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成大型遊覽車也有補貼4千元給旅行社了,
只是我不懂的事,旅行社說在台北叫中巴等於長期配合的大巴
所以,當時第一次付的每人多200就是為了補貼等同大巴的車資
那為什麼換成大巴後還需要再補貼車資??(中巴司機說他跑那趟等於是白跑的因為沒錢拿)
會說到小朋友是因為貴旅行社一直說是我們後來多帶了小朋友導致我們違約在先,
並非我得理不饒人,而是當時中巴司機就是把一切都推給旅行社,
中巴司機說他完全不清楚的情形下,我們能找的就是旅行社。
而且,我阿姨也是從那天早上6點多就一直在找旅行社的負責人,
並不是當天完全沒跟旅行社溝通,旅行社在第一篇回應中也說是我們一直抱怨車子
才臨時從花蓮調大型遊覽車。
我也不想再回應了,我打的就是我所聽到中巴司機跟我們描述的,是旅行社的問題。
畢竟跟旅行社接洽的當事人不是我,還要惹得一身腥。
jerry3410 wrote:
版主敘述完,卻留下"...(恕刪)
不願意再回應是因為當初跟旅行社接洽的並不是我本人,
因此當初口頭上要改成3排座這方面也就完全變成各說各話了,
當初跟旅行社接洽的人(我阿姨)到最後認為就自認倒楣,花錢學經驗。
才會要我不要再做回應。
我自己倒是認為,有沒有多那2個小朋友真的有差別
因為旅行社說是第一天上半天的中巴司機說的,
(第一天我們一直在抱怨車子一上去有股霉味、座椅壞掉坐的時候還會有奇怪的聲音出現、
座位太擠我老公180公分坐下去完全卡死、後輪定位不正偏一邊、連放水的架子都沒有等等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中巴司機心懷怨恨)。
可是旅行社可以去詢問後來再接續載我們的大巴司機以及飯店,
看人數是否真的有偷偷增加。別說增加了..到了第一天到中信飯店前,
就已經少了3名大人了。
人數問題我也很在意,因為明明就沒有再多出2位小朋友(變成3位小朋友)的事,
偏偏會因為這樣就說我們違約在先。沒有多的人哪來的違約??(難道因為本人身高只有152就被當成小朋友??)
對於這一點我也希望真相快點出現。
至於是哪些....明眼人應該都看的出來(可別自己對號入座呀)
樓主的缺失在於只有口頭約定但是在法律上口頭約定也算是契約型式的一種
相信貴旅行社的法律顧問應該很清楚
樓主如果最後想對簿公堂這點倒是可以提出口頭約定作為契約認定之形成
此外旅行社也是只聽司機之一面之詞
若是司機故意矇騙旅行社...而旅行社也不查就來這質問樓主為何在網路上大放闕詞
旅行社不就跟犯了跟自己責罵對方一樣的錯誤嗎
是不是有3位小朋友或是只有一位小朋友查一下住宿資料就知道了
或是大家小朋友的認知不同
樓主認為6歲以下被抱著坐著的才算小朋友
而司機認為國中以下的都算是小朋友
是不是年紀上的認知有不同呢
旅行社真的不能只看價格啊
重點還是要看後續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