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就有了這篇文章.
接下來, 還是看圖吧~~
原前煞車

分家

STI 前四上身, 碟盤加鑽 5x100 的定位孔

沿用原本的框, 所以要加 1.5cm 墊片

免轉接座直上(沒拍的很仔細)

原後煞車

一樣分家

後鐵盤和 GRF/GRB 碟盤會干涉, 卡鉗也比較大顆, 所以要加工修一下

後二上身, 一樣有墊片, 這邊有個小眉角, 如果延用原 BR9 後油管的話, 長度會太長! 改流用 GRB/GRF 的後油管就很剛好~~

本以為這樣就好了, 誰知道一開起來, 整台車和中風一樣, 抖到一個不行


後來找出原因, 竟是因為墊片厚度不足, 導致紅色圈起來的螺絲去頂到輪框!
在不想修剪螺絲, 又不想再加墊片的情況下...這咖就上身了~~


(二手 WORK XD9, 車子很髒, 也請一樣無視...)



目前踩起來的心得, 就是一整個很線性!
輕踩和重踩的力道差異很明顯, 不像原廠未改前, 踩到穿還感覺不出來有多大的力道

唯一的問題就是, 在低速踩時, "吱吱叫"很大聲, 在停車場內, 吸晴效果十足, 大家都會轉頭過來看


除此之外, 整個都非常滿意~~~~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