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信我 RX 造車成本不會比人家瑞典車來的高啦,阿泰要超高毛利,只能拔拔拔了


期望納牌這次的S3 能讓阿泰知道民智已開
PPWayne wrote:
所以如果都沒被拔,R...(恕刪)


Car of the year 2017 Japan,XC 60.連日本人都選XC 60,還要想嗎!
第一眼看到XC60的內裝
年齡層真的不低啊
雖然RX賣量這麼大
沒有摸過RX的人應該還是很多吧
網路推薦一定只能選歐洲車
都選到250萬等級了
自我喜好一定是要佔很高的比例
操控感覺差別不小
自己試試最準
不過說為了安全買哪台就要仔細研究了
這代的XC60台規版悄悄地省下了一個氣囊
如果出現在Lexus早就被罵翻了
(看看那個半套LSS被罵得多慘)
減氣囊這檔事竟然發生在以安全為主打
網路不斷出現安全神話的品牌
實在是讓人極度的訝異
上討論區看道的大多是叫別人買歐系車,阿是真的賣很好嗎?
自己真的會買嗎?看銷量不就知道應該怎麽選了嗎?
還有人說,3~4年換車選L,開很久就無差…這什麼邏輯阿,差更多好嗎…光保養維護就越差越多了…別傻了

可愛的卡比 wrote:
那個新聞拜託大大回...(恕刪)


http://www.meishuile.com/news_30130.html

新聞指名IIHS,你有沒有看過我是不知道,但是流竄在眾多網站都指名,我目前是選擇相信...
至於信賴區間,並沒有指明,但是有根據IIHS登陸車輛中,每百萬輛的死亡率,RX350 = 0,也是目前死亡率最低的車款...
當然了,你如果覺得這麼登錄是在特定條件信賴區間,那麼市面上的車子或是相關的安全報告又哪個不是如此?又能代表絕對安全?

其實在 mobile01 很難聽到公允的答案。無論點名哪一台,都會有其他牌的人照著 excel 表用同樣的論點攻擊:

Lexus:和泰拔配備、配備永遠比國外慢
Volvo:維修費用高、二手價慘

反過來也有兩邊的標準優點 excel:

Lexus:品牌價值、後勤服務好、妥善率高
Volvo:安全、新世代設計質感高

不過大部分也都是人云亦云;只有輿論,沒有資料佐證。問題在台灣沒有公正的第三方評鑑組織。除了沒有碰撞測試,也沒有人固定調查顧客滿意度、維修頻率、二手價等。除此之外,還常看到網路上一些奇妙的套套邏輯,例如因為銷售量高所以該買 / 因為銷售量低所以不是制服車。

事實上兩邊的優點與缺點也是互相有關係的。Toyota/Lexus 本來就是優良品牌,再加上和泰擅於刪配備(或者叫「精準推出台灣特規配備」),造成價格低、利潤高,因此能夠形成規模,培養出良好的後勤維修鏈。而既然培養出了後勤的品質,自然也可以繼續在裝備上省一點,反正品牌價值不會動搖。

而 Volvo 原本就是小眾進口車,品牌價值(至少在台灣)比不上 Lexus,自然必須提高 CP 值,另出蹊徑,從安全配備、設計質感等殺出一條血路。但小眾的代價就是二手車流動率低,後勤網路小,因此二手價格也差。

結論是一句廢話:看樓主最在意什麼。我是安全先決,因此現在的車是 S60。但 Lexus 也不會不安全,只是此項的分數稍低而已。我非常不重視品牌價值,因此 Lexus 對我沒有特殊吸引力。但我也完全能理解品牌對有些人很重要,甚至影響工作競爭力(我定義的品牌價值是「知道別人知道我開此一品牌車子所帶來的成就感」)。

針對你列的缺點,我的建議是把安全座椅搬上 XC60 試試,然後再跟老婆去試開一次 RX200T,順便找一個標準車位試試停車。應該有助於釐清問題。另外我個人非常習慣用 ACC,是我目前不考慮 RX 的原因。這個的優點有點難以言傳啊 . . .

我無法建議你如何取捨,不過我可以建議一個選完之後減少後悔的方法。那就是在取捨時「放大考慮」獨特的優點,可以降低未來後悔的機會。獨特是指只有對你家獨特。比如說我下一台車有可能選 Lexus,只因為它維修廠離我家近。未來只要我開始羨慕別的車時,就可以明確的想起當初選擇 Lexus 的理由,勸慰自己。
askeir7 wrote:
http://www.meishuile.com/news_30130.html

新聞指名IIHS,你有沒有看過我是不知道,但是流竄在眾多網站都指名,我目前是選擇相信...
至於信賴區間,並沒有指明,但是有根據IIHS登陸車輛中,每百萬輛的死亡率,RX350 = 0,也是目前死亡率最低的車款...
當然了,你如果覺得這麼登錄是在特定條件信賴區間,那麼市面上的車子或是相關的安全報告又哪個不是如此?又能代表絕對安全?


IIHS有這篇新聞稿,但是從來都沒有說那些死亡率低的汽車就比死亡率相對沒那麼低的汽車安全。
會這樣說的都是那些媒體在轉載的時候加油添醋......
信賴區間也有給,自己去IIHS找報表,你就可以看到有的車款的信賴區間大的不可思議(以XC60來說,0~55,這夠大了吧)。

雖然我看你的文章,我還是不覺得你有搞懂信賴區間的意思。
但我就只說後面的結論,沒錯,沒有一個安全報告可以代表絕對安全。
五星要跟五星比誰安全,很困難;但五星跟四星比是高下立判。

只有撞測魔人才會很開心地拘泥於單個實驗的數據吧。
可愛的卡比 wrote:
IIHS有這篇新聞稿...(恕刪)但我就只說後面的結論,沒錯,沒有一個安全報告可以代表絕對安全。
五星要跟五星比誰安全,很困難;但五星跟四星比是高下立判。

沒這回事,NCAP的測試結果顯示車重差10%以上,
或是Bumper高度差5cm以上的(這個NHTSA也有做類似的測試)同型車時
五星如果是輕的“或”Bumper低的,也是撞不贏四星的
而IIHS測試車重差20%以上的TSP評價車對撞,輕的那方是直接被撞成Poor

五星跟四星比是高下立判?沒這回事,來台Ford Ranger就能讓這兩台知道2.2噸+高Bumper的威力

可愛的卡比 wrote:
IIHS有這篇新聞...(恕刪)


我相信有權威有公信力的評論,不會為了一個數據就用更廣義的形容...
這份報告中提出了RX是每百萬輛死亡率=0
IIHS等安全相關的報告,安全相關參數很多,來比較不同車款之間的安全性,變因更多,絕對不是單一變因...

既然你前面看了我文章回覆,來應該也看到我回覆的前一篇寫的內容?

et034264 wrote:
其他不說
光車體結構,強度
我想日本車就比不上了
...(恕刪)


VOLVO是安全的指標,但不代表VOLVO安全,其他車就不安全,LEXUS也比很多歐洲車成績更好
LEXUS撞擊成績現在幾乎也是在滿分級距,明顯也是在VOLVO同級距安全,前篇回文何來日本車就比不上
我提出IIHS死亡率,我沒有看到所謂的信賴區間,當然是可以使用不同族群的駕駛習慣,但潛在變因也是也可能的
你也說到死亡率不代表安全性,相同的,撞擊安全性也不代表死亡率低,因此我把死亡率也當作安全的標準之一也不見的不適當,車內駕駛或乘客的最終狀態,不就是車子安全的最終目的?相對起來這還比較廣義,不是嗎?

我對於信賴區間不算是太了解,但這篇新聞似乎也沒特別提到信賴區間,但是IIHS的統計也註明了百萬輛為單位,樣本數極大了,我認為還是具有相當的公信力,目前我不是特別想到,信賴區間外的特殊駕駛習慣的死亡案例有有被刻意排開...
這兩台大小差有點多,如果要撞,安全我想差不了多少吧,反而60比較危險
有人說歐洲休旅車操控好?我開過X5、cayenne都不怎麼樣,天生底盤高就不要想太多了,重點是喜歡哪台買哪台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