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C90 T6 2.9上用省油大師之超能觸媒轉化器(S.E.C.C.)有效嗎?

據我認識與我所知 開 VOLVO 或甚至是開 XC90 在01版上討論的....

不乏高級工程師 或是 公司主管或老闆

在這討論這麼 科學 的東西 值得搬沙發了



























別回我........................... 我沒興趣
              亟須檢討的當前能源政策             
  在這波反核的滔天巨浪中,人們只看到擁核與反核雙方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拔河攻防,卻忽略另一個存在數十年的問題。

壹、能源的真相:
  經濟部能源局公佈的《中華民國100年能源統計手冊》中明載,民國100年度全臺灣發電總量中,各類發電方式供電量所佔比例如下(欲知詳情可上經濟部能源局網站下載):
  火力發電(包括煤及煤產品、原油及石油產品、天然氣)89.33%、核能發電8.82%、再生能源(包括生質能及廢棄物、慣常水力發電、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太陽熱能……等等之總和)1.85%。
  以上資料顯示:火力發電在總數中佔了最大比率與最重要位置,並且世界各國都同樣以火力發電為主。
  政府與多數新聞媒體一再告訴我們:我國核能發電量佔總發電量17.x%,一旦廢核,立刻有電力不敷使用而必須限電之危機。
  但是該項數據卻是民國80年的數據(17.52%),到了民國100年只剩一半:8.82%,重要性與政府所言差距甚鉅。
  反核人士認為:核能發電有其不可預測與難以預防的危險性,一旦出事,必定釀成難以估計與回復的巨災。
  至於世界各國(包括臺灣在內)政府投入鉅資致力研發可以替代火力與核能的再生能源或曰綠色能源,卻都成本極高耗費鉅資而成效極微。以臺灣為例,發電或供電量只有1.85%,成效與投入資金不成比例。所投入的鉅額經費反而成為各方奸商與貪官垂涎勾結爭奪的油滋滋肥肉。
  根據這份資料,筆者大膽斷言:不論大家喜不喜歡,也不論兩個極端立場的「核四續建商轉」或「核四停建作廢」甚至莫名其妙的所謂「續建不商轉」,在可預見的未來,火力發電都是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發電方式。
  不可,亦不必諱言者:火力發電固然有其優點,當然也有其缺點。
  火力發電的優點:
  一、燃料(石化燃料)取得方便。
  二、建廠容易;建設費用低廉。
  三、相較於核能,較無危險性及無法處理的輻射廢料。
  火力發電的缺點:
  一、石化燃料蘊藏量有限,終有用完之時。
  二、能源轉換效能不高,約只有30%,浪費燃料。
  三、運轉成本較高。
  四、石化燃料燃燒產生二氧化硫、懸浮微粒等,造成空氣汙染及酸雨;燃燒產生廢熱及二氧化碳,加重溫室效應。
  五、易遭民眾反彈、抗議。
  六、對員工肺部健康有害。

貳、本世紀最重要的環保課題:
  火力發電的優點固毋須贅言,如何改進甚至消弭缺點,實為本世紀最重要的環保課題!
  綜上可知:火力發電關鍵的缺點在於:〈二〉能源轉換效能不高,約只有30%,浪費燃料。能源轉換效能不高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燃燒效率差。也就是說,有極大比率的燃料都是白白浪費掉了!因此連帶衍生〈三〉「運轉成本較高」的缺點。縱然現在發電廠的蒸汽渦輪發動機有再熱循環(reheat cycle),效率可以高達47%,若是加上燃氣渦輪發動機的複合循環,效率可以高達60%,仍有40%的浪費。
  而且還不僅僅是白白浪費這麼簡單而已!從〈四〉可知沒有燒完的物質都成為有害物質,汙染空氣而成為奪命殺手,因此連帶衍生〈五〉「易遭民眾反彈、抗議」與〈六〉「對員工肺部健康有害」的缺點。
  燃燒效率不佳的原因很簡單:燃料(包含固態、液態、氣態)分子顆粒太粗,分子中心佔太大比例,使可燃燒表面積受到壓縮,點火時只能匆匆燃燒掉分子表面,中心部份則根本燃燒不完全而成為廢氣。
  解決之道也很簡單,只要將所有燃料分子充分裂解,擴大可燃燒表面積即可大大提高燃燒效率並連帶提高能源轉換效能,裂解愈徹底顆粒愈細小,則燃燒效率與能源轉換效能愈高,最理想狀況是將燃料分子裂解至不可再分割之微粒(即奈米化),可燃燒表面積極大化而趨近百分之百完全燃燒。如能達成百分之百的燃燒效率,扣除一些機具本身以及氣候與空氣等等相關因素的損耗,應該還可以節省30%。
  節約燃料成本30%,可將國際油價節節高升帶來的成本上漲幅度完全吸收尚有餘裕!請問主管機關與主事官員們:如此,還需要油電雙漲嗎?
  並且,由於完全燃燒,不會產生有毒廢氣,巨幅降低空氣汙染,上述缺點中的〈四〉、〈五〉、〈六〉都應不復存在!
  還有,更可以連帶延緩石化燃料用罄的時間!
  看起來似乎很簡單的道理,但要如何將燃料分子奈米化則為艱深的尖端科技。
  許多畢生致力研究物理學而至皓首蒼顏的物理學者表示:以天然能量擊碎裂解燃料分子而達成奈米化,從而大幅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理論上可行,但執行困難。

叁、節能減碳的神兵利器:
  本公司於25年前即擁有該項奈米化技術粗胚,25年來一步一腳印不斷研發改良精進,技術與產品早已臻成熟,只要發電廠機組與配套設備充分配合,上述節能減碳目標皆能如願達成。
  這項以奈米化為基礎的「節能減碳」技術與產品尚可應用於汽機車、船舶、飛行器、鍋爐、窯爐、燃燒機。實際上,將該項「節能減碳」技術與產品應用於汽機車的省油節能及降低汙染(還能提升馬力、延長車輛使用壽命),只是本公司的初期試驗,目標是透過試驗的成功,可以無限推廣至於所有交通運輸工具及所有產業的燃燒設備,將全球「節能減碳」的目標極大化。
  市面上汽機車省油產品琳瑯滿目,大抵可分兩類:安裝於車輛的裝置與投注於燃油或機油的添加劑,各廠牌省油原理與理論基礎各有不同,省油效果因而各異,但研發過程多花費無數資金(少則數千萬元,多者數億元)與多年青春歲月及無法估量的心力與血汗,省油及其他相關效果或有高低好壞之差異,但絕對不可能全然無效!
  世間不可能有人願意花費鉅資與無數青春歲月及無法估量的心力與血汗,去研發出一種無效的產品來欺騙消費大眾。全然無效的產品竟然不會被拆穿,並且還能大發利市嗎?
  這些省油產品只要確實有效,以安裝在車輛的裝置來說,依臺灣油耗表示方式:燃燒1公升汽油所能行駛的里程數(?公里/公升)來計算,安裝使用前後燃燒每公升汽油所能行駛里程的差異即為省油率,不管省油率10%、15%或20%、25%、30%甚至30%以上(只要車輛本身沒有毛病,經改善引擎燃燒效率後大多能夠達到此數值),政府都應該重視,不只要重視,相關單位更應該針對這些產品建立一套客觀公正的檢測與認證制度,以進行客觀公正的檢測評鑑,讓卓有成效的優良產品與業者能夠合法而安心地生產銷售,進而對消費大眾與國家社會甚至地球環保有所助益與貢獻。

肆、偽善的政府與虛假的「節能減碳」政策:
  「節能減碳」是世界潮流與普世價值,我們滿口仁義道德的政府也信誓旦旦以「節能減碳」為施政重點,但所作所為卻是根本牴觸「節能減碳」的原則,處處顯示其偽善本質。他們天天把「節能減碳」掛在嘴上喊得震天價響,但除了現學現賣完全無濟於事的空談與氾濫的口水,到處塗鴉張貼口號標語並販賣大量標章之外,只能提出一些雞零狗碎、成效不彰卻大大增加麻煩影響行政效率與生活品質的辦法。事實上包括正副總統與行政院長在內的政府高官,其日常生活、辦公與外出行程恐亦難符「節能減碳」標準。
  臺灣作為能源匱乏之島,所需原油完全仰賴進口,每年花費鉅額外匯購買原油,如能有效利用這些省油產品,每年可替國庫節省多少外匯支出?一年到頭又能替勞苦大眾撙節多少油費支出?而省油產品之大量生產,更能帶動許多上游廠商與衛星工廠之蓬勃發展,不僅可在當前沉悶的經濟泥淖注入一股清涼活水,更能增加大量的就業機會而大幅降低失業率!如此多贏大利之策,縱使鄉野村夫農婦與市井販夫走卒都能看出利之所在,難道智識淵博的廟堂高官竟然都見不及此?
  如果真正有心致力「節能減碳」,需要徵求什麼「省電省油達人」嗎?大可不必!只要所有火力發電廠選用這些省油產品與節能技術,便可大幅降低發電成本,實質效益遠遠超越苦苦要求人民犧牲生活品質所節省下來的能源!只要所有車輛、船舶、航空器、發電機、鍋爐、窯爐、燃燒機全部使用這些省油產品與節能技術,每年可替國庫節省數以千億的能源支出!
  更重要的是:省油產品連帶的減碳作用更能大幅降低碳氣排放量,將「節能」與「減碳」合併進行。

伍、公平會是商業警總還是反商紅衛兵?
  遺憾的是,數十年來,不分藍綠政府都基於主觀無知的認定,而不願承認省油產品的功效,社會大眾亦多受其誤導。民國81年1月27日公平會成立後,更是動輒祭出《公平交易法》對省油產品業者提出「廣告虛偽不實」之指控而裁罰,縱使業者依法提出行政訴願及行政訴訟,都因行政單位與司法機關的無知與官官相護而無法獲得平反。
  政府與整個社會集體的無知,使這些業者受屈受辱含冤莫白投訴無門。
  再說,縱然法曹公正廉明而獲平反,但裁罰時敲鑼打鼓昭告天下,使業者公司的信譽、產品的商譽以及個人的名譽都遭到難以估計的傷害與損失,更嚴重者,士可殺不可辱,當事人人格受到汙衊侮辱,由於人性中先入為主的偏見難以扭轉,使這些傷害深遠而難以回復!
  這些,能夠得到公道的伸張嗎?
  憲法保障人民言論與行動的自由,憲法也保障人民有不可被剝奪的生存權。
  戒嚴時期,警總以種種違憲違法的恐怖手段迫害人權,對人民箝制言論自由與限制行動自由,多少民主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才掙得今日一點民主假象。
  但是,公平會揮舞一部殘缺不周顯有疑義的《公平交易法》,箝制人民的言論自由、限制人民的行為自由,甚至剝奪人民的生存權,凡此種種侵害人權的作為,與警總何異?
  公平會無限擴張的權力,使他們可以任意箝制所有經濟活動、打擊合法商業行為,公平會儼然商業的警總!又或者那些崖岸自高睥睨自雄的所謂專家學者,秉持學者的傲慢偏執,自命為世間的正義使者,本質只是反商的紅衛兵,正在進行一場商業文革?
  公平會視進步為異端邪說,不須任何證據即對新發明的優秀產品任意指控與處罰,其心態與行為,正是警總與紅衛兵的綜合體。
  由於公平會無理而違法的積極作為,使合法商家心寒齒冷,消極者寧願悄悄從商場引退從此優遊歲月,胸懷雄圖壯志而不願屈服者只好去國另謀發展,臺灣今日經濟之蕭條困頓,正是他們所造成!
  政府不是信誓旦旦說要打造吸引臺商鮭魚返鄉的環境嗎?公平會的種種作為卻正好阻絕臺商鮭魚返鄉之途,然後再把現存的優良企業一個個逼走!
  政府動輒將臺灣經濟困境歸咎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但世界各國政府無不卯足勁力拚經濟,並且也都拚出具體成效,例如南韓、新加坡等國,原來經濟狀況不如臺灣,如今卻已將臺灣遠遠拋在後頭。甚至連中南半島諸落後國家,如泰國、越南、緬甸等等,都呈現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進步景象,只有臺灣全島從南到北到處呈現一片暮氣沉沉的蕭條末日景象!除了政府沒有積極振興經濟的施政作為,還可合理懷疑公平會的倒行逆施有以致之!
  許多政治評論者認為:政府在國家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上面扮演著大力扯後腿的角色,阻礙國家進步的,就是政府本身。
  國之興衰,繫於領導人一念之間!
  郭台銘先生說:「臺灣不能再學者治國!因為學者沒有實務經驗,學者治國一定誤國!」
  趙少康先生也持相同看法,經常在其主持的廣播節目中抨擊學者治國之弊病。
  而我們以手中選票選出,並曾經寄予無限厚望的馬政府,正是這些所謂「學者」所組成。
  而所謂「公平會」也者,也正是整個馬政府的縮影。
  政府經常將「尊重專業」掛在嘴上,事實上根本不尊重專業。
  請問:一個真正尊重專業的政府,會這樣搞嗎?
  古語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於今科學昌明時代,世間行業早已不下三萬六千行,且各行各業隔行如隔山,不論這些蛋頭學者書本死知識如何淵博,且慢說沒有實務經驗,縱使有,亦不可能樣樣精通行行瞭若指掌,但公平會卻對完全不懂的事強作解人,凡事閉門造車、憑空臆測,以非專業管理專業、非專業干涉專業、非專業者執掌國家機器迫害專業!

陸、省油產品受到的打壓:
  一、政務官都是政治任命,除了政治正確,不見得具有專業知識,對行政案件的裁判完全聽信技術官僚的意見。
  二、技術官僚則多食古不化抱殘守缺故步自封之輩,對自己不懂的新科技全盤否定。他們一方面享受科技文明帶來的種種便利與快樂,另一方面大力打壓本國人民的科技發明與創見。
  三、《公平交易法》與《公平交易法施行細則》並無:「省油產品須經『XX機構』測試,並取得該機構測試報告始能銷售,或始能將省油效能作為廣告訴求」之明文規定。
  其他所有法典規章亦無此項規定,《中華民國憲法》當然更不可能有此規定,則公平會之指控與裁罰俱屬違憲違法。
  四、國家並無「省油產品的專業測試機構」之設置,數十年來,業者汲汲尋求國家測試認證而不可得。
  五、代測機構不具有該項產品的測試能力,測試方式根本錯誤。省油產品的功能要求是要起到省油節能與減汙作用,則省油產品不論是安裝在車輛上的裝置,還是添加在燃油或機油中的添加劑,都必須在車輛行駛狀態中進行對車輛油耗的改變、影響,所謂「改變、影響」的幅度,即為「省油效能」或「省油率」,而此「改變、影響」的首要條件是:時間與行駛里程,換句話說,省油產品安裝或添加後,必須經過一段時間與行駛里程,來與車輛引擎及其他相關零組件發生作用,從而產生功能並連帶產生省油效果。測試時亦須經長時間與遠距離的「反覆檢測驗證」(這是公平會自己的說詞),但測試機構僅僅只是將車輛置於測試臺上定速模擬行駛40公里,包含油耗、CO、HC、NOҳ等多項必測項目,竟然總共只有40公里即已測試完畢!平均每個項目只有10公里,與公平會所謂「反覆檢測驗證」根本牴觸,因為過短距離的測試誤差極大,且得不到任何平衡的機會,效果當然無法彰顯。
  六、最令人詬病者,測試過程不公開,完全黑箱作業,測試結果任其搓圓捏扁、說黑道白,毫無公信力。
  七、更不堪者:測試人員操守令人質疑,「測試報告可以金錢買得」已成社會公論。
  八、業者自己的實駕測試與消費者實際使用都呈現不凡的效果,可是一旦進入測試機構的試驗室,卻總是得到令人難以置信與慘不忍睹的結果,要說測試沒有問題,其誰能信?許多業者私下談起,無不痛心疾首咬牙切齒同仇敵愾卻又莫可奈何!
  九、我們曾在國外以經銷商名義送當地的國家測試機構測試並取得有效的測試報告,更在國內取得眾多客戶實際使用的滿意見證,但都被公平會斥為「非專業機構」而不予採信。
  十、省油產品有效無效,或效果好壞,只要實際安裝試用即可得到驗證,我們理直氣壯要求政府提供5〜10部公務車輛,由我方提供樣品安裝試用,於行駛3,000〜5,000公里後與未安裝之前比較二階段油耗與汙染狀況,以評判真實效能。但從公平會、行政院至二級行政法院都拒絕業者實際安裝試用以驗證的要求。
  十一、刑法有「無罪推定」原則,行政訴訟亦有「行政訴訟之違法要件舉證義務,應由行政機關負擔」、「行政官署對於人民有所處罰,必須確實證明其違法之事實。倘不能確實證明違法事實之存在,其處罰即不能認為合法」之成規與慣例。但公平會與行政院以及二級行政法院均漠視此成規慣例。

柒、政府見樹不見林、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
  一、政府一方面把「節能減碳」高唱入雲,一方面刻意打壓「節能減碳」產品與業者,使所謂「節能減碳」政策成為具文與空談。這樣的情況,使多少業者想不透、想不開、難以甘服!
  二、綠能產業投入鉅資而效能不彰,政府卻如此重視,其中內幕耐人尋味。
  三、政府過去所有政策與宣傳在在顯示:政府斤斤計較1~2%的節能效益,千方百計尋求節能效益只有1~2%的節能措施並大力頌揚,卻長期忽視漠視甚至歧視敵視打壓封殺存在數十年能夠節能十幾%甚至數十%的省油產品,我們實在無法理解,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思維?
  四、凡此種種,難免令人懷疑:政府反對人民省油而刻意打壓封殺省油產品,因為全民省油危害政府或政黨利益。
  五、至於,沒事嚷嚷「節能減碳」只是做做樣子欺騙人民沽名釣譽而已。
  六、這一切,究竟是主事者智慧不足還是城府太深?

schoubian wrote:
          ...(恕刪)


說那麼多的廢話還不如解釋一下為何在奇摩知識你們客服人員怎麼會分身成消費者吧

schoubian wrote:
  對於一個滿意度或...(恕刪)


對不起我錯怪你了,其實我有三個朋友裝了都說有效,至於我朋友是誰,一個死了,另一個我不能說,剩下的一個呢,說他裝了之後,人緣變好了,身體也變強壯了

schoubian wrote:
10多年前,公司有幾部VOLVO(740、940、240)安裝省油大師後,在十字路等綠燈時,周圍有些雙B名車,綠燈起步後,VOLVO立刻將這些雙B名車遠遠甩在後頭。如此豈非省油大師提升VOLVO老車的極速,可以超越雙B?(恕刪)


我覺得是那些雙B車主不想理你們吧,還當作人家跑輸你喔,別那麼可愛好嗎?

etduke wrote:
為啥我都讀到物理系畢業了
還是看不懂本篇能飛天鑽地的超奧秘原理阿 呵呵
------
我建議 去有名的宮廟取一搓香灰 灑在車頂上
油耗馬上提升 10km/L
還能常保平安
離開前記得添香油錢做功德 感謝
(恕刪)



他說擊碎分子欸,說不定一不小心擊碎原子核,就核爆了!! 那就變核子動力車啦!

schoubian wrote:
          ...(恕刪)



還沒有上班嗎?怎麼像躲起來了?
是否能說明為什麼在奇摩知識中說這產品多有效的使用者被查出原來是你們的客服人員?

知識問題"|"
省油大師為何我global lancer 1.8裝了也沒效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2110403098



005
回答者: 省油大師客服人員 ( 初學者 5 級 )
回答時間: 2012-11-16 11:00:41
[ 檢舉 ]

《Allen》的知識檔案> 回答紀錄

同一個人在
知識問題"|"
省油大師(省油器)究竟有效還是無效?有裝的回答

卻變成消費者回答者: 郭亞倫 ( 初學者 5 級 )
回答時間: 2011-05-26 07:51:06





他可能正在打一份三萬字左右的反社會文章吧。 最後這一篇,好像不是 copy 來的,這麼認真可以當選模範勞工
怎麼有種看到莊園大師的身影?是不是我的錯覺啊?不是都有網友貼出公平會的報導了,那個s先生怎麼還有那麼多攻訐的話?下面不久我猜就會看到什麼「謗省油大師者死」的東西出現了吧?期待~
Ps:我醜話說在前面,那個s先生請不要給我私訊,要講都在公開版面講。
schoubian wrote:
              亟須檢討的當前能源政策             
  在這波反核的滔天巨浪中,人們只看到擁核與反核雙方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拔河攻防,卻忽略另一個存在數十年的問題。

壹、能源的真相:
  經濟部能源局公佈的《中華民國100年能源統計手冊》中明載,民國100年度全臺灣發電總量中,各類發電方式供電量所佔比例如下(欲知詳情可上經濟部能源局網站下載):
  火力發電(包括煤及煤產品、原油及石油產品、天然氣)89.33%、核能發電8.82%、再生能源(包括生質能及廢棄物、慣常水力發電、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太陽熱能……等等之總和)1.85%。
  以上資料顯示:火力發電在總數中佔了最大比率與最重要位置,並且世界各國都同樣以火力發電為主。
  政府與多數新聞媒體一再告訴我們:我國核能發電量佔總發電量17.x%,一旦廢核,立刻有電力不敷使用而必須限電之危機。
  但是該項數據卻是民國80年的數據(17.52%),到了民國100年只剩一半:8.82%,重要性與政府所言差距甚鉅。
  反核人士認為:核能發電有其不可預測與難以預防的危險性,一旦出事,必定釀成難以估計與回復的巨災。
  至於世界各國(包括臺灣在內)政府投入鉅資致力研發可以替代火力與核能的再生能源或曰綠色能源,卻都成本極高耗費鉅資而成效極微。以臺灣為例,發電或供電量只有1.85%,成效與投入資金不成比例。所投入的鉅額經費反而成為各方奸商與貪官垂涎勾結爭奪的油滋滋肥肉。
  根據這份資料,筆者大膽斷言:不論大家喜不喜歡,也不論兩個極端立場的「核四續建商轉」或「核四停建作廢」甚至莫名其妙的所謂「續建不商轉」,在可預見的未來,火力發電都是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發電方式。
  不可,亦不必諱言者:火力發電固然有其優點,當然也有其缺點。
  火力發電的優點:
  一、燃料(石化燃料)取得方便。
  二、建廠容易;建設費用低廉。
  三、相較於核能,較無危險性及無法處理的輻射廢料。
  火力發電的缺點:
  一、石化燃料蘊藏量有限,終有用完之時。
  二、能源轉換效能不高,約只有30%,浪費燃料。
  三、運轉成本較高。
  四、石化燃料燃燒產生二氧化硫、懸浮微粒等,造成空氣汙染及酸雨;燃燒產生廢熱及二氧化碳,加重溫室效應。
  五、易遭民眾反彈、抗議。
  六、對員工肺部健康有害。

貳、本世紀最重要的環保課題:
  火力發電的優點固毋須贅言,如何改進甚至消弭缺點,實為本世紀最重要的環保課題!
  綜上可知:火力發電關鍵的缺點在於:〈一〉能源轉換效能不高,約只有30%,浪費燃料。能源轉換效能不高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燃燒效率差。也就是說,有極大比率的燃料都是白白浪費掉了!因此連帶衍生〈三〉「運轉成本較高」的缺點。縱然現在發電廠的蒸汽渦輪發動機有再熱循環(reheat cycle),效率可以高達47%,若是加上燃氣渦輪發動機的複合循環,效率可以高達60%,仍有40%的浪費。
  而且還不僅僅是白白浪費這麼簡單而已!從〈四〉可知沒有燒完的物質都成為有害物質,汙染空氣而成為奪命殺手,因此連帶衍生〈五〉「易遭民眾反彈、抗議」與〈六〉「對員工肺部健康有害」的缺點。
  燃燒效率不佳的原因很簡單:燃料(包含固態、液態、氣態)分子顆粒太粗,分子中心佔太大比例,使可燃燒表面積受到壓縮,點火時只能匆匆燃燒掉分子表面,中心部份則根本燃燒不完全而成為廢氣。
  解決之道也很簡單,只要將所有燃料分子充分裂解,擴大可燃燒表面積即可大大提高燃燒效率並連帶提高能源轉換效能,裂解愈徹底顆粒愈細小,則燃燒效率與能源轉換效能愈高,最理想狀況是將燃料分子裂解至不可再分割之微粒(即奈米化),可燃燒表面積極大化而趨近百分之百完全燃燒。如能達成百分之百的燃燒效率,扣除一些機具本身以及氣候與空氣等等相關因素的損耗,應該還可以節省30%。
  節約燃料成本30%,可將國際油價節節高升帶來的成本上漲幅度完全吸收尚有餘裕!請問主管機關與主事官員們:如此,還需要油電雙漲嗎?
  並且,由於完全燃燒,不會產生有毒廢氣,巨幅降低空氣汙染,上述缺點中的〈四〉、〈五〉、〈六〉都應不復存在!
  還有,更可以連帶延緩石化燃料用罄的時間!
  看起來似乎很簡單的道理,但要如何將燃料分子奈米化則為艱深的尖端科技。
  許多畢生致力研究物理學而至皓首蒼顏的物理學者表示:以天然能量擊碎裂解燃料分子而達成奈米化,從而大幅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理論上可行,但執行困難。

叁、節能減碳的神兵利器:
  本公司於25年前即擁有該項奈米化技術粗胚,25年來一步一腳印不斷研發改良精進,技術與產品早已臻成熟,只要發電廠機組與配套設備充分配合,上述節能減碳目標皆能如願達成。
  這項以奈米化為基礎的「節能減碳」技術與產品尚可應用於汽機車、船舶、飛行器、鍋爐、窯爐、燃燒機。實際上,將該項「節能減碳」技術與產品應用於汽機車的省油節能及降低汙染(還能提升馬力、延長車輛使用壽命),只是本公司的初期試驗,目標是透過試驗的成功,可以無限推廣至於所有交通運輸工具及所有產業的燃燒設備,將全球「節能減碳」的目標極大化。
  市面上汽機車省油產品琳瑯滿目,大抵可分兩類:安裝於車輛的裝置與投注於燃油或機油的添加劑,各廠牌省油原理與理論基礎各有不同,省油效果因而各異,但研發過程多花費無數資金(少則數千萬元,多者數億元)與多年青春歲月及無法估量的心力與血汗,省油及其他相關效果或有高低好壞之差異,但絕對不可能全然無效!
  世間不可能有人願意花費鉅資與無數青春...(恕刪)

真假的?!25年耶!意思是說你們的科技領先全世界25年耶!WTF!現在的你們還不開太太空船時空旅行哪有美國時間陪我們這群摩登原始人玩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