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觀設計部分
展間與試乘的車款都是i-S EyeSight,2022年式Forester的車型編成很簡單,就只有入門款的i-L EyeSight和頂級款的i-S EyeSight。
小改款後的五代Forester,車頭造型是變化最明顯的地方,頭燈造型改為銳眼鷹式頭燈、水箱罩內網改為蜂窩狀柵格並加大尺寸、霧燈座造型也更加立體,看起來比小改款前的造型更銳利,辨識度也更高。車側、車尾的部分在小改款前後倒是沒有太大的改變,主要是在i-S EyeSigh版的鋁圈式樣有調整(不過個人還是喜歡四代Forester XT俗稱樹枝框的鋁圈樣式啦)。與四代Forester比起來,小改款的五代Forester的設計上用了更多的鍍鉻與鏡面想要營造更精緻的質感,當然外觀部分是很主觀的感受,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 霸氣的車頭
- 全新的頭燈造型
- 車側
- 車尾
- 小改款i-S Eyesight的鋁圈樣式
二、內裝設計部分
比起外觀,車輛的內裝設計對於時常開車的人來說是更常接觸的地方,五代Forester的內裝與四代相較已經精緻化了許多,很多地方用了軟質塑膠搭配類皮革質感加上車縫邊的設計,配上霧銀飾板,算是簡單但又兼顧質感的設計方式。

五代Forester的副駕駛座也改為電動調整座椅了,不過記憶功能還是只有在主駕駛座這邊有就是。但比較可惜的是,台灣的五代Forester把雙前座椅的加熱功能拿掉了,雖然台灣確實沒有常常冷到需要開加溫座椅功能,不過買披薩回家時可以開來保溫(誤),不過後來發現對於像我這種時常腰酸背痛的人來說,加溫座椅有舒緩的用途,五代Forester把這個拿掉確實有點可惜,我還特別去日本Subaru官網看了一下,座椅加熱功能還是有的,X-Mode的旋鈕旁邊有個看起來像是可以放零錢的凹槽,日規車款這個地方放的就是雙前坐椅加熱的開關。
- 駕駛座記憶功能
- 中控台布局
行李箱左右兩邊都有很方便的後座椅快速傾倒開關加上兩個掛勾,左側還有一個有12V插座。這次行李箱尾端上面新增了左右兩個可承重三公斤內的掛勾,算是實用的小配備,這樣就可以左右兩邊的掛鉤掛便當、行李箱上面的掛鉤吊飲料了

- 行李箱側邊掛勾與12V插座
- 行李箱上方掛勾
在駕駛介面上,我自己認為順不順手有時候會比好不好看更加重要。四代Forester其實在「順手」的程度上我覺得就已經設計的很不錯了,五代Forester在一些常用功能上也更加進化,例如四代Forester的電動後視鏡鏡面調整旋鈕在最前方、收折按鈕在旋鈕之後,五代Forester把這兩者的位置互換了,就一般駕駛的習慣來說,需要手動收折的狀況會比常需要調整鏡面角度的機率高,所以駕駛可以在視線不用離開前方的狀況下用手摸到最前方的按鈕按下去就可以收折後視鏡,這點就很方便。方向盤上的快捷按鈕比較特別的部分我認為是ACC的車距調整,雖然我開過有ACC功能的車只有Lexus NX、Mitsubishi Outlander和以前去日本玩的時候租的Honda N-BOX,不過不管是哪款車,要調整車距都是只用一個按鈕做不同距離段數的循環,而五代Forester是做成增加和減少兩個不同的按鈕,我認為使用上會更加直覺。
- 駕駛側邊控制台
- 方向盤功能鍵布局
另外空調一樣維持旋鈕式設計,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不用觸控式感覺好像很落伍了,不過實際在開車時,旋鈕式設計可以讓駕駛人視線不用離開前方,用摸的就能調整,這種實體旋鈕的調整方式我認為是不僅直覺而且安全的計,當然如果要科技感,車內的DMS系統也新增了用簡單的手勢來調整空調溫度的功能,而且反應還蠻靈敏的。另外四代Forester缺乏的後座出風口與USB充電孔,五代Forester也補上來啦,不然以Forester的空間,只有前面的出口確實是不太夠,當初四代Forester車友有些人因為這個問題去找坊間的後座出風口改裝,我是不知道效果如何,但原生的設計我想一定比較好。
- 雙區恆溫空調
- 後座冷氣出風口與USB充電孔
三、主被動安全與底盤設計
說到安全的話就是Subaru的強項了,因為我才剛剛經歷過道路實測...

今年白色情人節當天早上上班途中在等紅燈時被後面的Focus直直撞上來...還好主要就後保桿報銷、後內鐵被撞凹、尾門下方鈑金被Focus彈起來的引擎蓋擦到凹了一痕,其他倒是沒什麼大礙,尾門還能正常開關然後還開了兩週等料件齊全才進廠維修,雖然很心疼我的愛車,不過倒是很慶幸當初選了Subaru。
當然到第五代Forester,安全性的部分又再提升了。首先,換上了SGP模組化底盤後,依照原廠的數據,底盤剛性提升40%,橫向抗彎曲剛性提升100%,而且重心還降低了5mm;而主動安全配備的部分,除了ABS、BAS、EBD、TCS、BOS、VDC等基本主動安全以外,EyeSight 4.0的雙鏡頭偵測,更讓五代Forester擁有了ACC、車道置中、車道偏移輔助、預防碰撞自動煞車等功能,銷售顧問在介紹時還特別提到在預防碰撞自動煞車系統發現做動不足時還會啟動緊急自動轉向輔助(AES),在判斷左右有足共空間可以避免碰撞時會啟動AES避免車輛碰撞。
- SGP底盤架構一覽
- EyeSight 4.0雙鏡頭
對稱式全時四驅系統(Symmetrical AWD)一直都是Subaru的招牌,水平對臥引擎、左右等長的傳動半軸...SAWD直接從物理架構上實現低重心與重量的平均分布來達到較佳的循跡性,減少打滑造成的意外事故,我個人認為這也是安全性的一環,雖然現代車輛的循跡防滑系統已經很成熟了,但超過車輛所能承受的物理極限時還是救不回來的。除了AWD以外,X-Mode也是很厲害的功能,雖然Forester並沒有差速器鎖定的功能,但X-Mode可以在泥濘、沙地或雪地等路況開車時自動將動力輸出到有抓地力的那一側,簡單來說刁車的機率會比普通的4WD低,下坡時還能自動啟動陡坡緩降功能,配合上AWD架構,讓Forester能適應的路面狀況比一般的都會SUV更多。

另外車內也導入了駕駛警示系統(DMS),DMS除了手勢調整空調溫度、辨識駕駛者身分自動調整座椅、後視鏡角度等功能以外,還有疲勞偵測和專注力警示,可以減低因為駕駛疏忽或是不專心所導致車禍的機率。

四、動力單元與試駕感想
最後就是重點啦,上車開開看!
比較可惜的是,小改款的五代Forester在動力方面並沒有導入2.0 e-Boxer油電和1.8 DIT,仍然只有2.0自然進氣引擎的動力,馬力則小幅增加為156hp,扭力則一樣維持在20kgm,單看數據的話,與同級競爭品牌車款比起來確實較無亮點,不過在改為缸內直噴並搭配新的CVT變速箱之後是否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呢?

試駕路線只有在中壢營業所附近繞著中壢工業區開一圈,首先先由銷售顧問謝先生駕駛,我在副駕駛座當乘客,謝先生也重點介紹紹了一些靜態展示時不容易看到的功能,例如副駕駛側的後視鏡有一個視角為右前方的鏡頭,可以減少因為看不到路況的死角造成意外狀況的問題;而駕駛儀表板中間的資訊螢幕切換到胎壓顯示時,已經直接支援顯示目前胎壓的數值了,印象中多數內建胎壓偵測功能的車款只有在胎壓不足時會亮燈,很多車友都額外去裝支援數值顯示的胎壓偵測器來搭配,五代Forester現在已經直接支援實際數值顯示,更方便駕駛直接掌握胎壓狀況。
- 中央車輛資訊螢幕
- 右前側鏡頭
- 儀錶板資訊螢幕
接下來換我來駕駛,基本上開了多年的自然進氣版四代Forester,說動力不夠用嗎?其實好像也還好,硬要挑剔的話就是動力輸出比較平順,但高速巡航、上武嶺、跑沙灘、當貨車也都做過了,好像也沒有帳面數據給人的感覺這麼糟嘛,所以我也很好奇一樣維持2.0自然進氣設定、但引擎和變速箱都有變動的五代Forester開起到底會有那些差異。
首先車輛起步的時候感覺確實比較輕快,我想新的引擎與變速箱的組合確實改善了四代Forester 2.0自然進氣較為平順的起步反映。一般行駛狀況下,其實好像也不覺得動力有不太夠用的狀況;原廠避震舒適,不過在轉彎時仍然有不錯的支撐性和穩定度,而且隔音效果與四代Forester相比有很大的進步,我想這應該也要歸功於SGP底盤的設計。我是認為,五代的Forester在定位上並不是性能車,但會是一輛對於日常用途與安全性皆可滿足,進行露營等戶外活動時也可以不用太擔心道路狀況的坐駕。
不論是四代還是五代Forester的坐姿與另外兩輛我開過的SUV比起來明顯低很多,整體視野很開闊,頭部沒有壓迫感,而且試駕的五代Forester i-S EyeSigjt還是有天窗的,天窗會吃掉不少頭頂空間,但我在開的時候並沒有感覺到有壓迫感,這對於身高比較高的朋友來說應該會是一個優勢。
- 開闊的視野
- 天窗
- 後門擁有超大開啟角度
整體來說,五代小改款的Forester在百萬出頭的同級車款來看我認為是有競爭力的,雖然在帳面動力看起來好像比較沒有優勢,但各種主被動安全幾乎都配備滿滿,加上獨特的SAWD架構與廣闊的視野,與其他競爭品牌產品在訴求的定位上還是有所差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