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030588 wrote:人員:Jason,ben,echo...(恕刪) 沒圖沒真像...謝謝Jason給的機會先自首...今日我沒有晨騎...不過...還是從口袋變出一張照片來想不到巧遇的主角是...是...是...帥氣的狐狸叔愛的雙人組-Ro8ert
受到了神的處罰,破胎了...還是七月到了,沒有向四方大眾恭敬禮拜一下...(Jazz大大,"輪胎負荷不了啦!"你是在諷刺我胖吧!!!)昨天新行頭來了--被大家批評嘲笑的水袋腰包。想說今天先來試用一番,免得明天臨時上場,可能會乾枯在路上...其實沒像大大們說的那麼糟啦! 一副我會像肺病末期的人般吸不到水...可是,帶這個東西還真有些蠢樣,基本上就是個鼻胃管啦,只是從嘴巴進去。上小七時碰到Jason跟Ben下滑...幹麻不那時破胎,我就有人相救了...(兩位應該會救我吧?????還是你們要趕著去上班?????)到小七時才6:50,想說還早,來去拜訪一下戰備道囉! 徹底的試試水袋的性能。暢快的跟戰備道敘完舊,由菁山路滑到仰德大道時也不過8:00,正開心今天真是有效率呀!8:30前一定到家,慘事就發生了...後輪摩擦地面發出了坑坑咖咖的聲音,車子好像避震突然不見了 (原來這就是破胎的感覺...)我在白雲山莊處停下,果真破胎啦!我當機立斷的想,先下滑再說了.....那還是打個電話問大未來吧 (不好意思,大未來,我只有你的電話)睿智的大未來客氣的說:這樣恐怕不太好...這怎麼辦哩...我什麼硬體都有,就是沒軟體;一個月前就說要去找Fox爹學換胎的,到現在都還沒去...不過幸好我有勤奮讀書的好習慣(知道吧阿達,要多唸點書),書上寫的換胎步驟我都還記得。那就試試吧! 頂多把車牽下山。換胎第一步,拆後輪光是這一步,我就陷入困境。我因為不想學拆後輪,還特別買了只需拆前輪的攜車袋...幸好前兩天阿誠特別表演了拆後輪給我看,好像有那麼點印象...嘿!居然也就成功哩。換胎第二步,利用挖胎棒把輪胎挖出輪組(在挖的過程要小心,不要把內胎挖破了...書上寫的)根據書上說,我應該先用第一根挖胎棒挖入輪胎內,並把挖胎棒固定在輪圈鋼線上,再用第二根挖胎棒順著輪胎的弧度慢慢的將輪胎挖離輪圈...一動手就碰到問題,我要怎樣才能把挖胎棒固定在鋼線上呀? 怎麼試都不成...後來我把挖胎棒轉個頭來試試,咦! 就可以固定了! 原來我把挖胎棒拿反了...這步做成了,接下來就很容易低把如膠似漆的輪胎、輪圈硬生生的分開了。換胎第三步,仔細的找出外胎破洞的位置,避免釘子還留在外胎上或外胎內。書上說這個動作可重要呢! 不然補好的胎馬上又破了.,..這一步對我來說完全不花力氣,因為在挖胎的時候,那個釘子就割到我的手啦! 只是個小小的好像訂書針般的釘子 (阿達,不是你幹的吧),沒想到能夠造成這麼大的困擾...不過我還是很細心的檢查了內胎相對應的位置,確定破洞的地方相符合。換胎第四步,把新的內胎小心的塞入外胎,稍稍的打點兒氣讓內胎有點兒小鼓,再將外胎塞回輪圈。內胎有點兒氣,塞回輪圈時就比較不容易被外胎夾到。要是內胎被外胎夾到的話,鐵定超快再破的啦! 我曾經親眼目睹過這樣的慘案發生.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好順利,只剩下最簡單的打氣啦!換胎第五步,打氣...大家想想,都已經到這個地步了,應該可以很順利的完成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換胎! 然而,痛苦才開始...所以說囉! 出門前沒先敬拜四方神明,就活該如此啦!書上並沒有寫,如果你內胎的那個氣嘴頭,老是會跟著打氣筒的轉接頭一起被轉下來,那該怎麼辦?我辛辛苦苦的花了5分鐘,利用短短的打氣筒把氣打進輪胎,小心地把打氣筒旋下,接下來這個輪胎在我才說到"氣死了"的死字時,氣就完全洩光光啦! 然後我又辛辛苦苦的繼續打氣、快快速速的洩光光...這個恐怖的第五步,整整花了我40分鐘,最後幸好我很明智,決定讓轉接頭就留在氣嘴上好了,才能在10:15分回到家...待會,我要去找阿源老闆的麻煩啦! (不過,除去烏龍打氣外,這組輪胎輪組還真的蠻好脫卡的,這又要謝謝阿源老闆囉)這就是我今天的悲慘遭遇。還是乖乖的把補胎也學起來吧! FOX爹,我來了...
akademos wrote:沒圖沒真像......(恕刪) 蘿蔔快去換車啦阿公隊長在等你勒echoher wrote:受到了神的處罰,破胎...(恕刪) 今天不但耳朵養連車車放在家都會破胎原來是ECHO的怨念真是威力十足下午跑去看醫生沒被你碰到結果晚上發現破胎還是要去阿源那一趟ECHO媽下次別再念啦你有了這次經驗已經出師了不用我敎啦阿咪頭髮~
akademos wrote:沒圖沒真像...謝謝Jason給的機會 蘿蔔不是我不想照呀我下滑才分別碰到BEN及ECHO姐不知道如何在下滑時照像勒echoher wrote:上小七時碰到Jason跟Ben下滑...幹麻不那時破胎,我就有人相救了...(兩位應該會救我吧?????還是你們要趕著去上班?????) 兩三周前聽妳說要找FOX學我以為ECHO姐早就學好換胎了沒想到今天的遭遇如此慘如果有機會當然會幫ECHO姐換胎阿不過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多換幾次就熟練了FOX wrote:蘿蔔快去換車啦阿公隊長在等你勒 蘿蔔要不要考慮CAAD9車隊呀
日期:2009/08/24路程:行義路→惇敘高中→紗帽路→陽金7-11→紗帽路→馬場→中山北路人員:Jason,新大衛,小蔡,葉德及其朋友都是蘿蔔乾說沒圖沒真相害我現在都要照像就算沒事證也還有人證呀丟不丟阿紅黑跟藍白配都挺好看的葉德今天看到我就說jason你也來晨騎喔這句話應該是我問葉德才對吧大衛跟小蔡要去offroad葉德的朋友p.s.葉德問我說echo姐勒大衛也問我說怎麼沒看到echo姐這幾天巡山組的罷工了難道不會換胎就不敢出門了嗎
今天的狀況不太好,在行義路上就在喘了。本來想說去中正山找找那消失的神秘前輪,只好作罷。走的是基本路線囉! 即使如此,還是發生了不幸的事件...在下滑仰德大道時,我那新買的吸管水壺從我新買的水壺架上跳車啦! 聽到咖拉咖拉的滾動聲,哪裡還攔得住呢? 幸好是往路邊滾動,才沒有釀成更大的災禍 -- 例如撞壞了別人的烤漆,我還得重金理賠...Camelbak的水壺倒是很堅毅。硬殼的水壺在經過這樣的撞擊,居然沒裂開,所以只好撿回家了...最近買了兩樣被大家嗤之以鼻的東西,現在連我自己也對他們嗤之以鼻。1. 吸管水壺。本來想說這個水壺的容量大(750c.c.),不必多帶另一個水壺;用吸管的方式喝水就可以不必仰頭,方便又不會手忙腳亂,真是個好東西。沒想到因為是硬殼的,我手邊的三個水壺架居然都裝不上,為此去買了失敗的第四個水壺架;水壺本身就比較重,他的容量大就更重,我單手根本拿不太穩喝...今天這兩個失敗作品甚至聯手演出跳車逃亡記,簡直就是...。於是,這套奶瓶加奶瓶架,從此收入倉庫...2. 水袋腰包。對這個產品充滿了不實的幻想,以為我從此可以空出雙手專心的騎車,心無旁鶩...。事實上,這個腰包因為有相當的重量,所以會墜墜的往下沉。再加上騎車的震動,他會慢慢的鬆開,慢慢的往下滑動。於是我冷汗直流,很擔心腰包跳車了,但是又不敢停下車來調整...一路都很緊張啦!吸力的部分倒還OK,可是他的設計就有些543了。你看Tim的水袋背包多有品味呀! 吸管被黑色的管套嚴密地包覆著,不會很白痴的向大家宣告說:「你看,我是個吸管呢!」 而回頭看看我這個貴得多的camelbak水袋腰包,那個藍色的鼻胃管裸露在外,還沒得收,只能橫跨過腰間。騎車時還要擔心這個鼻胃管會不會勾到我的坐墊頭...。雖然Fox爹有安慰說:沒這麼大的鼻胃管啦! 可是怎麼看就是個鼻胃管,牛用的鼻胃管搞不好就是這麼大...因此我得了個教訓。沒人在討論、沒人在買的東西,還是別亂買的好。總是有他的問題吧!也勸告大家,這兩樣東西可以不必買...不過,好像從頭到尾也就只有我一個人在嚷著買,別人壓根就不會有這麼蠢的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