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us 在台灣銷售數量愈來愈少, 面臨困境


k_7997 wrote:
(當時不可一世的 Lexus LS 系列與其同期的 Benz W220 S320/350, 現在再來看, 比較之下還是 Benz w220 S320/350 比較雍容華貴經得起時間考驗, 其它像GS系列, ES, IS(當時覺得好屌的透明車屁股, 現在我是覺得俗到爆) 系列早就不知跑到那去了, 而Benz W210(甚至W124) E class, W203/w202 C class, BMW E39(甚至E34) 5系列, E46/E36 3系列還是到處可見)


這只是你的偏見而已吧?
你確定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嗎?

你心中雍容華貴的B牌,旗下的318Ti甚至也學過前代IS的透明尾燈(中間帶個紅心)
可能,在你眼中應該也俗到爆吧?
k_7997 wrote:
+1, 講得好, 深有同感
以前 Lexus 以媲美甚至超越 Benz(BMW)的高品質, 及耳目一新的感覺作為行銷手法
的確成功地吸引了一些低調有錢人或"自認有品味的成功精英人士"購買
(尤其是後者讓我有點感冒, 明明也是一般普通人, 不懂車也就算了, 還要裝得一付自己是不落俗套屬於有品味的陣營, 我不是指所有Lexus車主, 但一些我遇到的台灣的Lexus中產階級車主的確讓我有這種感覺, 買車就買車跟品味有啥關係???? 可笑)
但雙B多年的造車工藝與賦與汽車生命的造車文化及藝術, 豈是Lexus(Toyota)這幫人短期可以超越的
雙B一旦在車用電子技術多用點心後, Lexus 變得感覺像次一等級的車也就不足為奇了(它還是好車只是等級已不同了)
至少在目前, 我認為高級車雙B還是王道


用貶低LEXUS來突顯雙B的好不是不可以,只是應該要拿出一點實質的東西來證明可能會好一點。

不可否認的,雙B的造型的確有他的獨到之處,但今日的LEXUS也已經足以跟雙B抗衡了,GS車系在05年上市,至今仍相當前衛,除了內部空間不足以外,這輛車我真的覺得很經典,但去看一下最新BMW的旗艦,我想不光只是我一個人而已,很多人也都認為跟現在的LS很相近,如果這樣的感覺是存在於不少人的心中,要說LEXUS無法跟雙B媲美,我覺得就真的是純粹在貶低這個品牌而已。

至於科技面,BMW的i-drive也好,BENZ的commend系統也好,幾乎所有用過的消費者還是汽車媒體給的評價都不一定能超越LEXUS的EMV,尤其是i-drive更是從上市的哪一天被罵到現在,所以我不清楚所謂雙B電子技術用心之後,LEXUS會變次等車的說法從何而來,而且網路上不就一天到晚批評LEXUS是電子花車嗎?怎麼現在這變成是次級商品了。

而引擎、變速箱科技,現在LEXUS更是大幅趕上,在差不多排氣量下,LEXUS馬力輸出都不會落後BMW太多,甚至可以超越BENZ,但仍然維持一定程度的油耗水準,我不論橫看、豎看,除了雙B有更久的品牌歷史以外,我都看不出來LEXUS有大幅落後的地方,更不用提現在LEXUS已經大量使用hybrid了,雙B雖然有diesel的引擎,但時至今日,雙B的diesel在北美也才剛剛引進,接受度仍偏低,相較於LEXUS HYBRID滿街跑,這方面雙B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去promote他們的diesel。

再重申我最早的講法,要貶低LEXUS不是不可以,但至少拿出一點能說服別人的東西出來,而不是以一己之見,今天在台灣要不是LEXUS在5年前導入原廠衛星導航系統,我想到了今天BMW仍然不會引進。
如果LEXUS在台灣跟雙B賣的差不多價格~~不知道大家會想買哪一品牌~~
gti6 wrote:
這只是你的偏見而已吧...(恕刪)


是我個人想法, so........, 討論區不就是讓每個人得以自由發表自己意見跟想法的地方嗎?
你所舉的318ti,這款車我也不認同, 除了BMW logo, 要空間沒空間, 要配備沒配備, 要馬力沒馬力,從在台灣銷售量不就知道了嗎? 這種問題也拿來問, 不是很好笑嗎, 尾燈我同意, 俗到爆, 不會是因雙B有所改變
像SAAB 95 Aero 我也很欣賞, 但考慮到維修便利性與品牌價值, 還是算了
就像很多人的疑問, Lexus 的定位及定價如果跟同等級雙B一樣, 請問銷售量會怎樣? 原本Lexus 車主有多少比例會改變選擇 ? 好比韓國車品質也已大有長進, 但是定價及定位在多數消費者心中還是在同級日本車之後. 如果你是Toyota Camry 車主, 你會以便宜近10萬的價錢去買一部專業評比還不錯的SONATA嗎? Lexus ES 與 Toyota Camry 是共用底盤, 引擎的雙生車, 又何必找一些稀奇古怪的理由來解釋呢? Benz 與 Chrysler 在一起的時後, 也是有些資源引用Chrysler, 後來不是一樣被罵到爆. Volvo 被福特搞的也快掛了, SAAB 與通用結合下場也是很慘,
你可以說雙B在台灣定價不合理的高(法拉利, 藍寶基尼在台灣的定價豈不是在強劫), 但今天我們談的是高級車行銷含品牌經營, 品牌價值及認同才是重點.
說穿了, 在台灣, Lexus行銷手法 是以拉抬自己至雙B的品牌定為位, 去搶 Volvo/Audi/VW 的市場, 畢竟有一些人就是不想選雙B, 但又不想開跟多數人一樣的國產車
針對這一層級車種的比較, 技術,性能及配備各有特色, 及一定高水準, 品牌經營才是總關鍵, 這也是為何我不挑技術來談的原因, 不然要談也可以聊很多
總括來說, Lexus 在台灣一直很成功, 找出自己的品牌價值及市場空間, 可是只看品牌 它離 BENZ, BMW還有一段距離
你會認為 Coach(美國) 包品牌價值跟 LV(法國) 包一樣嗎 ? 可以問問你女朋友或太太 .........
也許可以參考《日經Business》對於Lexus在日本國內也是低迷不振的分析
(本週1117期商業週刊第66-69頁)

******
「豐田汽車戰線已經延伸到盡頭了」─ 董事顧問 奧田碩 根據位於美國德州的生產工廠、開發現場人員的教育不及,導致品質蒙上陰影而得出的判斷。

******
隨著規模的擴大,還有一個潛藏的課題。那就是市場行銷能力的低落,亦可說是顧客導向的薄弱。

誤判一:直接引進大車身。
誤判二:未建立品牌形象。

******
經過豐田汽車內部分析,最重要的課題就在於未能明確傳達「究竟Lexus為何?」
例如「Benz 就是安全與安心,BMW 就是『駕馭超越的快感』」等,擁有明確的形象與宣傳標語,但是Lexus卻沒有。

******
在1995年日圓升破 1 美元兌80日圓的艱困時期,都能安然度過的企業,為什麼在 1 美元兌換 90幾日圓時,業績竟會受到如此劇烈的影響」

有位豐田汽車的幹部這樣回答:「因為鬆懈」

溫水煮青蛙讓人不知不覺中安於現狀,逕而遺忘了「當地市場當地產品」、「客戶第一」的創業原點。
******


這篇文章分析的蠻有道理。
k_7997 wrote:
Lexus ES 與 Toyota Camry 是共用底盤, 引擎的雙生車, 又何必找一些稀奇古怪的理由來解釋呢?


可不可以拿點新鮮一點的東西來談啊??PORSCHE Cayenne跟VW Touareg一樣是共用底盤、引擎,但我卻從來沒聽過有人一天到晚拿Cayenne出來罵,現在Porsche的市佔率能夠快速提升,不就靠著這台雙生車打出來的嗎??


k_7997 wrote:
說穿了, 在台灣, Lexus行銷手法 是以拉抬自己至雙B的品牌定為位, 去搶 Volvo/Audi/VW 的市場, 畢竟有一些人就是不想選雙B, 但又不想開跟多數人一樣的國產車
針對這一層級車種的比較, 技術,性能及配備各有特色, 及一定高水準, 品牌經營才是總關鍵, 這也是為何我不挑技術來談的原因, 不然要談也可以聊很多
總括來說, Lexus 在台灣一直很成功, 找出自己的品牌價值及市場空間, 可是只看品牌 它離 BENZ, BMW還有一段距離


上面這點我個人倒是部份同意,以現在LEXUS經營來說,的確離雙B還有一段距離,這也是為什麼LEXUS的價格始終會低於雙B的主因,但不要忘了,LEXUS在北美20年前也是使用同樣的策略,花了20年的時間就可以跟雙B這兩家百年品牌平起平坐,在台灣,LEXUS成立也不過10來個年頭,雖然品牌形象仍不如雙B,但有多少LEXUS的車主是棄雙而不開??我想如果光吃VOLVO、SAAB這些品牌,應該不會成為高級品牌銷售第一名吧??

至於Coach跟LV,就請你幫幫忙,這個世界上應該大多數人不會認為Coach跟LV是在同一個階層,光看很多觀光客在outlet瘋狂搶購Coach的景象,就不會有人認為Coach是一個高級到足以跟LV抗衡的品牌啊!!
日經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因為Lexus在車輛設計與規劃時,完全以美國市場來設計(外觀、呎碼、引擎配置等等)
逆向引進到日本時,務實來考量功能需求未必比得上當地車,在美國主打的品質穩定優點,卻是大部分日本國產車也都有的優點

沒有歐洲貴族血統這種風格與形象,來達到與日本當地國產車的差異化
就不容易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歐洲市場則一直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風格、駕駛樂趣,才是更多歐洲人的重點考量
這是Lexus接下來很大的課題
但是這非常偏向市場搭配跟行銷策略的問題

車輛本身的水準,這十年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雙B絕對是有感受到其威脅性,也絕對有好好研究一番
Mercedes已經確定今年夏末要出搭電池的S400了
說沒感受到LS400h帶來的壓力是騙人的

這些昂貴的傢伙是實力的展示,不是著眼在直接利潤(AMG, M, L也是一樣的道理)

回頭看看與Lexus可說是同時起步的Acura, Infiniti
產品線最完整,各方面都可以呈現與雙B抗衡趨勢的卻只有一家,這絕對不只要有野心,也得靠實力才能做到的

Infiniti在朝向性能、駕駛樂趣為發展方向之前,也曾奄奄一息,Acura曾比Infiniti更被接受,但也因新產品突破有限,個性比不上Infiniti鮮明,而聲勢有點落後

市場就是這樣
你進步比別人慢,就是等著被超越
我想Lexus開賣到現在,也差不多來到一個高原期了
換句話說,如果商品沒有大突破,或市場策略不變,要再上一層樓就不太可能
是該想想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但是這是車廠要去傷腦筋的,我只負責買合我當前需要的車
如果他們產品跟不上別人的腳步,那就不買而已
優點就是優點,缺點就是缺點;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
絕不會因為是所謂名牌就講:「一開始會覺得怪,但看久了就會好看,都是這樣的,真是經典」這種自己騙自己的話。
所謂某某牌子的fan這種東西,並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有興致

有了錢,又不需要追時尚的人,也是不少的。
Who needs a lifestyle-statement SUV?
謝謝指教, 引例只是要點出問題重點及精神, 無扭曲意味
volkswagen touareg 是福斯定位的 LSUV 旗艦車, 而Camry 的定位比Toyota Avalon 還低, ........
Porsche 過去只做雙門跑車, 開發其它車種也主要是為了擴大盈收來源及版圖, 要不然保時捷也是會越做越小
Porsche cayenne 休旅車是一台讓大眾合理且有法負擔一圓開保時捷的夢的產品, 要不然除非是有錢玩車心態, 有多少人會去買一台吵的要死又不能載東西又只能坐兩個人的雙門保時捷跑車(唯一附加功能只有泡妞吧)
Porsche cayenne 的賣點是保時捷引擎及保時捷 Logo, 並合理讓客人說服自己買一台有法負擔且實用的保時捷
除了休旅車, 保時捷不也是要推出四門跑房車 Panamera 嗎 ? 因為不是我的菜我也搞不清楚這個底盤是那來, 但你想到時捨得花錢買這部車的人有多少人會去研究這些 ? 還不是衝著 Porsche 招牌才買的(品牌魔力非同小可, 當然還是要有實力) , 還有你認為 Panamera 會hurt 到誰的市場 ? Benz, BMW, AUDI, VW, Volvo, SAA,B or Lexus ? 我不知道但硬要我猜大概不會是Lexus 吧
k_7997 wrote:
謝謝指教, 引例只是...(恕刪)

所以呢?

如果買Porsche cayenne的人是因為需要 Porsche logo 在某些人眼中的光環效果,加上霸氣車身的引人注目,那他就買對了
大部分買cayenne的確是不懂車只買logo。同理,買雙B的這種人就會少了嗎?

反過來說,若一個人很懂車
也可以是因為需要ES的高妥善率跟比Toyota高檔的服務,但不是很在乎駕駛樂趣,跟logo的光環與否,那不是也一樣買對了嗎?

這邊要說的是,不是買ES就是不懂車才買。懂車也是有可能會買的。

所以買A牌車就是不懂車、或買A牌就是懂車,這都是"過度簡化"的推論
Who needs a lifestyle-statement SUV?

k_7997 wrote:
volkswagen touareg 是福斯定位的 LSUV 旗艦車, 而Camry 的定位比Toyota Avalon 還低, ........

今天VW出了Touareg就是LSUV,換成TOYOTA出一台跟Touraeg類似的車,會被稱作LSUV嗎?還是一台toyota的SUV?我想台灣對於高級車市場的解讀,基本上都比較偏歐系車,這也是台灣網路的常態了。

而AVALON跟CAMRY的定位,要說有高低之分不是不行,不過這個高跟LEXUS ES的高不一樣,這跟車廠內部對於市場解讀會有關係,至少在北美,從結果來看,這個市場區分是成功的,沒有客人會去混淆AVALON跟ES,但如果今天換成台灣市場就有可能會出現混淆的情形,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沒有AVALON。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