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nomo wrote:
觸媒熱漲冷縮的聲音也...(恕刪)


正解!

一些改直通挖觸媒的...這聲音會少很多^^
NA150馬力
XT240馬力
----------
差 90馬力


買NA知道要花20萬以上金額才榨的出90馬力
好吧~~~馬力好榨
重點是扭力~~~你知道扭力有多難榨嗎

驅韓抗日 wrote:
IP 118萬 15...(恕刪)


電動尾門,真的一點也不重要

就像全景天窗,我買來後,也沒開過幾次

但動嘛,我已經有點感覺不帶 T,有點不足了

菜比巴 wrote:
買NA知道要花20萬以上金額才榨的出90馬力
好吧~~~馬力好榨
重點是扭力~~~你知道扭力有多難榨嗎


你有扭力迷思,才會把扭力和馬力拆開看
引擎扭力出現的同時,馬力值也會同時跟著湧現
這二個數值一定要放在一起看

扭力值只是構成馬力值(功率)的其中一個參數
另一個參數則是轉速

動力的迷思

一般n/a車改裝渦輪之後,除了馬力提升以外,扭力也會同步提升
因為透過解除轉速限制提高馬力的做法,比較少人做,價格也改渦輪貴上很多
馬力是扭力的函數,先有扭力x轉數才會有馬力。
要跑山路爬坡就不用考慮了吧 當然選有turbo的
前回開2.0i載3人共4個人由宜蘭上北橫明池山莊並不覺得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用i mode不用大腳順順的
開就上去了.
在台灣不管turbo或NA其實都一樣,在市區沒有多遠就一個紅綠燈,法拉利或懶趴給你都一樣要停下來。在高速公路也沒辦法跑多快,隨處都有擋路的,測速照相或警察打鳥,你能跑多快。假日在北橫,中橫,南橫整山都是車,快也快不了,快也頂多領先30秒。倒是Turbo車有turbo lag,溫度高,後續維修費較高倒是真的。

kobe2572 wrote:
影片中的引擎聲怎麼那...(恕刪)

您要注意他開多快,大約都180km在砲會有那種聲音已經很不得了了,換成一般自然進氣的2xcc車輛,這時已經不是引擎聲了而是轟!轟!轟!的吼聲,不信您隨便抓一台車排n檔然後踩到紅線試試看引擎有多響,然後你在自己講話錄音看看,可能您要用吼的才錄的到您的聲音。
我是開SG9,
開到現在也7、8年了,
其實開習慣了,加速的貼背感也就模糊了。
不過,
這只是你習慣你的車子的動態。
記得有一次,
跟朋友借車(非SUBARU,非TURBO)從東港上88到高雄公出,
在88時才發覺啥叫"心有餘而力不足",
想超車,大腳給它KICK DOWM下去時,
才發覺~~~
原來我現在開的車是借來的@@~~
還是乖乖跟車後面慢慢開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