飆到幾百塊 年年賺錢 股東賺的飽飽

你們業代要爭取的是向上頭老闆應有的待遇

而不是向我們最弱勢的消費者抱怨嗆聲
其實我想說 不要在砲和泰了...

因為有一家 收益是和泰的1倍...

「因為有一家 收益是和泰的1倍...」。

1倍這是甚麼概念?
單說1倍,這是「相等」的說法。

要用1倍,就要加上「多對方」三個字,
否則就要說是2倍。
是說為什麼這篇會在486版啊


不過坦白說,每個牌子都有好壞業務,求一個問心無愧吧⋯


我在486遇到了真的很差勁的業務,連定期保養公里數都跟保養廠口徑不一致,過程中也是東騙西騙,但在這爬文還是會遇到有人遇到好業務。


很多人罵的歐系A牌跟V牌業務,我卻都遇到了超專業的業代,到現在都保持聯絡是好友⋯


只要真誠對待客戶,總有好事會到你身上的
近日購車,僅接受報價,每個業務都跟我要其他人的報價,一概拒絕,採最有利標。

不殺價的結果,得到什麼? 不被尊重。
力邀我簽訂領牌,結果文件沒準備好,人還不在營業所,來了嬉皮笑臉的一句謝謝你的配合!人就不見了。

業務的價值在那裡?缺業績自降售價,又覺得是客人要配合。

我本人就像白癡一樣。
所以業務死活關客人屁事,有夠病態的行業,一直強調有服務,然後互相廝殺到連客人都遭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