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力 wrote:
說他底盤好.......好在哪???把詳細資料數據提出來吧
恕刪)


其實試乘過i30的,似乎普遍會對i30的底盤反應提出感受性的看法,包擴我自己.

因為以小的自身而言,把所有的東西都用數學或工程學的角度來看不可能是唯一的方法角度,

比如:1993年DG唱片公司出版的 PAGANINI for TWO 小提琴與吉它二重奏專輯中

小提琴家GIL SHAHAM的演出音色極為甜美, 受到樂友普遍的推崇!!

但是若有人說,你們講的小提琴音色甜美全都是感覺,給我數據,因為數據才能證明好壞,

接著提出其它演奏完者拉完曲子的時間還比較快的證明!! 但是, 難道演奏的比較快,

就能帶表音色比較甜美嗎?

也因此,小的也與幾位前輩也都提出, 去試開看看i30的說法, 就如同聽聞Gil SHAHAM

琴音的甜美讚不絕口, 建議樂友到唱片行試聽是一樣的. 我們提出感受性的看法,並請有興趣的

人親身體驗. 回到車子本身.畢竟扎實和舒適本來就是主觀的且是相對二元性的看法, 不是零到

一百幾秒或是繞錐速度的快慢這種數據性的資料可以完整說明的,只有感受能說明感受, 也因此

結論落在建議大家去試乘,應該無不適切之處, 也證明了在主觀的看法中,我們站在分享者的立場而

非在創造一種不可挑戰的信仰.

就像一位前輩所言, 只要是實際試駕過的心得,都值得尊重,所以您覺得FOCUS因為在時速120

過彎不腳軟所以底盤比較好,也是個值得尊重的意見, 但是, 您義正言辭的要大家對扎實和舒適提出數據

的看法,倒是讓人驚訝了一點,總不會在網路上有人說:林懷民的舞"行草"很美,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欣賞.

換來的是一句:講的全都是感覺,給我數據!


你馬幫幫忙
說一堆根本也沒有APPLE TO APPLE

貴的論述如果是因為"感覺"
那也難怪沒人要買

請看清楚
我要的是底盤資料數據
底盤包含多少層面??

因為我就是搞不懂
跟一些車一樣的前麥花臣後獨立多連桿設計
一樣都有四輪碟煞
有什麼了不起賣高價????鑲金還是鑲鑽???
需要請你們這些大師來幫我開示一下
也所以請你們提供一些資料數據出來讓大家知道
因為~我真的不知道他們價值在哪
或許你們提出後我就懂了~也因此對i30改觀

我去試開過了幾台1.FIT 2.FOCUS 3.i30 4.Altis
就搞不懂為何i30底盤有大家說的那麼好
你說他感覺好....那你又是跟哪幾台目前新車來比???
僅以你的FIT來比嗎???

買車又不是談戀愛~~講感覺咧

最後~ABS跟EBD還是頂級才有
真令人
為什麼當世界都已經不斷向前進的同時

台灣還有少數人擁有無可救藥的優越感

一下對韓國感冒

一下說對岸都是黑心貨

唉!

大家就不能以平常心看待一切

不喜歡那一個地方出品的產品

就不要買

酸來酸去又得到什麼?

人家早已大步前進

也許沒什麼多高的科技

但製造出來的車輛

已經在世界各地奔馳中

很多地方的路況都比台灣差的很多

如果車輛設計不良

又那來的市場佔有率

i30好或不好

只有擁有的車主才知道

我沒開過我也不敢下評論

我本身是開大M

這幾年的心得

就是札實的底盤

每位上車的親友沒人抱怨不好坐

每次一開長途

比以前開的日系車要舒適很多!


瓦力 wrote:
你馬幫幫忙說一堆根本...(恕刪)


補充一下
或許你可以將你買車前試開過的幾部車
做一個底盤配備清冊
然後再次將每一段試乘的經過錄影下來
或許我會更清楚你的感覺
間接了解i30為何比較貴

i30在我眼中是目前市場上外形我最喜歡的
但如果要我因為車殼就去花上更多的錢
我是真的做不到

很多人都會說不喜歡就不要買
是阿~~不會去買
但總可評論吧

如果這網站少了評論
我想也沒人要來了
大家買東西前不也都上大網網站去看看評論
然後在自由心證
瓦力兄:

價格不喜歡

就別買吧!

免得自己生氣

也許過一陣子

年底特惠在考慮吧!

瓦力 wrote:


補充一下
或許你...(恕刪)


好吧 就讓身為一個不怎麼專業的業代來回答您的問題

您的總結就是 i30 比別人貴 到底貴在哪裡? 讓小弟慢慢為您解釋

首先談到的是空間 車長4475MM 軸距達到2700MM
車室空間不是您想花錢加大就能加大的,這裡有沒有比其他大部分的車系更優秀呢?

再來談到底盤部份 國產的i30 CW所使用的底盤組件,完全比照歐規i30 CW的設定,並直接使用進口的組件,以提供與歐洲市場消費者同樣等級的品質表現。採用前麥佛遜、後多連桿的結構,並搭配由避震器大廠ZF Sachs為i30CW所設定的氣壓式避震器(如果有改車的都知道 要改成這種避震器 一隻最少要多1萬 4隻就多4萬囉
國內有使用ZF Sachs的避震器的車廠有 BMW 跟 賓士車 單以車價論 這邊就比別人多了4萬的成本囉 !!)

前輪後制式煞車卡鉗(能讓您的愛車迴轉半徑有效的減少 通常都使用在大型車或休旅車) 4475的車身長度 迴轉半徑為5.12 (這裡算您一萬元整就好)

引擎室副車架 減低車身震動感 增加車子安全性 (解說很長 想聽的在PM給我) 這東西國產車幾乎沒有人裝
這邊算您5萬元就好

行李箱活動式隔板 以CRV或是FIT來說 這支是選配 算您9000元整

"變頻"式恆溫空調 這不用解釋了吧 這裡比一般冷氣多算您一萬元

以上配件 總價11萬9千元整

如果I30今天所使用的東西是較為普通的零件 那麼他今天的售價就可以是 57萬

在扣除政府補貼3萬 業務便宜下來 這台車50出頭就可以擁有了呢!!

不過這樣的I 30 不知大大您是否能接受呢?
狂笑書生 wrote:
好吧 就讓身為一個...(恕刪)
是啊!
分析非常的好,但是希望這些東西的價錢與品質是與其他車廠的東西都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提一堆人家沒有配備,省略別人有的優點,這種似乎不夠客觀,

如果可以提出類似比較英國的Fiesta價錢之類的資訊,會更有說服力,讓大家可以了解,全世界的i30價錢是怎麼賣的.
如果扣掉台灣貨物稅25%之後,再比較其他地區的價錢與稅率,如果台灣的i30是應該賣這種價錢,
那就更有說服力了~~~


08公08,哥愛哩來公08妹賽公08翻譯:恁爸說恁爸,還要你來說恁爸不能說恁爸!
狂笑書生 wrote:
好吧 就讓身為一個不怎麼專業的業代來回答您的問題

您的總結就是 i30 比別人貴 到底貴在哪裡? 讓小弟慢慢為您解釋

首先談到的是空間 車長4475MM 軸距達到2700MM
車室空間不是您想花錢加大就能加大的,這裡有沒有比其他大部分的車系更優秀呢?

再來談到底盤部份 國產的i30 CW所使用的底盤組件,完全比照歐規i30 CW的設定,並直接使用進口的組件,以提供與歐洲市場消費者同樣等級的品質表現。採用前麥佛遜、後多連桿的結構,並搭配由避震器大廠ZF Sachs為i30CW所設定的氣壓式避震器(如果有改車的都知道 要改成這種避震器 一隻最少要多1萬 4隻就多4萬囉
國內有使用ZF Sachs的避震器的車廠有 BMW 跟 賓士車 單以車價論 這邊就比別人多了4萬的成本囉 !!)

前輪後制式煞車卡鉗(能讓您的愛車迴轉半徑有效的減少 通常都使用在大型車或休旅車) 4475的車身長度 迴轉半徑為5.12 (這裡算您一萬元整就好)

引擎室副車架 減低車身震動感 增加車子安全性 (解說很長 想聽的在PM給我) 這東西國產車幾乎沒有人裝
這邊算您5萬元就好

行李箱活動式隔板 以CRV或是FIT來說 這支是選配 算您9000元整

"變頻"式恆溫空調 這不用解釋了吧 這裡比一般冷氣多算您一萬元

以上配件 總價11萬9千元整

如果I30今天所使用的東西是較為普通的零件 那麼他今天的售價就可以是 57萬

在扣除政府補貼3萬 業務便宜下來 這台車50出頭就可以擁有了呢!!

不過這樣的I 30 不知大大您是否能接受呢?恕刪)


嗯........話術有待加強

你拿零售價當造車成本?你覺得大家都是傻子會信嗎?

你的說詞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說了半天你只是想說因為i30用料很好所以要賣的貴,但是你所謂的用料好都是你自己說的,如果是真的請拍零件照貼上來

也希望您能將引擎室副車架為何能減低振動、增加安全姓的原理貼上來讓大家受教

也想請教要怎麼區分車子的壓縮機是不是變頻的?而為何變頻的會比較貴?


上次我去現代,問道為何i30的定價這麼貴,那如果有出柴油不就貴更多了?
業務回答我因為韓國那邊不願意將零件售價降低、又不願意將配備精簡,造成他們造車成本提高很多,跟你的說法相差不遠

車商要怎麼定車價不是消費者可以管的事,消費者唯一能做的就是購買自己覺得合理的車

小弟覺得奇怪,過去韓國人為了將他們的產品打入市場,都是用價廉物美的策略,但是為何在台灣就不一樣了?難道是要搞品牌形象?如果是的話為何不出柴油i30?

過去打開柴油市場的是福斯、雙龍、現代,結果現在呢?只要提到柴油國產車幾乎第一個想到的是福特而不是現代
瓦力 wrote:
補充一下或許你可以將...(恕刪)


太急會讓本來相同的意見誤為不同!!

小的對i30售價的意見並未和您全然相左, 您可以看一下我在第二頁的發言即知!!

不過,你叫我試車去錄影這件事就扯了點, 而且您果真聽到我在影片中像日本美食

電視節目一樣,大叫"啊,果真是扎實而舒適的底盤啊!!"這樣真的會讓您比較清楚我的明

白嗎?!!!恐怕我還是用文字描述一下,再請有興趣的人去試乘會比較清楚!!

試過的車有哪些,小的第二頁文中有寫, 至於了解其它人的感受, 也許吧, 哪一天您又

打算去試車一輪時可以找小弟一起去, 這樣當面討論,我想應該能讓彼此瞭解到自己所感受

到的重點.
路過、跑過、走過 wrote:


嗯..........(恕刪)


========說了半天你只是想說因為i30用料很好所以要賣的貴,但是你所謂的用料好都是你自己說的,如果是真的請拍零件照貼上來==============

我想如果您真的有去展示間看過車 想必是會拿本型錄回家吧

可以仔細的去看看型錄上的配件表

如果我上述所說的東西 配件表中沒有 請猛烈的砲我轟我

如果我上述的東西 只是我自己說說 經過大大查證是假的 例:ZF Sachs的避震器沒有 是一般的避震器

請在這轟我 順便去消基會告南陽不實廣告 欺騙消費者


===========為何變頻的會比較貴============

請這位大大到全國電子或燦坤詢問 一般冷氣跟變頻式冷氣差別在哪? 價格差多少

詢問後 如果同機型的冷氣 變頻的跟普通的價格一樣 我會在此跟大家道歉 誤導大家

不過小弟有去詢問過了 您不相信 可請去查證一下


至於副車架作用 我的確是有很多可以跟你說 跟你解釋 但是請拿出好一點的態度

今天我不是要賣你車 我也沒義務替你一一解釋 當然 您也可以自行在網路找資料

相信都找的到!


大家都不是傻子 那不然您覺得上述的東西 您多少能買的道?? 當然車廠量大有折扣 折多少

就請您去調查一下再跟大家報告囉!! 畢竟我不是製造商 能拿多少我一點也不清楚

這邊就請這位大大再去調查一下囉 @@



不是我看低我們自己 而是台灣的市場就那麼大!! 去年全台總銷售量23萬輛 大陸710萬輛

就算今天現代汽車稱霸全台 佔有率100% 也不過23萬輛

大陸只要佔有率10%即可 就有71萬輛

如果您是車廠 您會把重心放在哪? 您會把折扣放在哪??

當然上述都是以公司來講 就消費者的心態而言 是不能接受的

消費者有權利選擇不買來抵制高車價 相對的車廠也是可以選擇要不要高度經營台灣這塊市場

可以仔細看看其他車系 H牌的 不是也越賣越貴嘛? T牌的不是也都賣舊車嘛? F牌的1.4小車 不是也要60多萬嘛?

身為業代我也想讓車價低一點 這樣我在賣車時才不用跟客人殺來殺去 或者是要花各20 30分中來解釋車價未核

比較高. 車子便宜賣 買家高興 賣家也高興 大家都高興 這當然很好咩 但是目前看來 各大車廠 並不怎麼在乎台

灣這塊小小餅 所以造成我門的車子售價硬是比別人貴 不知道這樣解釋 這位大大能接受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