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是這樣對客戶的回應,若在當下您會怎麼做?

其實AMAZON.JP寄回台灣超過12000日幣就免運了,運氣好還會免稅,我後來都按一按寄來省得麻煩
不要在凹了

你也有手機,你怎麽不拿出來錄?

華航為什麼要提供監視畫面

人家又沒欠你
樓主訴求,沒反覆測量動作!官方一直說有,又不提供監視畫面

這應該是樓主去反應後 官方回覆你的結果
那請問樓主你反應的內容原文是什麼?
如果官方回覆的內容是電鍋規格超標 樓主就能接受?
如果樓主能接受的話那為什麼還要去反應?
alanchn
後來我真覺得,華航搞錯人!若真的證明我錯,當然接受,因為一切都合理!照規定走,沒異議!
順便提醒一點,樓主也一直沒提重量問題。別忘了,只有7公斤!別的國家不大注意,但日本抓這點挺嚴的。如果樓主的手提看起來就不小,那一定會被注意的。
想出國又愛買 ,三種選擇 :
空運與海運 。
怕麻煩 ,就空運 。以前大人帶著1、2萬的超重費還是要乖乖付。
海運,就麻煩點 。
包機或自己有飛機

航空公司
飛安第一 ,要算重量與平衡重量。
托運 ,是附帶服務 。

都煩 ?國內買,不就容易多了 !糾結什麼呢 。
我應該可以理解樓主不認同華航的點:

1. 地勤要求樓主自費託運的理由是班機客滿,不是電鍋體積過大
2. 樓主在符合免費可以將電鍋帶上飛機,且在沒有丈量尺寸的情況之下,被迫自費託運

我覺得華航是有疏失的,因為地勤人員沒有確認該電鍋的尺寸而直接告知客戶自費託運;若樓主所言為真,則華航敘述樓主反覆丈量的動作則為假,換做是我,我也嚥不下這口氣。

地勤人員沒想到竟然真的能有符合手提行李規格的電鍋,她們使用直覺處理這個案例是造成爭執的主因。樓主當時若能提出丈量的要求,或許結果是不一樣的,我想飛行常客才能有這種本能吧。

就投資報酬率而言,華航賭你不會上法院,在下並非法界人士,在法院上您或可請求法院向華航提出審視錄影畫面(?), 就算是您是對的,收到的賠償或許也不高(?), 真的只能摸摸鼻子認了
tyl
若華航高層看到這篇,要小心這個是否成為公司文化。地勤若是這樣,難保機組或後勤人員不是如此,經驗可以參考但 SOP 還是很重要,當所有 risk factors 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就是飛安問題了。
SongYC
因為班機客滿,所以嚴格執行登機尺寸限制,稍微超標就不允許登機.地勤只管外型尺寸是否合格,不用假設內容物大小,包裝是乘客自行負責的,樓主若願意重新包裝重新排隊應該自行提出,而不是期待地勤幫你想辦法.
tyl wrote:
我應該可以理解樓主不認同華航的點:1. 地勤要求樓主自費託運的理由是班機客滿,不是電鍋體積過大2. 樓主在符合免費可以將電鍋帶上飛機,且在沒有丈量尺寸的情況之下,被迫自費託運

這樣沒錯,這件事只會有一方對。華航的說法要看當時的錄影,才知樓主是否多次嚐試要符合規定尺寸。但是現在華航不提供,樓主也没有,所以這件事情真假就不知了。其次樓主說量過大小,合乎華航規定,這個的真假就要看量出來的結果。這個尺寸大小只有樓主知道,但樓主也沒在這裡說尺寸是多大。
在兩方都沒有明確正據時,事情的誰是誰非就無法判定。大家只能用自己的經驗來發表意見。
到底誰對誰錯,我們繼續看下去。
alanchn
最後其實我覺得華航弄錯人了
SongYC
只要包裝外型不合登機規定就只能託運,哪需要管紙箱內裝的東西是什麼樣子?自己想想當後面排滿其他客人,若幫一個客人確認內容物大小,等他重新包裝,對其他客人是好事還是壞事?
tyl wrote:我應該可以理解樓主不...(恕刪)
tyl
這樣的官司在美國可能還有看頭,在台灣是鐵定沒戲的,若是我也只能講著幹話把他吞下去,未來遇到華航員工的朋友跟他們吐槽一下。寬心一點,電鍋好用嗎? 這個比較重要!
努力永遠有希望
搭飛機隨身行李大小,乘客要自知,在美國也一樣!講半天電鍋尺吋都無法說明,這就難說服大家站在樓主這邊的說詞!
alanchn wrote:
最後其實我覺得華航弄錯人了

華航說華航沒錯,樓主說自己對,到底誰對誰錯,就等證據出現!
alanchn
弄錯人就變烏龍了
沒有證據,就叫做各自表述

每個人都是挑對自己有利的部分陳述

對自己不利的部分略過

如果樓主把自己的電鍋型號秀出來

讓大家辨識尺寸、重量等是否合規

這樣大家才會聚焦在樓主跟地勤的對話上

否則的話,大家還是會自動略過樓主的訴求

而聚焦在鍋子是否合規的議題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