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us GX460 被美國消費者報導認定為不安全汽車

PK2000 wrote:
blhsing兄您終於出現了,其實我並不是陰謀論,而是就事論事,家裡也是有好幾台TOYOTA
我上面提到的論點完全都是之前台灣Prado上市時,Mobile01上Toyota網路行銷人員的廣告詞
原來你是聽業代或行銷人員的說辭。許多業代/行銷人員只是受過基本的產品訓練,懂車的並不多,為了賣車的他們當然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是各行各業都有的現象。
當時這些廣告文一直強調Prado就是Lexus GX系列,所以價格賣得那麼高是合理的,
因為拿掉那個Logo就可以把它當成是Lexus,那反觀現在GX出包了,就要開始進行完整的切割
個人是覺得如果台灣的Toyota有這個Guts,應該就勇敢的宣布暫時停售Prado
反正這個車種定位本來也是少數金字塔頂端人士會買的,不是我們市井小民的菜
自然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一個企業重視的就是誠信,如果當初買Prado是衝著Toyota說他是GX的雙生車
那現在GX有問題,也應該勇敢的承認Prado可能也有問題
如果看了我上一篇的解說你還認為GX有問題就自動代表Prado也有問題,你就真的跟那些業代一樣了。與Prado最相近的其實是4Runner(無論是在動力、車重與配備等級上),GX雖然共用Prado底盤和車子的格局,但動力和配備都明顯高一級。所以此雙生車非彼雙生車。
另外針對售價方面,我當時也有舉出4Runner美金售價2~3萬美元,而Prado卻賣到235萬台幣
有人答覆Prado是Land Crusier血統,所以4Runner和Prado是不能比的,
但是從美國網站上看到的規格幾乎就是Prado的那些配備,卻又說兩者完全不同
的確兩者名字不同,外型不同,所以我也沒有繼續回文

但是現在怎麼又出現GX和4Runner是相近的說法,如果說GX與4Runner是相近的
而GX與Prado又是相近的,那是不是代表GX就是與Prado相近的。
(這個邏輯的根據都是依照之前文章上的說法)

如果這個邏輯是對的,這倒讓我們消費者非常困擾了,到底是一不一樣?
如果是一樣的,那價格上就是訂得太高了

用簡單的數學就可以知道

美國
RAV4 US$21675
4Runner US$27500
GX460 US$51970

台灣
RAV4 NT$ 88萬起

換算過來
4Runner 的價格是 NT$ 111萬
GX460 的價格是 NT$ 210萬

以上算法都是依照TOYOTA台灣自己的定價策略

所以Prado的235萬比他的老大哥GX460還貴
而且美國的售價相信已經包含生產廠商的所有利潤

以上市小弟市井小民的淺見
你簡單的數學使用的是陽春車款價,把台灣Prado的配備加到4Runner上去$40,000是絕對跑不掉的(但不可能完全一樣,因為有些選配如輪圈就沒有相同的大小)。再加上台灣的越野SUV的購買比率相對於美國來說小得太多,同樣的引進車款認證成本與行銷預算能攤提到每台車的經濟規模就小得多,所以同樣以RAV4作基準點Prado就必須賣得比美國貴一些,我想是合理的。
個人是覺得這些公司雖然都是跨國大企業,也懂得利用網路藉由一般消費者的論點來行銷產品
但似乎還不太習慣網路無國界的現象,所以往往許多全球化的產品定價上很容易就被發現不合邏輯的地方

同一個品牌的不同產品,與國外價差就可以差到幾十萬到上百萬元
就像前面舉的例子: RAV4、4Runner與GX
要不就RAV4價格訂高一點,要不就在台灣銷售的不要叫RAV4,改名R4也可以
否則用最簡單的小學數學都可以算出不合理的地方。

其實不同國家的銷售價格肯定會不一樣,就像VW的車在南美幾十萬台幣就可以買到
不過維持同一品牌各個產品價格間的合理性也是很重要的,當然產品的預期銷售量也會影響到定價是沒錯
但是相信還不至於需要差到那麼多

舉個例子
Apple Macbook 美國 US$999 折合台幣31xxx元 台灣賣34900元
Apple Macbook Pro 美國 US$1199 折合台幣37xxx元 台灣賣40900元

雖然都比美國貴,但是各個產品間價格比是一致的,
如果今天Macbook Pro台灣定價70000元,因為他是最新款剛上市的新的CPU新的製程
那這個價格自然就是很明顯不合理的。


alfafa17 wrote:
反而是重創了L品牌形...(恕刪)


爆衝事件後 他就棄TL…升級力挺1A2B了

PK2000 wrote:
個人是覺得這些公司雖然都是跨國大企業,也懂得利用網路藉由一般消費者的論點來行銷產品
但似乎還不太習慣網路無國界的現象,所以往往許多全球化的產品定價上很容易就被發現不合邏輯的地方

同一個品牌的不同產品,與國外價差就可以差到幾十萬到上百萬元
就像前面舉的例子: RAV4、4Runner與GX
要不就RAV4價格訂高一點,要不就在台灣銷售的不要叫RAV4,改名R4也可以
否則用最簡單的小學數學都可以算出不合理的地方。

其實不同國家的銷售價格肯定會不一樣,就像VW的車在南美幾十萬台幣就可以買到
不過維持同一品牌各個產品價格間的合理性也是很重要的,當然產品的預期銷售量也會影響到定價是沒錯
但是相信還不至於需要差到那麼多
剛才忘了說,你的簡單數學所用的台灣88萬RAV4比美國的陽春款RAV4還陽春很多(引擎較小,沒有VSC,沒有6SRS,沒有定速等等),所以在你的基準點分母不對之下誤差會加倍放大。

還希望你以後作比較時能多注意細節,因為並不是名稱一樣的東西內容就是一樣的。
blhsing wrote:
感謝作重點整理,但在這裡幫忙補充一點。ESC不介入本身並不會導致翻車,而是車身持續側滑的話在真實道路上會增加因碰到路面不平或路肩而被絆倒的可能性(恕刪)


反過來說,在這種情況之下GX460還不會直接翻車,表示車車本身的硬體設計還不錯,在影片中也可以看到因為KDSS作用的關係,其實側傾被抑制的很好; 打滑應當跟輪胎抓地力不好很有關係,原廠胎265其實接地面不到235MM(不是車主不會察覺的; 小弟推測這是TOYOTA企圖製造LSUV低噪音,低油耗的假象),小弟目前改用的TOYO 275 65 R18接地面就很寬,越野爬坡能力就很好,不像原廠胎處處打滑根本爬不上陡坡
好漫長的黑夜....

已經第十頁了,加州的太陽還沒升起來....

ThomasLin wrote:
你已經回台灣,我現在...(恕刪)


你回文都不看 你引什麼言歐?

"到了 發生事故時 保險公司的報價單 就是 only battery pack=10000 USD (當時 2001-2)"

"為就像你自己講的,這$10,000美金不祇有電池的價格而已,還包含修復的價格,你我都很清楚"美國貴是貴在人工"


我以上就只有講 only battery pack=10000 USD (當時 2001-2)" 哪來這$10,000美金不祇有電池的價格而已


你要轟別人 也要有據 怎麼話都可以依你要解釋的講


我不爽 T 可以發言 你擁T到這種地步 也可以發言

但我可沒曲解你的發文 或 引言 180度 反義 這中文跟英文 有這麼深奧嗎?


從頭到尾 就只有誠信問題 你硬要牽拖 T怎樣 D3 跟 Pajero 怎樣(為了防衛 拖其他reference 出來 只會讓主題模糊 重點 這車還能賣到市場上 Consumer report 已經快十年了 沒這麼極端的發佈 直接拒買)

鬥性 不要這重 我又不靠賣車吃飯

至於10000USD 到 3000 USD (我是沒看到台幣五萬的啦 有 我報名跟你 買一組 Prius 專用 全新Hybird battery pack 說話算話) 這 車總價有變嗎? 看 那早買 信T 不就都白癡 兼秀斗

早先 04 LS430 停車檔星型齒輪 美國recall 我打電話到 和太 也是打馬虎眼 不爽 跟親友 保固期還有一年 就把車賣了

我開D3 也開其他車 可以私下問一下其他車友 我沒那麼鄉愿 買你的車 就要捧你 我照幹 照轟 recall太慢 我還通知其他車友 跟原廠施壓


不用 擁T 就要選邊站 有人(人還越來越多)說不好 就抓狂 你說 Land Rover 都倒數 是阿 他在JD都倒數阿 但買車看奇摸子 起碼他沒被說成 拒買車種阿 前幾名的 我也不敢買阿

起碼 九和 不會像某廠商 出事都用蓋的 倒現在還說不清楚 台灣倒底是 美規? 歐規? 日規? 中規? 還是火星規? 怎麼台灣賣的通通都沒 事 通通都沒關西?


不要轟完了又要熄火 我爭的 是壹個 理 字 沒看到你的 "反義" 本領前 還不想跟你回 但真得太離譜了

豬頭剋星 wrote:
好漫長的黑夜....

已經第十頁了,加州的太陽還沒升起來....


看來這標題不夠聳動 不足以招喚加州魔人
維納斯先生 wrote:
看來這標題不夠聳動 ...(恕刪)



說實在的 這樣能打出名氣也蠻厲害的
kevinpi wrote:
我沒那麼鄉愿 買你的車 就要捧你 我照幹 照轟 recall太慢 我還通知其他車友 跟原廠施壓


不用 擁T 就要選邊站 有人(人還越來越多)說不好 就抓狂 你說 Land Rover 都倒數 是阿 他在JD都倒數阿 但買車看奇摸子...(恕刪)


大哥~~您這幾句話真是扣人心弦阿~~

今天上01算是沒白上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