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ta Fe分享]山土匪的點點滴滴!一堆改裝DIY

不知道是不是還記得我安裝目擊者車側鏡頭時,有留下一個伏筆?

那時因為還不確定車側鏡頭要照哪個角度比較適當,所以我用了一個可調整的方式,磁鐵吸附。大概就是像這樣





期間我曾經讓它照右後方、隔幾天再換照右前方,之後確定要照右前方,可是卻又懶得再作後續的工程。
上週卯起來,再拆,一來是因為一支鏡頭露在外面,太也引人注意,二來則是洗車時常會忘記,抹布一擦就把它扯到,第三就是美觀的問題。

所以,就動手吧!
拆門飾板,這我已經拆三次了,一次比一次熟練,這回僅用了三分鐘就拆好。


取下之前走線曾拆過的右照後鏡


當時留下的鐵片跟鏡頭


拆鏡片,準備一支一字起子,從鏡片下方後面卡進接縫處,轉一下就開了




看這裡比較清楚,鏡面後面的下方靠這個夾住電動調整機,撬開之後往下拉就可以拿起競片


鏡片背面來一張,想要更換電熱除霧鏡片的車友可以參考一下


現在把照後鏡分解,查看走線的位置




軸心這裡空間真的有限,向上先穿過電動收折機構,才進入鏡殼內


因為穿線空間太小,所以要把鏡頭線剪斷 (痛)


從內部往外穿,建議用鐵絲先從底部穿上來,再把鏡頭線纏在鐵絲上拉過去,兩端的泡棉可以先除去比較好穿


線穿好了,接下來就要安置鏡頭,先用電鑽鑽個洞 (痛) ,不夠大再用美工刀慢慢修飾、擴孔


這樣已經夠大了


內部看一下,鏡頭周圍要有固定空間,以免將來調整照後鏡時被鏡頭卡住


再回來把鏡頭線焊接回去,並且用熱收縮套封起來,好好保護


原來的鏡座下方塑膠片為了穿線,被我開了一個孔,現在用熱熔膠將它補好
下面墊張貼紙的離型紙,滑滑的,熱熔膠黏不住,從塑膠片內側灌入熱熔膠


冷卻硬化之後,另外一面就恢復平整,也不會滲水


現在把照後鏡重新組合,裝回車身,鏡頭線接好,開啟目擊者,要來調整鏡頭固定角度


調整好角度之後,用熱熔膠從鏡殼內固定,黏得真醜!




等熱熔膠冷卻,鏡頭不會移位,再把鏡片裝回去,就大功告成啦。總共耗費2.5小時!







另外藉這次拆門飾板,順便拍幾張車門下方禮儀燈的特寫,因為之前有車友在問:禮儀燈要換燈泡需不需要拆門飾板?

答案是:要。
看看下面幾張特寫照片就明白,紅色燈殼是無法從外面拆開的,一定要從裡面拆下燈座換燈泡。

燈泡啊燈泡!你最好壽命長一點啊!








喜歡 SantaFe 「山土匪」的朋友,歡迎來台灣山土匪的大本營挖寶 http://santafe.tw
jongken wrote:
不知道是不是還記得我...(恕刪)


真是太猛囉
拍拍手
請問主任可以分享影像的效果嗎?
喜歡 SantaFe 「山土匪」的朋友,歡迎來台灣山土匪的大本營挖寶 http://santafe.tw
主任大~
施工過程拍的很詳細^^又是大家的收藏品!!
換隻大一點的鑽頭.會更棒^^
JASON/88 wrote:
主任大~施工過程拍的...(恕刪)

厲害~厲害~真的不是人在搞的,哈哈
換了18吋的鋁圈後,沒裝上360mm的加大碟盤很可惜阿。
gladiator wrote:
換了18吋的鋁圈後,...(恕刪)


呵呵!正在努力存錢中,不過也要說服女王同意。
喜歡 SantaFe 「山土匪」的朋友,歡迎來台灣山土匪的大本營挖寶 http://santafe.tw
各位朋友,開車多注意點!不要像我一樣.....

實在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新胎莫名其妙就受傷了

每天都固定的行駛路線,也沒有工地,推算時間應該在這一週之內,因為每週都會檢查胎壓。





傷在胎壁,大概是沒救了,3/22才換的,還沒滿三個月,里程也才5千公里....心真是痛啊!

只好再次換隻跑鞋去,新換的這隻鞋,居然是我3/22換大腳那週出廠的,冥冥中自有定數!
話說,米牌這條 255/55/18 現在缺貨,還漲價....比起我3/22換的時候,漲了8百多。



ps.女王今天開車出門,回來的時候小孩很興奮的跟我說:「我們剛剛開很快的時候,一顆石頭打過來,玻璃上就一個洞,好厲害喔!」

我.....,明天上台北找補玻璃的!
喜歡 SantaFe 「山土匪」的朋友,歡迎來台灣山土匪的大本營挖寶 http://santafe.tw
真的太快了

小朋友又要出走了

還好及早發現,不然也很危險
原廠的一些數據
前煞車碟盤重量8.3kg


前雙活塞卡鉗,6.8kg


後煞車碟盤,6.0kg


後單活塞卡鉗,2.8kg


換上的套件
前對四


後對二


前345,後330通風碟




前卡鉗重量,3.2kg



後卡鉗重量,兩組3.6kg,也就是單個1.8kg



前碟重量,8.3kg


後碟重量,7.7kg



施工部份

後輪原樣式


先裝轉接座,這是前輪


裝上碟盤


裝上卡鉗就差不多了,這也是前輪


升級前


升級後


技師不錯,邊做邊聊,也討教了很多知識,例如駐煞的調整,之前車友說從底盤下方的螺絲處調整,那是難養的技師偷懶,調那裡比較快,但是不正確,應該是要卸下後面輪胎


在碟盤中心圈外圍有一個調整孔,將它轉到六點鐘位置


裡面有棘輪,用起子去推它,以便調整煞車皮的緊度,從底盤那邊調整只是將兩邊後輪的煞車皮一起調緊,但是如果一邊比較緊、一邊比較鬆,那種方便的調法是不行的。

看這張,後碟盤中心圈外圍九點鐘方向是不是有一個孔?用橡膠塞著,就是那邊!調整鼓式手煞車鬆緊的地方。


同場加映

原廠的煞車來令真的非常耐磨,看看這已經跑5萬5千多公里的,還很厚,但是它確實僅僅夠用而已,容易熱衰是第一個很容易發覺的缺點。


如果在高速公路,經過約3公里塞車、走走停停路段(來令跟碟盤都磨得很熱了),突然順暢了,加速跑500公尺突然又要定點,大腳踩煞車時就知道煞不住的感覺是什麼!

記得原廠胎框重量是25.2公斤,我改18吋胎圈之後是25.6公斤。
原廠煞車卡鉗碟盤重量四輪共 47.8公斤
升級套件共 42公斤,整體算來比較輕

改好當天跑了約100公里遠,感覺油門變輕盈些!

隔天下雨,車子很髒,分享三張比較清楚的照片

前輪


後輪


側面



喜歡 SantaFe 「山土匪」的朋友,歡迎來台灣山土匪的大本營挖寶 http://santafe.tw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