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貼:Santa Fe爬不上坡投訴車主的聲明,讓各位車主了解與注意

看不到影片,不知道究竟是有多斜,但是一般汽車都有爬坡限制,買車之前應該要了解一下比較好。除非是機械有故障,否則沒道理特別差。

就像你一個大禮堂買了小冷氣,然後來怪冷氣不冷,就怪怪的。

跟記者關係好是不錯,但是感覺有點不明是非。我開 Nissan Sentra,完全沒有性能考量,因為我住幾乎不下雨,路面又平坦的聖地牙哥。

cchsux wrote:


+1

我不能認...(恕刪)


真正讓我覺得直得玩味的地方在於:

事件發生時,有多少人是抱著看熱鬧落井下石的心態來觀戰?
事件發生時,有多少人是已經自下定論並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來辯論?
事件發生時,有多少人是去剖析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分析其原因?

如果說只要發生問題就一定是車子的問題而忽視其它因素的話....
真的能真正找到問題的核心嗎?

就如同"法國航空296號班機"這個事件
為何機長將操縱桿向上拉並將引擎出力到最大時,飛機襟翼不是往上卻是往下
導致飛機墜毀於機場跑道末端的森林裡??
大家一聽到這個說法一定同意是飛機設計問題而非人為操作失誤
但事實呢?
事實是機長將飛機飛低於法規的100呎,僅離地30呎而已;而跑道末端的樹林高度為40呎
等機長發現飛機高度過低時將引擎出力開到最大
飛機因離地過進而判定要降落,故將襟翼放下

如果說,機長沒有違反規定將飛機飛低於100呎,那這起空難也就不會發生....


依照此次土匪的懷疑模式,再對照上面這起墜機事件,難道可以說是飛機設計瑕疵嗎?
人為因素才是最大的問題吧?!
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法國航空296號班機"


廢話了一大堆,只希望在事情還沒有明確結果前
能理性分析事件的細節
人、事、時、地、物
這樣子才能還原事實吧?!
在這裡猜半天,對結果並不會有幫助,反而只會誤導方向跟模糊焦點而已.......
timko wrote:
好像大家都忘了~這車...(恕刪)


這樣有些偏頗吧!

國外版本原來就是有2WD/4WD可選~只是國內採用2WD~

要是全世界都只有4WD,但是進來台灣國產化才變成2WD...這才叫閹割吧!

ESP+6SRS與本次事件無關~但要說是"偷"...恐怕太沉重~ 在當時同期的國產SUV中,並沒有比較差...

CRV當時賣最好....啥鳥也沒有! 小凹是後來才上市(時間約晚半年)...RAV4/Rough是之後進口的,其他N牌F牌百年車款就先不提了!

不是不能批評,而是批評的角度必須客觀公正且符合邏輯吧? 不是嗎?
個人覺得不管是哪一國的車or哪一廠牌的車,亦或是哪一類型的車,都會有其優缺點,端看買方的需求而決定,但是往往都是到了展示間,業務(不是部分)為了賺業績,根本就不會站在客戶的需求這邊著想,只求客戶(肥羊)趕緊交付訂金下定簽約交車走人,甚至客戶提出的需求是自己車廠沒有的,但是怕客戶會跑掉,就反而惡意攻擊其他廠牌車種,以期能讓客戶和自己買車.....唉!在台灣買車就和買房子差不多的生態....
trapx wrote:
建議公佈地點,認真號召各種車輛,當然如果有悍馬車/農用鐵牛車。。。。都來,大家比劃比劃,便知結果。

支持,
應該要把真相找出來!
以前也有一件上新聞的 honda cr-v

就是不懂車 才會去買這種 光柴油 大扭力 又如何

因為差速器的關係 只要一邊輪子打 就上不去了

全時四驅 要是沒防滑鎖定 前後各一輪 打滑 也是上不去

樓主應該要換車啦 同樣的錢可以考慮suzuki jp 不需要多大技巧 就可以上了
我也很好奇爬不上去的地點...
一但公布地點, 自然就公道在人心啦
小弟認為樓主在購車之前一定也是做了不少功課,
問問朋友的意見,到各展示場去坐坐看、比較比較,甚至也許每台車都去試駕看看.
畢竟買車不比買菜,這麼大一筆錢,我想每個人都會很謹慎的.

一般民眾(包括小弟)也許比較到這台時,看到他的扭力這麼大,
便會想說這個一定很夠力,拿來爬家裡那段山坡路肯定沒問題的.
而且網路上每個人都說他的車多省油、多會跑、多夠力. <-不限廠牌、不限車種都很神
心裡就心動了,加上外型還不錯而且價格可以接受,就開開心心的牽新車了.

新車牽回來後,就滿懷著信心,毫不遲疑的準備開上山了. 這時才發現居然爬不上去.
跟心理預期的落差這麼大, 這時候一定很e04的阿.
結果廠商的回答竟然是這樣, 可想而知當然是火到極限.

小弟在想,這樣的情況應該大家都有機會會碰到.
引擎配置、驅動方式、重心轉移、輪胎種類、路面狀況...等,小弟覺得這些分析都很有道理.
看這一串小弟又長了不少知識.
可是小弟覺得這些有點事後諸葛的味道.
誰知道哪一台車在爬幾度的坡時,會因為發生打滑而爬不上去阿?
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車子在幾度坡時會打滑嗎? 更何況是只試駕過一兩次的車.
而且這些知識(常識?)對於一般大眾來說,的確是專業了一點.

不好意思嘴泡了這麼多,卻提不出半點對策來.
033592 wrote:
實際在電視上畫面看起來.不到30度斜度的混凝土路.及一點點的青苔及潮濕.爬成這樣?...(恕刪)

不知道她當時有沒有排到低速檔或雪地模式 (換取更大的爬坡扭力)?
或者換好一點的車胎可否“改善”抓地力?
timko wrote:
但如何去要求一個女性車友,也要懂到到這麼多才能買車?好像也苛責了點~難道業務沒責任?...(恕刪)


買土司麵包放在室溫過幾天會長毛,機制非常複雜,但是現象很簡單,測試一下也就知道了。難道也可以推說麵包店的店員沒講清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