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的低溫流動性,數字愈小低溫流動性愈好,如以歐美為例,冬天氣溫可能低至-20℃
甚至更低,機油在這麼低溫時,不可以結凍,冷車啟動將造成的引擎磨損極大,所以應該
選擇0W、5W才適合。而在台灣的冬天,車子可到達最冷高山,溫度最低也不會低於-5°C,
所以10W、15W即可以應付此低溫,當然0W、5W是更好,不過價錢昂貴,所以歐美
汽車廠建議使用0W、5W,那是因為歐美的氣溫低、車子到了亞熱的台灣,而且全球暖化
嚴重就不必使用價錢昂貴的0W、5W機油。而W後的數字是以100℃時的黏度來作測示、
數字愈大代表黏度愈高,常見的有30、40、50、60。高溫時機油黏度夠才有強韌的
油膜,在機件與機件間潤滑發揮保護機件功能,否則油膜破裂造成機件快速磨損。通常歐洲
北美夏天溫度不常高於30° C,所以較適用#30機油或#40機油,不適用#50機油,因為低溫
使用高黏度,機油流動不佳,反而會造成引擎作動阻力增加,更嚴重因不易流動,機油
沒辨法即時潤滑到機件的每一部位,造成引擎磨損。而在台灣的夏天氣溫很高,從台北
至墾丁最熱約40°C,且一整天持續高溫,所以適用#40或#50機油,如果用#60機油也是可以,
但價錢昂貴,熱帶地區適用,台灣用#50機油已足夠,不必多花冤枉錢。
以上說明還是不清楚的話,那就簡單歸納下列(在台灣)選擇要點讓大家參考。
W前的數字選用要點(in Taiwan):
冬天選0W、5W、10W<>夏天選15W、20W
新車選0W、5W<>一般車輛選10W、15W<>老舊車輛選20W
住高山低溫區選0W、5W<>住平地常溫區選10W、15W、20W
W後的數字選用要點(in Taiwan):
一般車輛或新車選40、50<>老舊車選50
平順操控者選40<>操駕激烈者選50、60
新車無吃機油選40<>車吃機油選50
輕負荷小車選40<>重負荷大車選50、60
短程通勤者選40<>高速公路或長途用車多者選50、60
平路行駛者選40<>常塞車、常慢速爬山者選50、60
欲較省油者選40<>欲引擎較靜者選50、60
以上只是基本選用原則,至於實際上選用還是要根據每個人自己用車情況調整,
還有車廠建議去調整選擇合適的機油。
機油評比
32款機油評比... 12月option雜誌
積碳累積 油泥累積 漆膜累積
(數字越大代表越差 0,1,2,3,4,5...... 雜誌上是以 " 5顆星星" 的數量表示)
1. KIC 10W-40 1 0 2
2. SPEED MASTER 5W-50 2 0 1
3. Honda 原廠機油 5W-40 1 0 1 (原廠機油)
4. FK A+ 10W-40 1 2 1 (台灣分裝 )
5. FK super-V 10W-50 1 0 1 (日本原裝 )
6. Mag Max 5W-30 1 0 1
7. ER 5W-50 0 1 0 (測試單位代理的品牌)
8. ER 10W-40 0 1 0 (同上)
9. Motul 300V 15W-50 0 2 2
10. Mobil 1 5W-50 2 3 1 (台灣分裝, 金瓶)
11. JOMO 10W-40 2 2 1
12. 台朔 10W-40 3 3 1 (原廠機油)
13. 台朔 5W-40 1 2 1 (原廠機油)
14. 台朔 10W-40 1 1 3 (原廠機油)
15. Shell Plus 10W-40 2 3 2
16. 力豹仕 Rally Racing 5W-50 3 0 1
17. MANNO 5W-30 1 2 2
18. FUCHS TITAN 5W-50 2 3 2
19. 歐姆 5W-50 2 3 2
20. Lexus 原廠機油 0W-40 2 2 1
21. 國光牌 SL9000 10W-40 2 3 3
22. 國光牌 SL 5W-50 3 3 1
23. Motorcraft 5W-40 1 2 1 (福特原廠機油)
24. Toyota 5W-50 2 3 2 (原廠機油)
25. KP SM/CF-4 5W-50 3 3 3
26. SPEED MASTER 5W-50 2 3 1
27. Mobil 1 5W-50 4 4 3 (台灣分裝,銀瓶)
28. ZOA 10W-40 5 5 5 (筆者懷疑測試前已變質)
29. Hyundai 5W-50 3 3 4 (原廠機油)
30. BP Visco 7000 5W-50 3 3 2
31. Shell 5W-40 4 4 3
32. Grand Prix 10W-40 4 2 3 (三菱原廠機油)
agw0121 wrote:
目前是用MOBIL 0W-30 (只跑100km)
建議下次換mobil 1 5W-30即可,也便宜很多!
0W-30這規格是歐系高階油品主流規格,照理說高低溫流動性都應比5W-30好,但因為這支在歐規都是全合成長效用油,以台灣保養觀念去用太浪費。
而且我看過報告,0W-30歐系的長效油其省油數據沒有日系的5W-30好(ex:新日石,FK),只可以確定其在冷車發動引擎時候,對引擎的保護一定比5W好,這是0W開頭油品的價值,給其他版上網友參考。
有興趣網友也可以參考小弟另一篇關於機油的討論,大家一起更新一些觀念。
油電車絕對較適合0W-20的油品也是原廠規範,只是台灣不好買。
要說加0w-20的機油有何問題,我之前在台灣全天候都加這個號數,很多人都是自己嚇自己。
國外許多人是不想用到那麼高規的機油才用5W-20